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明沒有斷流的國家,在曾經擁有者最為強盛的國力和最輝煌的曆史。與此同時,我們的文明也輻射着周遭的諸多國家,并形成了亞洲獨有的文化圈。是以在曆史上,有不少國家慕名來到中國,更有甚者, 還曾經向我國求賜名,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北韓。
但是或許有人不知道,曆史上并非隻有北韓曾向我國求賜國名,在南亞曾有一個國家也曾向中國的皇帝請求賦予國名,這個國家在現今的名字叫做泰國,古中國人稱其為暹羅。
在公元十四世紀,朱元璋率領着漢人推翻了元朝的暴政,建立了疆域遼闊的大明王朝。在朱元璋文治武功治理之下,大明開國年間欣欣向榮,中國在此時再度煥發了生機,國力蒸蒸日上,中國的文化也再度輻射周遭國家。于是,許多周邊的國家慕名來到中國,進行朝貢,其中北韓和泰國的國王都請求朱元璋賜予國名。
當時朱元璋在給北韓賜名時,可謂是費盡一番心思考量,最終認為北韓地處中國東方,是以起名"朝日鮮明之國",簡稱北韓。然而在給泰國起名"暹羅"的時候,朱元璋就沒怎麼用心了。
明太祖朱元璋
13世紀以前,現今的泰國受高棉人建立的吳哥王朝進行管轄,這個王朝曾統治了大半中南半島,算是比較強盛的王朝。然而任何國家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最終吳哥王朝因為陷入内亂和外敵入侵而滅亡。當吳哥王朝倒下後,其治下的泰人率領着自己的族人建立了素可泰王國。當時的素可泰王國在梵語中被音譯為"Siam",在傳入中國後,被國人根據梵語音譯稱作暹國。
就在暹國盛極一時時,曾經吳哥王朝落敗後,分裂出來的衆多國家之一的羅斛國出現在了泰國曆史之中,建立起了泰國曆史上著名的阿瑜妥耶王朝,即漢人口中的"大城王朝"。公元1349年,暹國被崛起的羅斛國征服。是以當公元1377年朱元璋在冊封羅斛國國王時,便結合之前暹國的名稱,稱其為"暹羅"國國王。不得不說,朱元璋沒怎麼對泰國的稱呼上心,竟然将被羅斛國征服的暹國,在稱呼中排在羅斛國前面。
到了20世紀30年代末期,泰國出了一個鐵血軍人,叫做銮披文·頌堪,當時他在泰國身兼總理、國防部長和内務部長等多種要職,總覽大權。在他的統治下,泰國與日本狼狽為奸,走向法西斯主義道路。
他在任期間,其部下有一名官僚叫做銮威集的官員,大肆煽動泰國的民主主義情緒,特意對立當地的華族和泰族之間的對立,令華僑華裔的處境十分艱難,民主仇恨滋生。在這樣的情況下,銮披文從泰語的角度,将暹羅改名為"泰國",強調泰族的存在。是以現今提及暹羅,人們都能想到暹羅貓,但人們卻不一定知道,這是泰國曾經的古城。其實說到底,泰國新舊名稱背後映襯的,是中華民族的興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