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欺人太甚,我們忍無可忍。中央經過反複考慮,決定進行自衛反擊、保衛邊疆的戰鬥,給越南侵略者以應得的懲罰。”
當時面對嚣張的越南,我國看在以前的情分上,實在不願意直接動手,但越南卻将中國的忍讓當成了懦弱,于是該國開始更加猖獗地在我國雲南、廣西邊境
“搞事情”
。我國見狀不欲再忍讓下去,是以果斷宣稱:
将對越南發動自衛反擊戰争。
對于中國的決定,世界上真正支援中國的國家非常少,絕大多數國家都持反對或中立态度,不過我國深知對越戰争的必要性,是以最後還是進行了周密的軍隊部署,
并于1979年2月17日正式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
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内,
我國就打到了越南首都河内附近
,可這之後中國并沒有直接拿下河内,
而是選擇了班師回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戰争性質不能改變
首先我們要明确一點,對越戰争的目的主要是
自衛和反擊
,别看當時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對中國發動戰争表示了反對,但事實上誰都清楚這場戰争的過錯方是越南。
如果不是越南先對中國發動了攻擊,中國怎麼可能會選擇發動這場戰争?
更别提越南還直接把所有的退路都堵死了(該國拒絕與中國進行和平談判)。中國無論在任何時候,都無比看重領土主權問題,而越南的行為無疑是在獅子頭上蹦迪,對此中國怎麼可能還忍氣吞聲下去呢?
隻是因為不少國家害怕越南和蘇聯,再加上有些國家本身就是蘇聯越南陣營的,是以他們支援越南反對中國非常正常。
除了這些國家以外,世界上還有不少中立國家,他們對這場戰争的關注程度同樣非常高,
如果中國最後選擇攻進了河内,屆時這場戰争的性質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與最開始中國發動戰争的主要目的不符。
并且最重要的是,此舉還會給那些反對中國開戰的國家一個攻讦中國的借口,這對于中國的未來發展非常不利。考慮到這個原因,我國才沒有打進越南的首都河内。
蘇聯
蘇聯和越南當時的關系非常密切,且越南會針對中國也是因為有蘇聯在背後支援,雖說在對越戰争開始之前,我國和美國之間剛就建交問題和對蘇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讨,而美國雖然明面上保持着中立,但其實該國曾緻電過蘇聯,
直截了當地提醒蘇聯最好不要做出什麼影響目前局勢的事情。
也正是因為如此,蘇聯并沒有在越南開戰的同時對着中國搞小動作,可這并不意味着蘇聯就會忍氣吞聲地一直覺望下去。當時蘇聯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即中國攻入河内,此時中越之間的戰争性質将完全發生變化。
在這種情況下,蘇聯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以援助越南向中國用兵,雖說當時中國軍隊的實力較以前相比提升了不少,但對比蘇聯中國依舊有很多欠缺,
蘇聯一旦摻入進來,那麼這場戰争的戰線将會被大大拉長,這是我國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而且蘇聯的介入勢必會吸引其他的國家前來渾水摸魚,要知道中國作為世界上著名的物産大國,觊觎中國的國家從不在少數。
國家發展最關鍵
再者當時中國正好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國會想要發動對越戰争,其實也是為了給自己營造一個相對和平的外部環境。
蘇聯在北方對中國的軍事意圖已經非常明顯,要是放任越南在中國邊境搞事情,那麼中國勢必會陷入腹背受敵的窘迫局面,且對比蘇聯而言,越南無疑更好對付一些。
盡管該國有蘇聯的支援和援助,但在目前那個美國想要聯合中國共同對付蘇聯的形勢下,
蘇聯即便再蠢蠢欲動也不會明面上幫助越南
,這就更友善了我國通過此次戰争一舉打破國家外部惡劣環境的困境,進而為中國後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而針對“在對越戰争中中國為什麼沒有攻入越南河内”的問題,
多年後德國方面也給出了“答案”。
該國在一部關于對越戰争的紀錄片中明确指出,這場戰争是
“中國抗擊越南”
,由此可見,中國當時發動的這場戰争,并不是像某些國家歪曲的那樣,是一場侵略戰争。
同時這幾個字也很好地解釋了中國當年緣何沒有直接攻入越南,鄧小平在談到中越之間的紛争時也幽默地表示,
“小朋友不聽話,該打屁股了。”
即是說,中國最初僅僅是想要給越南一個教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