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朋友拿着截圖來問我“新疆生眉草有用嗎”的時候,我的内心整個就是:
新疆生眉草?是什麼物種?所謂的“純天然生眉成分”又是什麼?而且連發際線也能救?它真的有用嗎?我們或許可以來扒一扒。
圖檔來源:淘寶
簡單檢索之後,我發現所謂的“生眉草”并不神秘。早在十幾年前,它還被叫做“烏斯瑪”的時候,就有人誇過了(具體誇得好不好見仁見智):
新疆維吾爾族女子最引人注目的特點,便是那雙眼睛,而使眼睛熠熠生輝的則是那彎彎似月牙的濃黑眉毛了。維吾爾族女子的眉毛如此美麗,主要得益于一種叫“烏斯瑪”的草,維吾爾族稱它為“眉毛的糧食”。這種學名叫“歐洲菘藍”俗稱帕斯德(pastel)的二年生草本植物,葉呈深綠色,采集其葉,用擠壓出的汁液反複塗抹眉毛,久而久之,眉毛便會像吸足了養分的莊稼,變得烏黑發亮。維吾爾族塗烏斯蔓草已有千年,據說用烏斯蔓草洗頭發,頭發也一樣烏黑亮澤。
現代醫學證明,烏斯瑪草内含菘藍甙、芥甙等成分,烏斯瑪草獨有的植物營養組合深入到眉部肌膚内層,可持續釋放豐富的營養成份,明顯提高毛囊中SOD的活性,促進眉毛生長,長期塗抹可助眉毛及頭發生長。
烏斯瑪對生存環境極為挑剔,全世界隻有新疆的地貌、氣候符合烏斯蔓草的生長條件,如若将其移植他處很容易發生變種,生眉效果也會減弱甚至消失。就是在新疆,一旦環境發生變化,烏斯瑪草也會變種。
來源:某農業資訊網站
這段介紹半真半假。先說真實的部分:烏斯瑪不是瞎編亂造的名字。介紹裡也寫了,它就是十字花科的菘藍(Isatis indigotica),也有大青、大靛等稱呼。菘藍已經被歸并到歐洲菘藍(Isatis tinctoria)之下作為一個變種(Isatis tinctoria var. indigotica),但總而言之,都是同一個物種。
第一年生長的菘藍丨Wikipedia
是以,不要在看到烏斯瑪種植園的時候,懷疑他們是不是在用自家菜地糊弄你。起碼在血統上,它的确和芥菜、白菜關系都挺近的,同屬十字花科。
菘藍不僅跟芥菜關系挺近,跟我們的生活其實也挺近的。菘藍的根洗淨曬幹後,便是闆藍根沖劑的原材料,所謂“闆藍根”指的就是菘藍的根。而新疆生眉草用的是菘藍的葉。這不恰好證明了,新疆是中華大地同氣連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嘛。
菘藍的莖和葉搗碎或榨汁,可以做靛藍染料。古代常用來染衣服的藍色染料就有菘藍,也有種說法是“藍”字原本指代的就是菘藍。
藍印花囍字紋包袱布,浙江博物館藏丨三獵,Wikipedia
由于菘藍好養耐活,産量也高,染色又友善,就算是尋常人家也能負擔得起。從這個角度想,菘藍就不太可能存在生存環境挑剔、全世界隻有新疆适合種植的情況嘛。
說到這裡,我們似乎隻确認了菘藍是一種優質的天然染料,還沒提到菘藍“生眉”的作用。
因為……确實不太有。2020年的一篇關于菘藍民族植物學、生物化學等方面的綜述[1]當中,仍然沒有提到菘藍具有促進毛發生長的作用。
不過,賣生眉草和烏斯瑪的商家們卻有另外的一些成分思路:維生素C、SOD(超氧化物歧化酶)、菘藍苷等等。是以,我們隻需要再挨個分析一下,這些成分有沒有生發功能就可以了。
圖檔來源:1688
那麼,這幾個成分有這麼厲害的功效嗎?常看活兒姐科普成分的你心裡是不是有數?(沒有的話,就當我沒說)
維生素C作為大家最熟悉的成分之一,有美白、抗氧化、促進皮膚代謝等功效,但是絕對沒有促進毛發生長的可能的。不說别的,如果VC能夠促進毛發生長,世界上怎麼會還有秃頭?
而SOD的全稱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功效也是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預防和延緩皮膚衰老等等。同理,如果SOD能夠促進毛發生長,那大寶和霸王應該會打得頭破血流才對。
這兩種成分,如果說真的有什麼和生眉沾邊的功效,那就是“修複毛囊”、“激活毛囊”。但純天然的生物制品和現代工業制成的化妝品之間,還是正規的後者既安全又有效。
菘藍苷呢?也不太靠譜。菘藍苷(Isatan B)作為天然制靛過程中的前體物質,目前還沒有被開發出其他功效。[2]
更多MORE
生眉草的“生眉”功效,又是怎麼來的?如果菘藍并不含有促進毛發生長的成分,為什麼那麼多人說生眉草、烏斯瑪油是有用的?
其實……朋友,你聽說過眉筆嗎?濃郁的染料附着在毛發上,凝固之後,就顯得“濃密”了。
除此之外,染料與眉毛或睫毛根部的皮膚角質層結合,導緻角質染色,就顯得濃密了。一般來說,停用一個月左右,顔色就随着角質層一起代謝掉了。
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純天然成分一定要謹慎對待。純天然、純植物,意味着未知,也意味着過敏風險。盡管目前未見大範圍的安全報道,但每個人的皮膚狀況不一樣,仍然要考慮角質代謝是否足夠健康,用天然成分是否有過敏的可能。
倘若能夠承受風險,買來玩玩倒也無妨。畢竟,藍黑色的眉毛剛好能搭配你新買的克萊因藍毛衣。
參考文獻
[1]Speranza, J.; Miceli, N.; Taviano, M.F.; Ragusa, S.; Kwiecień, I.; Szopa, A.; Ekiert, H. Isatis tinctoria L. (Woad): A Review of Its Botany, Ethnobotanical Uses, Phytochemistry,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Biotechnological Studies. Plants 2020, 9, 298. https://doi.org/10.3390/plants9030298
[2]張俪斌,王趁,李姗,等. 大陸藍草的傳統植物學知識研究 [J]. 廣西植物.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