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原文|翻譯|賞析_原文作者簡介賞析一賞析二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作者] 晏幾道   [朝代] 宋代

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随雁字長。綠杯紅袖稱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将沈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标簽: 重陽節 友情 詞 節日 情感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譯文

天邊金銅仙人掌上的托盤裡,露水已凝結成霜,雁行一去是那麼遙遠,唯見雲闊天長。綠酒杯,紅袖女,趁着重陽佳節,大家來樂一場;人情之溫暖,倒有幾分像在家鄉。我佩帶着紫莖的蘭花,把幾朵黃菊插在頭上,竭力再做出從前那種狂放的模樣。我想要用沉醉來換取悲涼,動人的歌聲啊,千萬别撩起我心中的哀傷!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賞析

賞析一

此詞寫于汴京,是重陽佳節宴飲之作。詞中感喟身世,自抒懷抱,雖寫抑郁之情,但并無絕望之意。全詞寫情波瀾起伏,步步深化,由空靈而入厚重,音節從和婉到悠揚,适應感情的變化,整著詞的意境是悲涼凄冷的。

起首兩句以寫秋景起,點出地點是在京城汴梁,時序是在深秋,為下文的“趁重陽”作襯墊。漢武帝在長安建章宮建高二十丈的銅柱,上有銅人,掌托承露盤,以承武帝想飲以求長生的“玉露”。承露金掌是帝王宮中的建築物,詞以“天邊金掌”指代宋代汴京景物,選材突出,起筆峻峭。但作者詞風不求以峻峭勝,故第二句即接以閑淡的筆調。白露為霜,天上的長條雲彩中飛出排成一字的雁隊,雲影似乎也随之延長了。這兩句意象敏妙,滿懷悲涼,為全詞奠定了秋氣瑟瑟的基調。三、四兩句将客居心情與思鄉之情交織來寫,用筆細膩而蘊涵深厚,一方面贊美故鄉人情之美,表達出思鄉心切的情懷,另一方面又贊美了重陽友情之美,表達了對友情的珍惜。

過片從《離騷》中“紉秋蘭以為佩”杜牧“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化出的“蘭佩紫,菊簪黃”兩句,寫出了人物之盛與服飾之美,渲染了宴飲的盛況。接下來一句,寫詞人仕宦連蹇,陸沉下位,情緒低落,不得不委屈處世,難得放任心情,今日偶得自在,于是不妨再理舊狂,甚至“殷勤”而“理”,以不負友人的一片盛情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二說:“‘綠杯’二句,意已厚矣。‘殷勤理舊狂’,五字三層意:狂者,所謂一肚皮不合時宜,發見于外者也。狂已舊矣,而理之,而殷勤理之,其狂若有甚不得已者。”試想,本是清狂耽飲的人,如今要喚起舊情酒興,還得“殷勤”去“理”才行,此中的層層挫折,重重沖突,必有不堪回首、不易訴說之慨,感情的曲折,自然把意境推向比前更為深厚的高度。結尾兩句:“欲将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由上面的歸結,再來一個大的轉折,又引出很多層次。詞人想尋求解脫、忘卻,而他自己又明知這并不能換來真正的歡樂,這是真正的悲哀。《蕙風詞話》又說:“‘欲将沉醉換悲涼’,是上句注腳;‘清歌莫斷腸’仍含不盡之意。”此乃中肯之語。詞之結句,竟體空靈,包含着萬般無奈而聊作曠達的深沉苦楚,極盡回旋曲折、一詠三歎之妙。“蘭佩紫”二句,承上片“人情”句的含蓄轉為寬松;“殷勤”句随着内容的迅速濃縮,音節也迅速轉向悠揚;“欲将”二句,感情越來越深沉、曲折,音節也越來越悠揚、激蕩譚獻周邦彥《蘭陵王》詞的“斜陽冉冉春無極”句,說“微吟千百遍,當入三昧,出三昧。”讀晏幾道這首詞的最後三句,使人也有同樣的感覺,因為它的意境、音節配合得極有韻味和感染力,妙處須細細體會。《宋詞舉》中雲:“小山多聰俊語,一覽即知其勝。此則非好學深思,不能知其妙處。”此詞正說明了這一點。

縱觀全詞,盡管作者那種披肝瀝膽的真摯一如既往,但在經曆了許多風塵磨折之後,悲涼已壓倒纏綿;雖然還有镂刻不滅的回憶,可是已經害怕回憶了。

賞析二

這是許渾在宣城送别友人後寫的一首詩。謝亭,又叫謝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他曾在這裡送别朋友範雲,後來謝亭就成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謝公亭》詩說:“謝亭離别處,風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反複不斷的離别,使優美的謝亭風景也染上一層離愁了。

第一句寫友人乘舟離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習俗。“勞歌”,本指在勞勞亭(舊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個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時唱的歌,後來遂成為送别歌的代稱。勞歌一曲,纜解舟行,從送别者眼中寫出一種匆遽而無奈的情景氣氛。

第二句寫友人乘舟出發後所見江上景色。時值深秋,兩岸青山,霜林盡染,滿目紅葉丹楓,映襯著一江碧綠的秋水,顯得色彩格外鮮豔。這明麗之景乍看似與别離之情不大協調,實際上前者恰恰是對後者的有力反襯。景色越美,越顯出歡聚的可戀,别離的難堪,大好秋光反倒成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江淹《别賦》說:“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襯别離之悲,與此同一機杼。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姜齋詩話》)的藝術辯證法。

這一句并沒有直接寫到友人的行舟。但通過“水急流”的刻畫,舟行的迅疾自可想見,詩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夾岸青山紅葉的江面上的情景也宛然在目。“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狀态,也使整個詩句所表現的意境帶有一點逼仄憂傷、騷屑不甯的意味。這和詩人當時那種并不和諧安閑的心境是相一緻的。

詩的前後聯之間有一個較長的時間間隔。朋友乘舟走遠後,詩人并沒有離開送别的謝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會。别前喝了點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後,心緒不佳,竟不勝酒力睡着了。一覺醒來,已是薄暮時分。天色變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濛。眼前的江面,兩岸的青山紅葉都已經籠罩在蒙蒙雨霧和沉沉暮色之中。朋友的船呢?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駛到雲山霧嶂之外的什麼地方去了。暮色的蒼茫黯淡,風雨的迷濛凄清,酒醒後的朦胧仿佛中追憶别時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虛,使詩人此刻的情懷特别凄黯孤寂,感到無法承受這種環境氣氛的包圍,于是默默無言地獨自從風雨籠罩的西樓上走了下來。(西樓即指送别的謝亭,古代詩詞中“南浦”、“西樓”都常指送别之處。)

第三句極寫别後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卻并不接着直抒離愁,而是宕開寫景。但由于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與詩人當時的心境正相契合,是以讀者完全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的蕭瑟凄清情懷。這樣借景寓情,以景結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難堪來,不但更富含蘊,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結尾别具一種不言而神傷的情韻。

這首詩前後兩聯分别由兩個不同時間和色調的場景組成。前聯以青山紅葉的明麗景色反襯别緒,後聯以風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襯離情,筆法富于變化。而一、三兩句分别點出舟發與人遠,二、四兩句純用景物烘托渲染,則又異中有同,使全篇在變化中顯出統一。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作者晏幾道簡介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曆任颍昌府許田鎮監、乾甯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雲:“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晏幾道的其它作品

○ 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

○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 少年遊·離多最是

○ 虞美人·小梅枝上東君信

○ 清平樂·留人不住

○ 晏幾道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