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湖南日報》1月18日
■張 笛 陶 豔
長沙市蔡锷北路233号,濃縮了城市道地的市井煙火氣,更有長沙古城厚重的文化與記憶。湖南省中醫院正坐落于此。
湖南省中醫院(以下簡稱省中醫院),又名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創辦于1934年,是醫聖張仲景“坐堂行醫”發源地、《傷寒雜病論》誕生地、長沙太守辦公地、湖湘中醫發祥地,以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而著稱。
曆史在前進,中醫在發展。“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這是新時代指導中醫藥工作的總綱領,為中醫藥工作者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來,省中醫院堅持黨建引領,緊跟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步伐,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在疾病康複中的重要作用,推進健康湖南建設,全力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在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在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建立中一馬當先。
今天的省中醫院,是一所專科優勢突出、中醫藥特色鮮明、綜合功能齊全的三級甲等中醫院。醫療、教學和科研三位一體,比翼齊飛。
黨建引領:點燃醫院發展“新引擎”
獲評“全國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雙滿意十佳優秀中醫醫院”“全國中醫院系統改善醫療服務先進典型”“湖南省高校黨建工作标杆院系”“湖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全省唯一榮獲“湖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學雷鋒志願服務最佳志願服務組織”的醫療機構……
(圖為新院區俯瞰效果圖。)
一項項榮譽足以證明,近年省中醫院在改革之路上走的每一步堅定而正确。究其原因,省中醫院黨委書記楊聲輝铿锵有力地給出了答案;“聽黨話、跟黨走,堅持傳承創新、仁濟蒼生的辦院宗旨不動搖。”
以黨建為前提、以黨建為根本、以黨建為引領,貫穿了醫院發展始末。具體表現為:圍繞“三個融合”,注重“四個抓手”。
三個融合,即把黨建與醫院管理相融合、把黨建與業務推進相融合、把黨建與中醫藥文化相融合;四個抓手,則分别指思想建設、支部建設、廉政建設和文化建設。
走進省中醫院,無論門診大廳、病房走廊,還是會議室、活動室,随處可見外形精緻、畫面精美、内容精巧的“黨建智慧屏”,成為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以此為代表,2020年成功上線的智慧黨建平台,可對支部日常工作進行線上掌握、精準指導和即時考評,被湖南中醫藥大學黨委确定為特色示範樣闆。
而這,僅僅是省中醫院黨建工作高品質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其他特色黨建活動,同樣異彩紛呈。
黨務專題教育訓練、中層幹部綜合素質與能力提升教育訓練,定期舉辦;全國黨務工作者教育訓練,積極參加;把黨課辦在病房,創新思路;體驗式黨史學習教育,走進汝城;“我為群衆辦實事”,紮實推進;為百姓送醫送藥,深入基層。
(圖為黨員幹部赴郴州開展體驗式黨史學習教育。)
還有紅色經典舞台劇彙演、大型音詩畫展演、紅歌+院歌合唱比賽、勵志報告會、原創抗疫實錄《庚子伏魔》……内容豐富、形式多樣,以至赢得業内外一片贊譽:原來黨建活動可以如此新穎。
堅持黨建引領的成效,顯而易見。近幾年來,省中醫院的發展突飛猛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大幅增長,各項事業蓬勃向上。
文化興院:擦亮“仲景”品牌符号
東漢末年,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值疫病流行,他坐堂行醫,救人無數。數年之後,曠世巨作《傷寒雜病論》在長沙成書,“醫聖”之名傳天下。
1800多年後,2020年伊始,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以驚人的速度襲來。有數千年戰“疫”史的中醫豈能缺席?在當年醫聖坐堂的舊址,在院内張仲景雕像的沉靜注視下,千餘名湖南省中醫院人全民皆兵,火力全開,投身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
七勇士馳援武漢鏖戰方艙,衆專家分赴市州大顯身手,全員制立足崗位阻擊疫情……援武漢、守後方、惠群眾、保常态,醫院和多名員工獲省委省政府嘉獎:獲評“湖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1人記大功,1人記功,5人獲“湖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1人獲“湖南省優秀共産黨員”,1人獲湖南省疫情防控護理工作先進個人表彰,2人獲武漢江夏方艙醫院先進個人。
面對疫情的嚴峻挑戰,并非銅牆鐵壁的省中醫院人,何以做到一往無前?獨有的原創性仲景文化起到了關鍵作用。
近年來,醫院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把“仲景”二字作為品牌符号,将其精神核心歸納為“精耕博采,仁濟蒼生”八個字,不遺餘力地打造與傳播。
具體做法是——尋根、立傳、造勢、借力、布局。
尋根,就是深入挖掘、整理和提煉張仲景其人其事其精神。為此,查閱《長沙府志》等大量曆史資料,拜訪省市著名曆史文化學者,并于2021年6月派出一支醫聖文化考察團,赴張仲景故鄉——河南南陽,尋其根、複其型、悟其神、得其精。
(圖為醫院外科樓前張仲景銅像。)
随後,更通過多種方式,讓“仲景”這個文化符号具象化——
建成仲景文化廣場,樹起一尊張仲景銅像;明确仲景文化的核心地位,醫院文化理念體系完全圍繞此來展開;院歌《蒼生為念》大受好評,形象宣傳片《醫聖魂·蒼生念》驚豔亮相;醫院文化叢書編撰工程啟動,《庚子伏魔》《戰歌回響》《尋訪活曆史》《中醫絕技保衛戰》……一系列或已經出版或正在編撰的書籍,引發強烈反響。
2021年3月17日第92屆中國國醫節,省中醫院舉辦紀念儀式,并啟動仲景文化月活動。師徒結對,現場行禮;中醫倡議,全場齊誦;“名醫來到你身邊”大型義診,惠及三湘;湖湘仲景文化大講堂,從此開創;仲景經方講座,幫扶基層。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仲景”品牌符号逐漸深入人心,也引發媒體關注。
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和湖南廣播電視台聯合推出的《了不起的大湖南》特别節目中,楊聲輝作為僅有的5名嘉賓之一、中醫界唯一代表,暢談仲景文化,受到高層關注;《揭秘中醫》《鏡頭下的中醫人》《揭開名醫的神秘面紗》《我們的名醫》等專欄,遍布網絡,點選量屢創新高。
院長李木清自信地說,醫院正在籌建的“長沙仲景文化園”,将是仲景文化建設的高峰,也必将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特色立院:打造名醫名科
建院初期,易南坡、李聰甫、譚日強等先驅巨擘,奠定堅實根基。
世紀之交,謝劍南、譚敬書、歐陽恒、肖國士、賀執茂、孫達武、謝力子、顧嘉雄、劉貴雲等湖南省名中醫,撐起雄勁支柱。
今時今日,以“精誠大醫”袁長津、“口碑良醫”劉新祥、“皮膚權威”楊志波、“針灸聖手”吳清明、“經方達人”毛以林、“送子觀音”匡繼林、“正骨高手”王勇、“刀鋒戰士”尹晖明為代表的新一代領軍人物,扛起實力的擔當。
曆代名醫,是省中醫院的無價瑰寶。
然而,放眼全國乃至全球中醫界,群雄逐鹿,何以揚長?省中醫院給出的答案是:特色!
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套關于特色專科(學科)建設的16字方針便得以确立——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特我新。
航向既定,百舸争流。科科争創特色蔚然成風,成效顯著,一個“439”組合,昂首挺進“國家隊”。
——4,指4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即肛腸科、皮膚科、骨傷科和婦科,号稱“四大旗艦”。
——3,指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即中醫皮膚病學、中醫肛腸病學和中醫康複學,稱為“三駕馬車”。
——9,指9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包括肛腸科、皮膚科、骨傷科、婦科、腦病科、心血管内科、脾胃病科、耳鼻喉科和治未病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可謂“九星連珠”。
其中,四大旗艦,尤其聲名遠播。
(圖為骨傷“四大金剛”之一孫達武為患者診查。)
肛腸科,是全國最早成立的肛腸專科之一,現有5個病區。痔、肛瘘、肛周膿腫、肛腸惡性良性腫瘤、盆底障礙性疾病等,都是其優勢病種。該科研發的複方芩柏顆粒、九華膏、天馬顆粒劑等10餘種中藥制劑,在業界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皮膚科,在部分被西醫當作“疑難雜症”的皮膚病領域,運用中醫療法大顯身手,榮膺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病分會主任委員機關。分期論治泛發性膿疱性銀屑病,在國内處于領先水準,曾獲湖南省人民政府嘉獎。該科研制的系列自制藥,屢獲大獎,其中,治療銀屑病的竹黃顆粒劑獲湖南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一等獎,治療白癜風的紫銅消白片、消白合劑獲國家中醫藥科技進步三等獎。
骨傷科,于1958年由全國骨傷泰鬥張紫赓創立,其得意弟子張祿初、詹經山、孫達武、張茂珍,并稱湖湘骨傷“四大金剛”。師徒兩代,鍛造了省中醫院骨傷科的輝煌曆史,并帶出傳人無數。如今,該科集醫療、教學和科研為一體,是全省龍頭科室。
婦科,以“送子觀音”匡繼林為首,充分發揮中醫特長,結合西醫手段,不僅有效提高了治療效果,并确定了不孕症、盆腔炎、胎動不安(早期先兆流産)、習慣性流産等優勢病種,尤以“讓上十萬家庭喜得貴子”而備受稱道。
時光的坐标軸上,湖南省中醫院的“特色”之路,越走越穩健。那一面“特”字号大旗,飄揚在春色無邊的杏林。
網際網路慧院:帶來就醫新體驗
“您這個病不用太擔心,隻要遵醫囑按時服藥和塗藥,沒多久就能好的。”家住星沙的王女士(化名)聽到視訊端醫生的囑咐後,懸着的心終于放下。
原來,王女士身上突然長出許多奇癢無比的紅疹,塗了幾種藥物均無太大效果,但因工作繁忙,就一直沒有到醫院就診。按照王女士的預約,醫院皮膚科主任汪海珍通過網際網路醫院平台,接通了她的網絡視訊。擷取病曆和用藥情況等資訊并詳細問診後,汪主任為王女士開具了處方。随後,王女士直接通過網際網路醫院購買藥品,選擇快遞到家。
這是省中醫院網際網路醫院遠端診療的一幕場景。
2020年12月,省中醫院獲批湖南省首批網際網路中醫醫院,正式領跑湖湘中醫數字化時代。
網際網路醫院項目,是醫院線上上預約挂号、檢視檢驗檢查、移動支付等基礎服務後的再次融合創新,實作從“醫院連接配接患者”到“醫生連接配接患者”的更新。患者隻需一部手機,就可享受“診前線上咨詢+線下就診+網上複診+診後線上随訪”的全方位閉環式網際網路中醫藥服務。
使用也非常便捷。患者隻需關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微信公衆号,點選底部菜單“網際網路醫院”,即可進入首頁,選擇所需項目。
(圖為皮膚科主任汪海珍在進行遠端診療。)
截至目前,肛腸科、皮膚科、骨傷科、婦科等6個科室的專家已上線接受預約,後續将有更多科室的專家上線。使用者可線上檢視網絡門診專家排班情況,并預約挂号。
為友善患者取藥,醫院與順豐快遞合作,建立了“醫寄通”物流系統,病案、中藥、體檢報告等,都可快遞到家。
湖南是中醫藥大省,正加速向中醫藥強省跨越,2021年12月31日,獲批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
對于省中醫院而言,這是機遇,更是挑戰。本着“将醫院建成中醫藥特色全國領先、專科實力業内一流、綜合實力強大、管理卓越的中醫名院”的目标,一套“1359”發展戰略應勢而生。
“1”為建設一個“航母級”新院區(含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3”指分三步走;“5”指聚焦打造五個高地,即中醫藥文化高地,中醫藥特色高地,名醫培養高地,網際網路醫院高地,精細管理高地;“9”為實施九大工程,即黨建品質提升工程,中醫藥文化傳播工程,資訊化水準提升工程,精細化管理工程,中醫藥“服務提質”工程,“四名”(名醫、名科、名術、名藥)工程,中醫藥治未病工程,中醫康複能力提升工程,科教能力提升工程。
呼之欲出的壯闊前景,令人無限期許。
(圖為國醫節傳承拜師儀式。)
“湘水長,醫聖古,千年國韻悠。寸草心,牽念久,隻為蒼生祈安福……”一首院歌《蒼生為念》,從長沙市蔡锷北路233号“出發”,必将響徹大江南北。
這是全體省中醫院人對曆史的回應,傳承醫聖遺風,責無旁貸。
這是全體省中醫院人對藍圖的描摹,助力我省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建立百年名院,時不我待。
[責編:周倜]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