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根本上師,可以有多位嗎
‘根本上師’的藏文是Tsawai Lama,他是我們成就無上佛果的因。所有佛法的成就,無不源自依止根本上師。依止上師就似是一棵大樹的樹幹,一切佛法成就與證悟好比支幹及樹葉、果子等,它們都依靠樹幹而生出,全部源自大樹的主幹。如果缺少了主幹,就不可能有支幹、樹葉及果實了。‘根本上師’并不是西藏獨有的新概念。不論南傳佛教、漢傳佛教或藏傳佛教,都源出于傳統印度佛教,而‘根本上師’及依止師長的概念正是佛教的基礎概念。初修持的人,不需刻意尋找根本上師,應先行好好學習皈依及因果法門等,并尊敬依止所有你曾向其學習的師長。‘根本上師’ 就是最能令我們的心得益與進步的一位師長。誰是你的 ‘根本上師’,不需要你刻意決定,而往往是到時你自然知道的。你可以有多位師長,有些師長可能很有名氣,但有些或許隻是默默無名的僧人。在師長之中,哪一位的教法對你最有益處,他就是你的根本上師。你的根本上師未必有名氣,也不一定說法善巧,甚至可能是從未正式登座說法的一位普通僧人。一旦你心中生起覺受,感到這個人就是你的根本上師,他就成為了你心中的根本上師,這過程并沒有任何儀式,你也毋需向這位師長請求或表白,即使他不知道你視他為根本上師也不要緊。自己的根本上師是哪一位,你要視為秘密,并無需要向人宣傳。事實上,‘根本上師’似像是一個概念多于一個人物。如果你視某人為根本上師,你就要視他為你所有師長的總體,你所有的師長你都視為是他的化現;你應想著所有師長的體性是一體,也就是你的根本上師。透過供養承侍根本上師,你想著是正在承侍所有你的師長。你隻需一位根本上師,而你要視自己的其他師長是他的化現,是以毋需多于一位根本上師,反正其他師長你一樣要去尊敬侍奉。一旦認定了根本上師,我們最好不要改變心意,否則利益不大。
一個人可以有兩個師父嗎?
有一個具備資格的師長就足夠了,但遍禮依止一百位師長也一樣沒有不對之處。師徒關系不一定是有特别儀式才建立的。如果你向一個人求法,他亦應求教了你,即使他所教的少至隻是經上的一個字,你與他的師徒關系也就建立了,你必須終生視他為師長和視他與佛無異。如果在建立了師徒關系後對師長不尊重,就成了修行成就上的障礙。如果你有一百位師長,而你對其中一位不尊重,在其他九十九位師長處所學的都難以成就。一般來說,雖然你也可以依止多位師長而修學,但師長太多時反而有可能令你對修持之道的了解混淆,倒不如好好依止一至數位具德師長,老老實實地去承侍及修學。如果隻是去聽佛法開示,而自己并非求法的人,心中亦未生出:‘他是我的師長!’之念,則不一定要視講者為自己師長,但當然仍要對說法者生起如佛想之正确聽法心态。如果參與灌頂或自己求法,則師徒關系肯定是建立了,必須視授者為自己的其中一位師長。在一些較多人參與的灌頂或授戒法會中,授者不一定記得所有得法或得戒者,但這不代表師徒關系就不成立。
如果發現自己之師長所作所為與佛法背道而馳,怎麼辦好呢?
我們必須在依止一位師長前詳加觀察,不是看到報紙宣傳便一窩蜂地前去依止。世間上的學問,我們尚須擇明師依止而學,何況生死、成就大事?如果已經依止了一位師長,我們就應該看他的功德,而不是去挑他的過失。如果他有什麼過失,你應該早在觀察期中決定不去依止。一旦已經在心中生起了依止心,再反悔就已太遲了。沒有人逼你去依止一位師長,這純粹是你個人的決擇。如果并未好好去觀察便盲目依止,隻可怪自己了。如果我們以批評及狹窄的心胸去看,世上全都是有過失的人。即使佛陀再世,在你眼中也一樣會是充滿過失的。佛陀在世時的俗家親戚提婆達多便是一個好例子:他眼中的佛陀不但并非圓滿的聖人,反而是他的敵人,是以他還處處陷害佛陀。若透過智慧的眼光去看,你會發現原來每一個凡夫都有值得你去學習及尊重的特質,何況自己的師長呢?你眼中的師長之過失,極可能是你内心的反映而已,并不一定是師長真的有過失。如果你真的肯定師長在客觀上有過失或根本沒有真正之不斷傳承等情況,最好是悄悄地疏遠而另尋師長,但絕不可批評已依止之原來師長,心中仍要視他為自己的師長中之一位。在傳統中,一個修行人可以有多位師長,是以再依止其他大德是沒有過失的,但謗批自己之任何一位師長則是不如法的。如果你已與某人建立了師徒關系(即使隻是在心中依止而并無告知師長),就不要再批評他。你盡管可再依止其他師長,但不要評謗原來的師父。其他人如果與他并無師徒關系,這個人又的确真的有很大的根本過失,或許還可出言以維護正信佛教的形像,但作為徒弟的你就不要插嘴了。總而言之,依止一個師長前要觀察入微,依止後就要視師如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