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縣好名,三點水駐在心畔,詩意盎然。沁縣好地,天然水鄉清泉流淌奔湧,亘古不停,在常常因涸而瘠的北方有這麼塊寶地,是上天莫大的恩澤。
走過銅鞮、沁州、沁縣三個命名階段,沁縣曆史的天空色彩斑斓。沁縣最初作為軍事需要而設,殷商為阏與國,春秋始稱銅鞮。沁州延續了銅鞮的軍事文化,從它的設定到地位的晉升都濃浸刀兵之氣。2500多年來,一直是上黨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北朝烽煙、宋金對壘、滿清入關,這裡在戰火中繁衍生息,傳承文脈。辛亥革命成功,沁州改名沁縣使用至今,1882年的銅鞮縣,1122年的沁州,再續新篇傳奇。沁縣兒女赤膽忠肝,十萬人毀家纾難,在家門口創立起晉東南抗日根據地,無愧民族脊梁。
戰火硝煙終究散去,沁縣承載着上黨人文之厚重卻能綿延永祚,“冀南文薮”“文化雄幫”是沁縣的文化象征,近30處文物保護機關、300餘處文物景點,人文勝迹星羅棋布。康熙閣老吳琠生長于此,文中子王通講學傳道于此,一方沁縣水土養育和豐潤着中國曆史文化裡的巨擘大家。
自古名士多狂狷,沁縣的名景名人偏偏低調異常,陳廷敬名聲大噪,同朝為臣,官位更高,地位更顯赫的康熙帝股肱之臣吳琠似乎低調得快要湮沒埋名。沁縣後人也沿襲着先祖的内斂,心中萬千崇仰,卻不拿先祖名氣去兌換什麼金銀绫羅。南涅水石刻、銅鞮宮、先轸廟,旅遊手冊上未必有它的名字,國内那麼多座号稱圍棋發轫地的爛柯山,而您可曾聽說沁縣亦有一座。低調且内斂,發現沁縣,似有點難。
發現沁縣,難在于“隐”,并非其珍,隐藏難覓,而是沁縣之美,早已悄悄将遊人蘊含在内,置身其中。沁縣“半城之域”都浸在碧波漣漪裡,千泉水“鑲”城,人在畫中遊,不知不覺的,您自己已是景中一隅,怎好抽身出去冷眼“發現”。
千泉之縣,北方水城,對沁縣來說不算過譽。煤海山西,能獨立保有這麼處天然水鄉,真是天工開物的造化神奇。全水域均為無過境、無污染之源頭活水,全境大小支流126處、湖泊濕地62處、泉水270多處。光是聽聽沁縣水域的美名,北海、迎春湖、西湖……泉水叮咚,也是醉了。
北方水城,上善如水,賞水嬉水品水,端午龍舟賽、沁園春礦泉水産業,皆由泉而來,厚積薄發,到今日名聲漸響,已成沁縣新景新名片,仿佛兩股奔騰支流,彙入水城澤國。
除去水文化、水産業,沁縣不乏傳統名吃和特色産品,就像國米“沁州黃”,山西省最大的農業産業化龍頭産業,資源集約,生态為先,将旅遊文化、生态産業實作捆綁式發展,生态經濟方興未艾。
千泉之域,北方水城。水遂心意,可解沁。
本報記者 劉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