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薦的曆史典故
《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
毛遂是戰國時代的人,在趙國公子平原君家做食客。
趙惠文王九年,秦國侵略趙國,大軍已經把趙國的都城邯鄲圍住,情勢十分危急。趙王就派平原君到楚國去談判合從(亦稱合縱,是聯合抗秦的意思。)請楚王派兵救趙。
平原君奉命之後,就想在門客中挑選文武全才的人二十個你随員,以便在必要時,文的辦法不行,便用武的辦法,平原君家裡本來有食客數千人,可是選來選去,隻選出十九人,再也選不出合格的人湊足二十人。這時,毛遂就自告奮勇的向平原君說:
「聽說你要到楚國去,還缺少一個随從,就讓我去吧!」
平原君對他沒有什麼印象,就問:「你在這裡幾年了?」
「三年了。」毛遂回答道。
平原君說:「一個賢士的處世,就像錐子放在袋子裡,()錐頭馬上會穿破袋子露出來的。你在我這裡三年,我都沒有聽說過你有什麼長處,你不能去的,還是留在家裡吧!」
毛遂說:「我是今天才請求放到袋子裡去的,如果早把我放在袋子裡,那我早就把錐頭伸出來了。」
平原君聽了,就決定把他帶去。其餘十九個人都看着他笑,誰都不相信讓他跟了去會有什麼用處。
到了楚國,平原君讓随員們留在殿堂下,自已去進見楚王,分析利害關系,想說服楚王和趙國訂盟合從,從早上一直談到中午,還沒有得到結果。
十九個人就對毛遂說:「談了那麼久,還沒有談妥,毛先生,你去看看怎麼了?」
毛遂便帶了寶劍上了殿,對平原君說:「合縱的利害,兩句話就可以解決,為什麼談到現在還沒有談妥?」
「這是什麼人?」楚王聽他口氣,很不高興。
「這是我的随從。」平原君不安的答。
「還不下去!我和你主人談話,你來幹什麼?」楚王很不客氣的斥責他。
毛遂聽了,非但不曾退下,而且手按寶劍,上前一步,很嚴正的說:
「大王這樣斥責我,是不是以為楚國人多?現在十步之内,大王可不能依賴人多,性命都在我手裡呢!為什麼當着我主人的面前斥責我?我聽說商、湯以七十裡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裡之地而臣服諸侯,他們難道也是靠人多嗎?現在楚國地廣五千裡,雄獅百萬人,這是做霸王的資本,像楚國這樣強大,應該是天下無敵的。可是前次秦國派白起率領了幾萬人,和楚國交戰,一戰攻下了鄢郢,再戰又燒了夷陵,三戰而使得大王的先人受辱,這種百世的怨仇,趙國都覺得羞恥,而大王卻不在乎。現在我們建議兩國聯合抵抗秦國,實際是為了楚國。為什麼當着我主人的面斥責我?」
楚王慚愧的無話可說,隻得連聲道:「是,是,我們決定和趙國立盟,共同抗秦。」
毛遂就叫楚王的左右拿了一盤雞、狗、馬的血來,請楚王和平原君歃血為盟。一面又招呼那十九個人說:「你們也在堂下歃血罷,你們這些随從,都是因人成事的。」
事後,楚國立即發兵救趙。平原君回國後,稱贊毛遂說:「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于是待他為上賓。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毛遂自薦」這個成語,比喻自告奮勇,自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