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是這樣關心弟子們的學習戒圓佛陀在世時,印度的南部有一個叫做盧迦耶的學派,他們的思想體系與佛法完全不同,并且堅持自己的見解超越一切,認為佛陀的學說是不值一駁的。這個學派中有一個自命淵博,長于辯論的學者叫邬陀夷,他想把自己所學的一切向外傳播,于是到處周遊,經過很長的時間,逐漸走到室羅伐城逝多林來了。這時佛陀及他的很多弟子都在這兒。有些弟子隻重視佛法的學習,對當時印度的其他宗教和哲學沒有什麼研究;有的是原來學過一些外典而出家為比丘的,像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就是其中最傑山、最有成就的一個。但一個人做了佛陀弟子以後,是不是也要學習佛法以外的其餘知識?或者要學的話又如何學?這些問題,當時佛陀好像還沒有訓示過,可能訓示了也沒有引起弟子們的重視。湊巧得很,邬陀夷剛一到達逝多林,休息了一會,首先碰到了十喬陳如尊者,他說:“比丘, 我跟我的師父一起學了一些東西,也懂文字,我想和你辯論一下,好嗎,”啊唷: 對于和婆羅門辯論的事,我沒有這樣的能力,你到别處去吧: 随你問哪個都可以。”{喬陳如尊者羞慚地回答着,内心上感覺非常難過,他想:他學的那一套我一點都不懂,如何和他辯論呢,邬陀夷又向前走,遇着馬勝比丘,又像前面那樣說道:“比丘:我跟我的師父一起學了一些東西,也懂得文字,我想和你辯論一下,好嗎?”哪知馬勝尊者也和十喬陳如一樣不能跟人家辯論,也回答說:“啊唷:對于和婆羅門辯論的事,我沒有這樣的能力,你到别處去吧: 随你問哪個都可以。”答罷,神情十分不安,兩隻眼睛呆呆地望着邬陀夷繼續向前走去。這樣,接二連三地問了八、九個佛陀的弟子,他們都不敢和他辯論,婉言謝絕了。邬陀夷心想:據人家贊揚佛陀那樣的智慧高,看他的弟子都不行啊: 于是他生起驕慢心來,這時,他在逝多林走路也不在像以前那樣端端正正的而是大搖大擺起來了。再往前走,提山同樣的要求,向問舍利卯。舍利弗看到邬陀爽止到自己的面前,就沉默地靜思着:這個人是刁;是有善根?可以跟誰學佛,除他以外,其餘的人聽了我的議論也能接受佛法嗎,在什麼時候開始辯論好?把這些問題都考慮周到了,和霭地回答着邬陀夷說:“你要想找一個淪敵,這是很好的事,可以選譯一個地方做為議場,時間暫定七天,我決定和你辯論。”邬陀夷說:“好:我一定按時前來領教。。于是拜别了舍利卯走山逝多林。一天,辯論開始了,舍利弗自升高座和邬陀夷彼此各談自己的理論,互相駁斥,每天每次談到比較高深的地方,餘義未進,必須再度進行辯論,一天、兩天乃至七天,這個消息轟動了當時那個地方周圍的人群,大家曉得:有一個名叫邬陀夷的學者,從南方來,是一個聰明智慧的人,遊行到室羅伐與舍利弗互相辯論,七天還沒有分出誰勝誰負?那時數以千計的群衆,像雲兒一樣齊集到這兒觀看。就在這個時候,舍利弗把佛法的理論恰好發揮到最高深最圓滿的境界,也就在這個時候,邬陀夷已變成理屈辭窮,自知畢竟不是舍利弗的敵乎了,轉對佛法生起信解來,合掌起立,恭恭敬敬地說:“大德,你太偉大了,你不但懂得了自己的理論,也懂得我們的理論,我的智慧不及你,我願意和你一起修學,你慈悲我吧,。舍利弗尊者當即應允了。并如法地教授他。到會的群衆,看到這個場面,都說:“舍利弗真是博學多聞,辯才無礙,他使一個不信佛法的人都歸依了佛法。。據說,通過這次辯論會,另外一些群衆也深深地感到佛法的偉大,進而了解了佛法是怎麼一回事,播下了更多的佛法種子。散會以後,很多比丘高興地把這回事情告訴佛陀。佛陀是很會因勢利導的,他教誡說:“比丘們:應該知道,不是每個地方都有舍利弗,就是稍許有點像他這樣的人,也很難得,為了弘法,為了充實自己的知識,我希望你們大家對世間上的一些學問也利用一部分時間去學會它,。那些比丘聽了,個個都學起外典來了,很快就形成一種風氣。不久佛陀又說:“學習外典,那些人可以學,那些人可以不學,學多學少,應該研究。據我看,多聞強記的人可以多學一些。”結果那些比較聰明的比丘,又專門學習外典去了,對佛法的修學反而荒疏下來,佛陀又糾正這種偏向說:“不應該這樣,整個學習時間要好好地支配,一般可以分作三時,兩時習誦佛經,一時學習外典。。那些比丘又把每年每月分作三時。經過一個時期,那些弟子的知識範圍:一天比一天擴大了。有一次,佛陀又在那兒說法,比丘們又把如何支配學習時間兼學外典的情況向佛陀陳述了。佛陀說:“人的精力和時間畢竟是有限的,你們不應該把年月分作三時,可以把一天分作三分來安排自己的學習内容好了。。比丘們就朝習外典,暮誦佛經。後來佛陀感覺這樣死闆闆地支配時間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有一次說法的時候,又把這個内典外籍的學習時間和分量,更好地考慮以後,作了更詳細更具體的說明。不過仍然是采取三時學習辦法。佛陀就是這樣關心弟子們的學習的。(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六寫) >
以上内容由本網整理釋出()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部分内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将盡快删除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