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一場新冠病毒疫情“阻擊戰”在天津打響。1月8日,天津市通報兩名人員新冠病毒核酸結果呈陽性。随後的時間裡,感染者數量進一步擴大。截至1月13日14時,本輪疫情共報告本土确診病例126例,無症狀感染者22例。
與以往疫情不同的是,這不僅是國内首次出現較大規模奧密克戎,而且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感染者為兒童,牽動着全社會的心。
建于抗擊“非典”時期,有“天津小湯山”之稱的海河醫院正在與奧密克戎正面交鋒。作為天津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目前50多名孩子正在這裡接受治療,最小的隻有5歲。
孩子們現在怎麼樣?救治效果如何?新華社記者獨家對話“紅區”救治專家,回應社會關切。
“孩子們好像一夜間長大了,遠比想象中的堅強”
天津市醫科大學總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張穎1月8日接到通知後即趕赴海河醫院,投入了這場突如其來的戰鬥。
“天津此前未收治過奧密克戎病毒兒童感染者,何況此次人數較多。”張穎表示,“更擔心的是治療過程中,孩子們會不會哭鬧,不配合?離開家長,他們行不行?”
讓張穎沒有想到的是,孩子們非常懂事。
“孩子們像是一夜之間長大了,遠遠比我想象的堅強。”張穎說,目前收治的兒童中,年齡最小的僅有5歲,最大的不過12歲,但孩子們配合得都很好。
1月10日進入“紅區”的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李新民對此也有着同樣的感受,“孩子們太配合了,太可愛了”。
“醫生、護士都穿着防護服,孩子們看不清我們的臉,但是都表現得非常好。我告訴孩子們,中藥比較苦,但是能夠幫助你們治病,讓身體好起來,答應我一起努力好不好?孩子們就和我一起舉起小拳頭加油!”李新民欣慰地說。
除了醫護人員與家長保持溝通外,醫院還特意安排孩子們多與家長視訊通話,讓家長第一時間了解孩子的情況。
“換位思考,我也有兩個孩子,他們如果離開我,在醫院治療,我也會焦慮的,是以我們第一時間給家長們解答疑慮,讓他們放心、安心。”張穎說。
“好消息是,孩子們都在好轉”
為了全力救治感染的兒童,天津第一時間組織專家力量、确定救治方案。如今已有一支多家醫院組成的精幹醫護隊伍,在對孩子們進行精心地治療。
奧密克戎突襲天津後,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一直忙着研究兒童治療的政策,已經進行了兩次專家會診。“兒童治療是我們目前的重點,我們派出了3位中醫兒科主任醫師進駐天津定點醫院,和西醫兒科大夫并肩作戰,對兒童患者實行一人一策,希望他們早點痊愈。”
第一批進入海河醫院的孩子已經過6天的治療。目前,張穎所在的病區共有37名患兒。最初,孩子們的臨床症狀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出現了鼻塞、流涕、咳嗽、咽痛,部分有發熱症狀,但高熱的情況很少。
▲海河醫院資料圖
“本輪疫情中感染的孩子們輕症和無症狀的孩子較多,普通型的都很少,并未出現非常嚴重的症狀。目前,有幾個孩子出現咳痰的情況,但并不嚴重。”張穎說。
1月13日早上8點,張穎和同僚們在海河醫院“紅區”查房時驚喜地發現,孩子們都在好轉。“發熱的孩子們體溫基本恢複正常,咳嗽症狀也已經減緩。”張穎說。
“從西醫治療角度來說,我們主要是觀察和對症治療,比如給發燒的孩子們吃退燒藥,有咳嗽症狀的孩子們服用止咳藥,鼻塞的孩子們用鼻噴劑,同時讓孩子們大量喝水。”張穎表示。
張伯禮認為,奧密克戎的中醫證候特點有所不同,以往的新冠病毒我們叫“濕毒疫”,是一種“濕邪”,濕毒蘊肺是其核心的特點。但奧密克戎是外感風寒,風束肺衛,“風邪”特征非常明顯,患者頭疼、發熱、咽疼,鼻塞、流清鼻涕,咳嗽、少痰,有痰的也是白痰,是以用祛風鎮咳、宣肺解表的藥效果較好。
李新民說:“中醫治療後熱退較快,咳嗽的症狀明顯減輕。”
“希望疫情盡快結束,但是也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介紹,最開始的病例來自托管機構和國小,确實是因為聚集性,造成孩子們在疫情初期占比較高。但随着疫情不斷變化,已經看到确診病例中孩子的比例在逐漸下降。
張伯禮認為,此次天津疫情第一批感染者發生在托管班,是以兒童多一些,但并不意味着這個病毒更容易侵襲兒童。
與此同時,專家也提醒,奧密克戎已肆虐全球,在此輪“攻擊”天津前也已在國内多點出現,是以對兒童的治療和防護不可掉以輕心。
眼下天津已在海河醫院組建兒童治療第二病區,充分保障兒童的救治。“如果兒童病例再增加,我們要有備無患。我們希望疫情盡快結束,但是也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張穎說。
張穎提醒:“很多家長有僥幸心理,覺得自己的孩子不會被感染。但是此次奧密克戎變異株表現為隐匿性強、症狀輕,很容易被人忽視。”她說,從天津兒童感染者的症狀來看,如出現咽痛、咽幹、咳嗽等症狀要提高警惕,有相關症狀要及時去正規醫院就醫。
同時,專家建議,讓孩子們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調整好自己的身體狀态,此前采取的防護措施對奧密克戎依然有效。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