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失去45萬士兵的趙國,剛緩過一口氣!燕國:來,吃我幾記“背刺”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元氣大傷,即便在後來的“邯鄲保衛戰”中取勝,卻也在本土付出了許多死傷的代價。

是以,經曆過這兩戰的趙國,亟需休養生息、恢複元氣,根本不宜對外作戰。

可是,時勢的轉變,迫使趙國不得不再次投入戰争,也給了秦國再度攻趙的機會。

燕國數次發動“背刺”

趙孝成王七年,就在“邯鄲保衛戰”開打之際,燕國有了“小動作”:

“武垣令傅豹、王容、蘇射率燕衆反燕地……”

正是它,種下了趙、燕沖突的種子。趙國是以有意在“邯鄲保衛戰”結束後,對燕國用兵。

失去45萬士兵的趙國,剛緩過一口氣!燕國:來,吃我幾記“背刺”

春申君劇照

趙國首派虞卿到楚國遊說春申君伐燕,甚至想要自行出兵攻燕。雖然當時由于馮忌的勸說,趙國沒有主動出兵,是以避免了耗損國力,但是趙、燕兩國的關系,依舊未改善,雙方仍有可能爆發戰争。

與此同時,秦國再度對趙國展開攻擊。

趙孝成王十年,秦國出兵攻趙二十餘縣。而趙國也不甘示弱,派遣樂乘、慶舍進攻秦軍并獲勝。

然而,在趙、秦交戰之際,燕國又乘機攻陷了趙國的昌城。

這一“背刺”,讓燕趙之間的沖突更大。隻是,趙國尚因緻力于應付秦國,無心發動對燕戰争。

可想而知,如果趙國有朝一日得出空來,且不願再忍耐從燕國來的刺激,那麼趙燕沖突很難避免。

失去45萬士兵的趙國,剛緩過一口氣!燕國:來,吃我幾記“背刺”

趙孝成王劇照

“跳來跳去”的燕國,遭到報複

趙、燕兩國更大的沖突,發生于至趙孝成王十五年。

這一年,燕國丞相栗腹帶了五百金給趙王祝酒,順便觀察趙國國内的形勢。返國之後,他卻以“趙氏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為由,勸說燕王喜出兵伐趙。

昌國君樂間(名将樂毅之子)卻認為趙國是“四戰之國,其民習兵”的國家,不宜加以征伐。

然而,燕王喜最後作出決定:分兩路出兵,攻擊趙國。

趙國遭受進攻,遂命廉頗、樂乘各帶一支部隊迎敵,趙軍部隊雖因之前的戰争損耗,數量較燕軍還少,但仍能憑着趙武靈王時期養成的尚武之風獲勝,以寡擊衆,打敗了燕國大軍。

失去45萬士兵的趙國,剛緩過一口氣!燕國:來,吃我幾記“背刺”

趙武靈王劇照

廉頗是以受封“信平君”,為假相國。随後,趙軍轉入進攻,在兩年時間内,廉頗與樂乘先後兩度包圍燕國國都。

漁翁得利

趙國雖然在對燕國的戰争中獲勝,但他們并沒有高興多久。因為這時,秦國察覺到進攻趙國的好機會再度到來。

秦國趁着趙燕交戰,于趙孝成王十八年派遣蒙骜攻趙,取榆次、新城、狼孟等37城。

可能是感受到了秦國的威脅,燕國提出割讓五座城池與趙議和,獲得趙國的同意。

次年,燕國提出将葛、武陽、平舒歸還給趙國,以換回被趙攻占的龍兌、汾門、臨樂。

此舉,讓趙燕戰争告一段落。

失去45萬士兵的趙國,剛緩過一口氣!燕國:來,吃我幾記“背刺”

蒙骜畫像

對燕關系緩和後,趙國終于可以回頭專心對付秦國。但是,由于趙燕戰争期間,趙國軍力也遭受了部分損失,秦國又趁機進攻趙國,讓趙國始終無法緻力于重振旗鼓,又失掉了西方部分土地,局勢對秦國日趨有利。

雖然與燕交換城池的同一年,趙國因為響應信陵君的号召,援救被秦進攻的魏國,将秦軍追擊到函谷關而還,擊退了秦軍,但這些都隻是擊退秦的進襲,并未能大傷秦的元氣,也未能将戰國局勢主動權從秦手上奪回。

是故,秦國對趙國的威脅,依舊存在。

失去45萬士兵的趙國,剛緩過一口氣!燕國:來,吃我幾記“背刺”

信陵君劇照

趙燕戰争結束後,秦國先施用計謀,迫使具有合縱号召力的信陵君淡出魏國政壇,減少六國合縱的可能,再于趙孝成王二十年攻擊趙國,并攻下了晉陽。

我們都知道,晉陽是趙國早期的舊都,亦是趙氏早先抵禦範氏、中行氏、智氏進攻的重要城市,有“趙之柱國”的稱号,軍事國防地位之重要性可見一斑。

如果趙國保有晉陽,則可以從該地派兵切斷秦國在山西南部的軍事運輸線,也可東出太行山對攻邯鄲的秦軍後方造成威吓。

失去45萬士兵的趙國,剛緩過一口氣!燕國:來,吃我幾記“背刺”

晉陽城

可見,晉陽對趙國抵抗秦國,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那麼,晉陽的失守,即代表趙國除了損失部分西部土地,連西部地區的重要屏障也失去了。

從此之後,秦國進攻趙國,将變得更加容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