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鮮的背後

烈日炎炎,當蟬在樹上放聲高歌時,誰記得它曾在地下蟄伏了幾年?當微風吹過竹林,發出悅耳的聲響時,誰記得它曾在漫長歲月中長出了錯綜複雜的根系?溪水潺潺,當人們在水邊享受清涼一刻時,誰記得它曾在地下不斷聚集?人們隻看到它們在人前的光鮮靓麗,卻始終沒有看到背後是怎樣的寂寞與沉澱造就了它們。

當屠呦呦教授和她的研發團隊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時,很多人還對她的名字感到十分陌生。但她發現的青蒿素,卻拯救了數以百萬計的病人的生命。她曾在野外尋找各種植物再帶回實驗室分析它們的藥用價值。數十年過去,她終于發現了青蒿這種神奇的植物。青蒿的藥用價值終于為世界所知。這一偉大的成就當然值得諾貝爾獎的無上榮耀。潛心十年,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鵲起,是青蒿成就了她,也是她成就了青蒿。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屠呦呦教授用數十載的潛心研究,換來的是今天的萬人敬仰。

《白鹿原》為很多讀者所熟知,但它的作者陳忠實,也曾在文壇沉寂幾十年。陳忠實一開始在鄉下當一個國文教師,他邊教書邊寫文章,發表在當地的報紙上。他不斷向各大報刊雜志社投稿,但無一例外被退回。直到他的一篇短篇小說獲獎,文學殿堂的大門才為他緩緩打開。他辭了職,做起了職業作家。他始終默默無聞,直到《白鹿原》問世,他才爆得大名。若沒有《白鹿原》,他可能仍是一個空有才華和滿腔熱忱的寫作者,而《白鹿原》的出現,則剛好使得他被世人所熟知,所重視。

積攢半生的筆力,在《白鹿原》中得到了淋漓盡緻的展現。文學大家的席位,早為陳忠實預留數年。

“說書唱戲勸人方,三條大路走中央。善惡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這一段定場詩,不知陪伴了多少人的睡前時光。他從七歲學藝,十歲學相聲,十六歲從藝,又在1988年的時候唱了五年評劇。有人說,郭德綱的成功絕大部分的原因是主流相聲的枯竭,但我始終認為,認真作藝,以德服人,再經過歲月的沉澱,成就了當今的郭德綱。他常說:“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這句話就代表着他對觀衆的至高敬意和對相聲藝術的無比熱愛。

一方醒木,拍案叫座,四方聽客,癡笑俱落。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郭德綱的成功,離不開他對藝術的技術的苦心鑽研。

“成功的花,人們隻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浸透汗水,終有回報,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以夢為馬,不負韶華,不驕不躁,未來可期。

上一篇: 書桌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