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是無人能出其右的經典。可惜的是電視劇演的部分,隻占小說的三分一,電視劇帶給觀衆感受更多的是李雲龍為代表的先輩(包括國軍)在那個民族危亡的時代,在血與火的環境下,擔負起民族救亡的責任。可歌可泣,足夠讓我們後輩永遠銘記于心。
那段看似和平卻瘋狂的年代,個人揣測,作者更多的是想讓讀者從那段歲月中獲得更多的啟示。那些過去在戰火紛飛下都尚未倒下的英雄,卻在勝利以後倒在了自己人手中,他們曾經一起并肩作戰,互相扶持。無形之中曆史的影子出現在我眼前,何其相似。古今有之,不同國度,不同種族都曾發生過的事情再次上演,這是否算是曆史周期規律。曆史周期律可以跳出嗎?這不是哪朝哪代的問題,這是人性的問題,曆史上衆多的得魚忘筌、卸磨殺驢,真實的原因是人性為了利益調和,推波助瀾的結果。
感謝那些英雄,是他們擔當了那兩個辛苦的歲月,才使得我們這輩有着前所未有的安逸。曆史周期下次會是什麼時候?什麼地點?相信我們這輩不會看到,畢竟那段時間已經可以讓人們們銘記一段時間了。
第一次完整看完《亮劍》全書的時候,心裡空落落的,感覺心中好像有什麼東西被抽走了,一股濃濃的悲壯和失落籠罩全身,為那個萬馬齊喑的年代,更為那些雖身陷逆旅卻依然心懷家國、不忘初心、堅守信仰的脊梁們。小說裡,李雲龍趙剛都是自盡的。孔捷把他們的孩子撫養成人。小說最後,這些孩子來到已成為别人家的李雲龍故居,跪在有彈孔痕迹的牆壁面前哭泣。
相比之下,楚雲飛的結局就要好得多,楚雲飛活了88歲,在台灣去世,臨終前交代兒子三件事,有兩件都和李雲龍有關,第一件事是,楚雲飛把在晚年買下李雲龍故居的房契交給兒子,讓他交還給李雲龍子女;第二件事是,把他從大陸帶來的一捧土放在他的棺木中;第三件事是,讓兒子不要把他葬在台灣,等到回歸的那一天,務必要把他的棺木前往山西老家。
中國人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性格深處有兩種情懷,一種就是光宗耀祖的思想,一種就是落葉歸根的思想,有時候這兩種情懷是互相沖突的,是以我們看到很多華僑身在國外打拼不想回國,另外一方面國家有難還是心系祖國,既丢不下國外優越的生活,又不甘做外鄉的遊子客死他鄉,其實跟我們在外面打工謀生活是一個道理。
總之,希望我們的民族早日有勇氣去正視這段一言帶過的曆史。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一切都将歸于塵土,渺小的個人在曆史的洪流中實在是微不足道極了,隻希望自己無論何時都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有所堅守的人,做一個無愧于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