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I同傳PK人類同傳,這或許是兩個職業

AI同傳PK人類同傳,這或許是兩個職業

人工智能又又又摔了個跟頭。

今年的博鳌亞洲論壇上,第一次出現了AI同傳。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博鳌論壇創辦17年首次采用人工智能同傳技術。然而,在如此重要的場合,現場配備的騰訊AI同傳卻掉了鍊子。詞彙翻譯不準确、重複、短語誤用等“烏龍”引來各方“嘲笑”。

人們總是把AI跟人類職位對立起來,各種“取代論”層出不窮。博鳌論壇會議前,就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取代論新聞”引起了各界關注。最終,AI同傳“翻車”,引來外界一片唏噓。

然而,就目前來看,AI同傳前路未明,太早将其與人類同傳對立起來實在是“杞人憂天”。除了取代,AI同傳其實有更好的路。

AI同傳PK人類同傳,這或許是兩個職業

圖為AI同傳内容

AI同傳進階之路:變智能問題為資料問題

很多人都覺得人工智能如果要處理自然語言,就必須了解自然語言。實質上,AI翻譯靠的是數字,更準确地來說,是統計。AI同傳出錯,并不是“智能”不夠,實質上,是資料和模型出了問題。

1.AI同傳還需要了解力

首先,AI同傳要去了解場景。在博鳌論壇上,會議現場專業度高、覆寫度廣,AI對特殊場景的了解還不夠。場景對于語義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相同的一句話在不同的場景裡有不同的意思。舉個例子,“好 ”這個字在百度漢語顯示有多種語義,既可以表示稱贊,也可以表示狀态,還可以表達問好……諸如此類,語義的表達和了解都要結合具體的場景。在具體的句子中,這種語義與情景的結合就更為緊密,更需要機器了解學習。

其次,AI要了解口語的模糊邏輯。口語翻譯是不會百分百傳譯的,根據 AIIC(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的規定,同傳譯員隻要翻譯出演講者内容的80%就已經算是合格了(90 %~100 %的“同傳”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意味着AI工作量減少嗎?當然不,正是這種模糊的東西使得AI同傳更加困難,除此之外,口語沒有标點符号來标志句子,缺少了必要的聲調和停頓,就很容易造成句子的歧義。而模糊的指令極有可能出現的是滿屏的錯碼。

2.    隐馬爾可夫模型(HMM)解決統計資料之外的語言問題

然而,在參考騰訊AI同傳的失誤後,我們發現,僅僅增加資料量還是不夠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零機率或者統計量不足的問題。

比如一個漢語的語言模型,就足足達到20萬這個量級。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假設,如果刨掉網際網路上的垃圾資料,網際網路中将會有100億個有意義的中文網頁,這還是相當高估的一個資料,每個網頁平均1000詞,那麼,即使将網際網路上上所有中文内容用作訓練,依然隻有1013。

為了解決資料量的問題,我們提出了隐馬爾可夫模型(HMM)。實際應用中,我們可以把HMM看作一個黑箱子,這個黑箱子可以利用比較簡潔的資料,處理後得出:

1. 每個時刻對應的狀态序列;

2. 混合分布的均值和方差矩陣;

3. 混合分布的權重矩陣;

4. 狀态間轉移機率矩陣。

看起來可能比較複雜,簡單點說,這個模型可以通過可觀察的資料而發現這個資料域外的狀态,即隐含狀态。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憑借一句話,來探索出這句話後的隐含的意思,進而解決一些微妙的語義問題。

AI同傳PK人類同傳,這或許是兩個職業

如上圖所示,這個模型能夠通過你提供的可以明顯觀察的句子,推斷出一個人隐含的心情狀态(開心OR難過),并得到最後的行為判斷(宅、購物、社交),即通過已知推斷出未知。

而如何優化這個模型,得到最優隐含狀态?人們提出了許多解決問題的算法, 包括前向算法、Viterbi算法和Baum-Welch算法。此中奧妙,難以盡述。但不能否認的是,在深度學習的基礎上,資料+模型就能很好地打造出一款AI同傳翻譯,資料越大,神經網絡更好。即使翻譯結果不盡如人意,但隻要建設足夠大的資料庫,建立更好的模型,打磨算法,AI同傳很快就會有更大的提升。

NLP金字塔頂端反哺底端:打造高品質AI同傳

除了增加資料庫和打磨資料模型,AI同傳還可以從哪些方面提升呢?我們不妨借鑒一下其它的技術。下圖中,這四個方面代表了人們在 NLP 領域的一些進步。用金字塔形來表示這四個技術之間的關系,難度是逐級上升的。

AI同傳PK人類同傳,這或許是兩個職業

目前,聊天機器人和閱讀了解這一塊兒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而AI閱讀了解技術的進步不止是NLP的高階進化,還有一層意義是,科學之間是相通的,技術之間可以互相借鑒,金字塔頂端技術可以反哺底端。

在自然語言處理上,人差別于AI的點在于人有先驗知識。即人們在聽到某個字時,會自然地聯想到後一個字,或者會被一個詞觸發了一句話的聯想。比如,我們聽到“中”,既有可能想到“國”,也可能想到“間”。但是AI“聯想”的詞卻依靠資料。它說“北”,如果輸入的資料不變,那後面跟的就是”京“。

AI同傳PK人類同傳,這或許是兩個職業

智能相對論(ID:aixdlun)行業分析師顔璇曾經在《AI在閱讀了解領域開始“跑分”,這個“人類好幫手”還能去哪炫技》一文中總結了AI閱讀了解的技術層面,我們或許可以從中得到閱讀了解技術反哺AI同傳的方法。

AI閱讀了解技術的流程如下,Embedding Layer(相當于是人的詞彙級的閱讀知識)→Encoding Layer(相當于人通覽全文)→Matching Layer(相當于帶着問題讀段落)→Self-Matching Layer(相當于人再讀一遍進行驗證)→AnswerPointerLayer(相當于人綜合線索定位答題)。

綜合來看,閱讀更偏向的是 Multi-turn,即做完一次輸入輸出後,要把結果作為下輪輸入的一部分繼續輸出,系統在運作時需要考慮上下文。而翻譯,則是 Single-turn,一句話進一句話出。

合理利用後,機器翻譯即使現在是 Single-turn,将來也有可能是 Multi-turn;AI同傳現在沒用到上下文背景,将來也有可能結合上下文做到翻譯品質更佳。

如今,創作還是人工智能正在摸索的領域,而一旦這個領域有了突破,将一些技術應用到AI同傳裡,我們或許可以達到翻譯的最高境界——”信、達、雅”。

在未來,AI不會擠占人類同聲傳譯員的空間

AI同傳會取代人類翻譯嗎?當然不會。先不說語言本身的複雜,我們可以來看看同傳的實際應用場景。

在實際工作中,不論是口譯還是直接對話都需要同傳來完成,不會有被服務方隻聘用其中的一個職能。也就是說,AI同傳不僅要學會翻譯,還要學會聊天。而在這一塊兒,機器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那麼,AI同傳的用處在哪裡呢?

1.    AI共享同傳,僅針對普通人的市場

人們出國旅遊,常常會遇到語言溝通問題,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配得起一個專業的口語翻譯。這時候,如果一個可穿戴裝置亦或者一部手機就能為你同聲傳譯,想必會減少很多人的出國成本。随身攜帶一位專屬的同聲傳譯,是不是覺得很酷呢?

智能硬體一直是AI的狂熱地帶。就在去年,微軟和華為合作,在 Mate 10 手機中嵌入了微軟的神經網絡機器翻譯,可以算得上是在終端運作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的第一例。

如果AI同傳的硬體裝置出世,更可能的商業模式是出租或者共享。即按需求進行租用,有一個專門的技術公司負責租賃,正如共享單車一樣,我們的使用費會降到極低。而這類AI的應用場景并不在複雜的會議現場,而是日常生活,出外旅遊等,語料庫的建設也會更加簡單。

如此,AI同傳隻是更加惠民而已,卻不會取代在某個特殊場景比如金融會議、醫療會議等更加專業的人類同傳。

将AI同傳與硬體裝置相結合,創造切實可用的語音接口,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使用者在移動終端、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智能裝置的體驗,真正在互動層面實作智能時代的人機結合。

2.AI同傳成為同聲翻譯的考官

同聲傳譯需求量成倍增加,但是合格的同聲傳譯的數量卻增長非常緩慢,據了解,現實市場上能夠十句話翻譯出十句的同傳譯員寥寥無幾。同時,擁有進階口譯資格證書的人并不一定能勝任同聲翻譯,同聲翻譯還需要進行專業的技能訓練,而有些合格的同聲翻譯人員也并不一定有口譯證書。

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個固定的機構來負責同聲翻譯的相關事宜,也沒有一套統一的标準對同聲翻譯的工作進行考評。

面對這樣的困境,我們或許可以在AI同傳上開個腦洞。

人們可以利用AI數字化、标準化等特點,以資料庫為依托,将AI訓練成單一功能性的考核機器,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對同聲傳譯員進行考核和評級,進而規範人才市場。

這裡或許可以參考駕駛教育訓練機器人。駕培機器人包含了高精度GPS導航技術、慣性技術和虛拟傳感技術、視訊檢測、資料處理、無線傳輸、指紋身份識别等高新技術,能夠精确記錄、判斷駕駛人操縱駕駛機動車的真實能力。

同理,AI同傳也可以在各種場景裡,去觀察、判斷考生的翻譯能力,以及考生對翻譯規則的熟悉、了解程度。這個系統可以減少考試員的勞動強度和人為因素,確定考試公平、公正,考核方法科學準确。

簡單來講,我們的目标是通過智能機器,使考核自動化,選撥或者是訓練真正的人才,而并非取代人類的翻譯能力。

更有意思的是,在考核過程中,AI又能不斷吸收新養分,增加口語類文本語料庫,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