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下午,在中華藝術宮參加2021年度上海市級國有文藝院團“一團一策”考核前,團長們都在忙碌——上海歌舞團準備本周日《永不消逝的電波》第400場演出,上海芭蕾舞團進行新演員考核,上海交響樂團為第二天新項目“莫紮特的音樂盲盒”首演沖刺……
2021年上海18家市級國有文藝院團克服疫情影響,完成演出6865場,同比增長81.4%,演出收入3.28億元,同比增長75.4%,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長8.25%,離不開人才、創作、演出積極孵化。17日考核确立新目标,未來18家市級國有文藝院團每年将至少完成各類演出8700場。
下午做考生,上午先做考官
“上海歌舞團給全國青年人才打造一個追夢的地方。”上海歌舞團團長陳飛華介紹,1月11日上海歌舞團面向全國招募新演員,收到近200位專業舞者報名,經篩選,40人來上海應考,1月17日又有21位《永不消逝的電波》項目演員參加歌舞團招聘考試。“勢頭很猛!這幾年,想來上海歌舞團的演員大幅提升,離不開《永不消逝的電波》《朱鹮》等标杆性劇目全國巡演、上海駐演的示範效應。”
《永不消逝的電波》《朱鹮》主演朱潔靜日前成為上海歌舞團副團長,“成熟演員主動帶新人,年輕人抓住機會積極成長,上海歌舞團作品将越來越青春靓麗,吹響上海文化、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号角。”
17日招考新演員,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一邊打分,一邊謀劃為尖子考生安排演出,“最快在春節檔上海大劇院《天鵝湖》就能看到這次考試湧現的優秀年輕人。”去年年底在上芭悉心指導下,許靖昆、馮子純、金郭龍飛等一批剛過20歲的年輕演員走向《胡桃夾子》舞台中心,獲得好評。今年一開年,辛麗麗相中來自北京舞蹈學校的17歲新人王嘉力,“她拿過兩個國際芭蕾比賽的第一名,有望成為新一代人才。”上芭為培養人才謀劃藍圖,“黃金搭檔吳虎生、戚冰雪可以分别帶新人,與此同時,給予吳虎生、陳琪等更多創作編導機會,繼去年《浮生一夢》《青藍紫》後,新作《沒有邊界的旅程》等計劃在今年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首演。”
幕後人才同樣不可或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通過實戰模拟為“阿拉丁招募計劃”招募經營管理人才,源源不斷輸送知識結構符合當下産業環境的90後、95後。上話總經理張惠慶透露,“疫情後從知名網際網路企業投身上話的95後不在少數。”
手握新年新項目,不忘三年、五年計劃
“觀衆要求往上走,需要院團創作步子更大一些,像河南衛視、湖南衛視等将民族舞蹈、音樂與高科技結合”“增加新作品演出場次”策劃更多讓人眼前一亮的内容、全國演出界頭部營運項目”……考核中,毛時安、劉文國、吳孝明、郦國義等專家針對院團長的2022年計劃提出真知灼見。
“繼《梁山伯與祝英台》後,中國原創作品能不能成為小提琴比賽必選曲目?”專家的提議與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的計劃不謀而合,“今年夏天,上交委約作曲家周天新創作的《夜途》将作為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決賽指定演奏的中國作品。”周平手裡還有諸多創作項目,“深入五個新城,《自行車》表現城市日常生活,《千裡江山圖》歌頌新時代美好河山。2023年迎接‘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上交将以‘絲路’為題委約新作,以猶太人在上海的故事為藍本,呈現出上海的溫度與大愛。”
“話劇《覺醒年代》将于七一預演,11月首演。”與周平一樣,張惠慶的創作計劃也不止于2022年,“今後幾年,上話将重點攻堅在上海本土現實主義題材開發與創作方面的難點,如《心居》劇本孵化、《子夜》開發、《長恨歌》全新改版。”
2021年,上海11部作品入選文旅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舞台藝術精品創作工程”,2022年,上海又已形成一批重點創作項目清單,包括情景喜劇《寶興裡》、越劇現代戲《好八連》等城市題材作品,舞劇《靜靜的巴拉嘎爾河》、話劇《覺醒年代》、兒童劇《宋慶齡和孩子們》等革命和曆史題材作品。“我們想讓五湖四海的觀衆,把欣賞藝術作品作為來上海最獨特的理由。”張惠慶說。
從“會客廳”到演出季,藝術觸手可得
2022年上海民族樂團将迎來成立70周年,除了打磨提升《國樂詠中華》《敦煌·慈悲頌》,團長羅小慈醞釀推出新華路藝術教育展陳空間,“打造一個開放的國樂會客廳,能夠常态化服務于周邊居民和遊客。如果大家想了解海派國樂,随時可以走進來。”
在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的日程表中,春節排練計劃滿檔,“春節後全舞台版《圖蘭朵》《微笑王國》将在上海大劇院和東藝接檔獻演,邀請和慧、石倚潔領銜。《波西米亞人》《漂泊的荷蘭人》《弄臣》《托斯卡》等将以全舞台版呈現在演藝大世界劇場,成為駐場經典歌劇演出季。”
2021年,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上海戲曲藝術中心、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和各市級國有文藝院團堅持“以演出為中心環節”,将優質演出資源向演藝大世界核心示範區集聚,完成演藝大世界區域内演出1723場;上海大劇院等演藝大世界區域内11家國有專業劇場全年演出2764場,引進國内優秀劇目328部演出1284場、首演劇目32部,“亞洲演藝之都”首演首發重鎮地位基本确立。
與此同時,各院團全力打響駐場演出品牌。《永不消逝的電波》《朱鹮》駐演開票首日票房過百萬元,首周上座率達98%。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國樂》用新技術為傳統國樂賦能。上海戲曲藝術中心“京昆群英會”演出季,打響“看京昆到天蟾”演出品牌。
不久前釋出的2022年度上海“演出月曆”,18家市級國有文藝院團不僅重數量,更重視品質與作品美譽度。上海芭蕾舞團海派芭蕾演出季、上海歌劇院2022歌劇演出季、上海交響樂團團廳音樂季等8個音樂舞蹈類演出季,京昆群英會等7個戲曲曲藝類主題演出季,傳統·當代——海派木偶戲演出季等6個親子類主題演出季,彰顯布局前瞻性,用許忠的話說,“跨界關聯,助力品牌‘破圈’,營造城市文化氛圍,探索演出新業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