曆史學家都喜歡将唐朝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是“安史之亂”之前的盛世唐朝,一個是“安史之亂”後衰落的唐朝。
而造成這樣的結果,存在各種各樣的原因,但當時的主政者唐玄宗李隆基是主要的罪人。畢竟安祿山能領這麼多的兵,還是他允許的結果。
而安祿山同權臣楊國忠一早有沖突,李隆基也沒進行處理,反而做大兩人的實力,允許他們互相牽制,但造成當時出現各種各樣的沖突,最終以安祿山的起義為爆發。
實際上,無論是李世民時期,還是武則天時期,都曾經出現過不少内亂,類似奪嫡事件,反叛事件是不少的,但他們都能解決,而李隆基面對前期的“安史之亂”,也不是注定會導緻唐朝一躍不振。
也就是說,李隆基是有機會打敗安祿山和史思明的軍隊的。
面對前期安祿山發動的叛變,李隆基是可以解決,但他沒有進行正确的補救,反而拼命“作死”,這才導緻“安史之亂”越來越大,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李隆基的性情變化
後期的李隆基不像過去一樣,過去的他曾經解決過韋後之亂,也解決了自己姑姑太平公主擾政的局面。
如果沒有這兩次清理事件,後期的李隆基也無法真正統治好大唐王朝,更加不可能創立“開元盛世”這樣的局面。
但李隆基在後期好大喜功,即使對于自己從小養到大的義子王忠嗣他也不講什麼情義,王忠嗣說明攻打吐蕃不是好時機,李隆基不但不聽,還想殺死他,後期他派其他的将領過去,最終大敗歸來。
為此他也沒想過自己的問題,隻認為他創下了這個盛世,就應該戰無不勝,國泰明安,早就抛棄過去姚崇,張說和張九齡等賢臣的理念。
“安史之亂”的爆發
後期的李隆基聽信李林甫和楊國忠等奸臣的讒言,那時候的李隆基不是沒腦子,他知道這些人的做法不是正确的,但是他就喜歡聽這些。
安祿山和史思明原本都是普通人,甚至安祿山還是被抓住的戰俘,要不是張守珪留他一命,安祿山這個人就不會被記載在曆史上了。
不過安祿山有個優點,就是特别能說好話,這些阿谀奉承的話語,恰好對後期的唐玄宗很有用。
而安祿山又是一個肥頭大耳之人,整天笑嘻嘻,還是個能跳舞的大胖子,這就很讨喜了,也難怪他能成為李隆基的義子。
隻是後期他權力逐漸做大,遭到李林甫的嫉妒,他深受其迫害,而後期張國忠代替李林甫,也沒有改變這樣的局面。
最終張國忠和安祿山有水火不容的局勢,李隆基為了權衡兩人的實力,就将安祿山任命為三鎮節度使。
但這也無法解除安祿山同張國忠的沖突,也正是他們兩人的沖突,直接造成了安祿山的起義。
“安史之亂”後,李隆基不是補救,而是“作死”
面對安祿山造反,李隆基一開始還不相信,而到了安祿山的軍隊打到了都城,這才讓李隆基認真起來,他首先調來了封常清和高仙芝。
這兩人都是當時的名将,本來他們抵禦地好好的,李隆基就是無法忍受,直接殺死他們,換來了哥舒翰為主将。
而哥舒翰也采取防守,畢竟那時候他阻擋了安祿山的大軍,另外一邊的李光弼和郭子儀領兵擊退史思明的軍隊,眼看就要兩軍會師,安祿山必敗無疑。
李隆基再次“作死”,他又幹擾軍政,直接任命哥舒翰領兵正面杠安祿山的軍隊。
這一杠,直接導緻唐軍大敗,甚至連都城長安都沒守住,直接加重了“安史之亂”,雖然後期太子李亨稱帝,他給李隆基接下這個爛攤子,但當時的割據局面已經形成,雖然“安史之亂”最終被平定下去,但造成的亂世已經無法逆轉了。
結語
孟子就在戰國時期說過,人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李隆基就很好地诠釋這個道理,過去的他不僅為獲得至高皇權,同時也是為了生存,他用有力的手段解決自己伯母韋後和姑姑太平公主的内亂。
真正掌權後,他能勤政,讓國家強大起來不受敵國的幹擾,甚至擴大自己的領土,使得萬國來朝。
但後期的他喜歡上别人的說好話,也不管是不是真實,反正他就認為自己很強大,這也造成在“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沒有沉着冷靜,而是自認自己強大無比,必定能勝,才會“作死”,打亂将軍們原本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