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榆林曆史溫度

一、陝西省榆林曆史天氣回顧

榆林市位于陝西省的最北部,在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的交界處,是一座年代久遠的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榆林市及其周邊地區文物古迹星羅棋布,有大大小小的古遺址、古城堡、古廟建築 100多處:這裡有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遺址、有西北最大的道觀所在地——佳縣白雲山、高原要塞 ——鎮北台等,而我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神木紅堿淖、以及陝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群——紅石峽更為這座塞外名城增色不少。 此外,榆林古城内有很多建于明清時代的衙署、廟宇、府邸、店鋪等,就連一般的民居,也多是正宗的京式四合院,是以榆林亦稱小北京。

石子鋪就的小路,灰色磚房的院落,木制門窗上的精美銅環……無一不透出古樸厚重的明清風貌。 榆林市 (駝城) YuLin 區号:0912 車牌:陝K 榆林市位于陝西省最北部,地處陝甘甯蒙晉五省(區)接壤地帶。

東臨黃河與山西相望,西連甯夏、甘肅,北鄰内蒙鄂爾多斯市,南接本省延安。黃河沿東界南下涉境400多公裡,古長城橫貫東西700多公裡。

地貌大體以長城為界,北部為風沙草灘區,占總面積的42%,南部為黃土丘陵溝壑區,占總面積的58%。平均海拔1300米,氣候屬暖溫帶和溫帶半幹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0℃,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

境内有53條河流,北部有200多個内陸湖泊,其中紅堿淖為陝西最大的内陸湖,總面積67平方公裡,總蓄水量10億立方米。 全市轄1區11縣,222個鄉鎮,5545個村民委員會。

市政府所在地榆林城為國務院命名的曆史文化名城。總人口351.63萬,其中農業人口292.73萬。

總面積43578平方公裡,是陝西面積最大的一個市。 榆林曆史悠久。

春秋為晉,戰國歸魏,秦統一六國後為上群地。唐及五代時設夏州、銀州、麟州、府州、綏州,均屬關内道管轄。

宋以後,分屬北宋、西夏及金。明朝設榆林衛,素有“九邊重鎮”之稱。

清朝設榆林府,民國設榆林道。建國後為地區建制,2000年7月撤地設市。

榆林人傑地靈。曆史上先後湧現出大夏國建立者赫連勃勃、西夏王朝建立者李繼遷、北宋名将楊繼業、南宋抗金名将韓世忠、明末農民起義領袖“闖王”李自成等一批有重要影響的人物。

民主革命時期,更是湧現出李子洲、杜斌丞、李鼎銘、張季鸾、劉瀾濤、馬文瑞、張達志、王兆相、闫揆要、安子文、賈拓夫、高崗等一批革命先烈、知名人士和黨的進階幹部。本市還哺育了柳青、路遙等中國文壇的文學巨匠。

榆林物華天寶。能源礦産資源富集一地,被譽為中國的“科威特”。

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我國陸上探明的最大整裝氣田。煤炭、天然氣、石油、岩鹽組合配置良好,開發潛力巨大,是21世紀中國的能源接續地,是正在建設的國家能源化工基地,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西煤東運的重要源頭。

2006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436億元,增長17%,比全省平均水準高4.4個百分點,連續五年為全省第一。全市固定資産投資299億元。

财政總收115億元,增長71.7%。地方财政收入35.6億元,增長49.6%,高出全省22.6個百分點。

全市“三農”投入16.6億元,是2005年“三農”投入的1.5倍,創曆年之最。

二、描述現在榆林地區的氣候情況

中國能源礦産重要基地--榆林地區

榆林地區位于陝西省北部邊界,地處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漠的過渡地帶,全區總面積43578平方公裡,總人口305.54萬人,轄1市11縣。

曆史上這裡長期處于封閉落後的狀态,社會發育緩慢,生産力水準低下,人民生活貧困。

榆林也是革命老區,為改變這裡的貧窮落後面貌,國家把這裡列為重點扶持的地區之一。自八十代初以來,全區緊緊抓住國家扶貧開發和重點發展能源、原材料工業的機遇,充分利用本區資源優勢,大搞治沙為中心的農業綜合治理,快速發展地方工業和鄉鎮企業,使全區的經濟、社會得到較快發展。1992年工農業總産值24.1億元,比1980年增長1.5倍;财政收入1.51億元,增長5倍;各項建設事業取得了明顯成就。

榆林是我國罕見的能源礦産富集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現已發現8大類40多種礦産,探明的有煤、天然氣、石油、高嶺土、鋁礦土、石灰岩等20多種,儲量大。其中煤炭儲量8600億噸;天瓦斯3.69萬億立方米;石油7000萬噸。這些資源雜質少、品質好、易開采。引起國内外投資者的廣泛關注。榆林地區将制定更加優惠的政策,為各方投資者提供友善條件。

三、請問現在榆林的氣候情況怎樣

榆林市屬幹旱、半幹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降水量405毫米,降水由西北向東南遞增,主要集中在七3個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

降水地域分布不均,風沙區一般在325—425毫米之間,丘陵區在400—500毫米之間。市内蒸發強烈,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在1200—2000毫米之間,幹旱指數為3.08。

全市水資源特别匮乏。由于氣候變化的影響,我市水資源的年際變化很大,農業幹旱頻繁發生,水資源供需沖突十分突出,給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設和人民的生産生活以及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造成了嚴重的障礙和困難。

從我市地表水、地下水的補給情況看,主要為雨水補給,氣候變化特别是降水變化對水資源的變化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是以,了解氣候變化的規律及其對水資源的影響,對于合理利用及保護水資源,為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氣溫升高 上世紀90年代年平均氣溫增溫明顯。我市從1951—1990年的40年中,各年代的年平均氣溫僅有較小的波動,其距平均在正負0.2℃之間。

但是,進入上世紀90年代之後,氣溫急劇上升,升幅達0.5—0.8℃,年平均氣溫變化的趨勢基本與全球變化一緻。 冬季氣溫大幅度上升。

上世紀60年代以來,我市冬季平均氣溫處于持續的上升趨勢,1991—1998年成為建國以來冬季最暖的時期,與60年代相比,增高1.6℃左右。 夏季降溫趨勢逆轉,近年氣溫急劇上升。

榆林夏季氣溫變化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同關中、陝南相比呈反位相,而70年代以後,其變化趨勢與關中、陝南同步,90年代與80年代相比,我市夏季平均氣溫升幅高達0.7到1.1℃。 春秋平均氣溫近年亦呈上升趨勢。

春季平均氣溫在前40年大部分沒有明顯的變化。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氣溫呈大幅上升趨勢,榆林90年代春季平均氣溫比80年代升高約0.5—0.7℃。

秋季榆林平均氣溫1951—1990年之間冷暖交替波動,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氣溫明顯升高,90年代比80年代上升了0.7—1.0℃。 降水減少 年降水量呈減少趨勢,上世紀90年代大幅減少。

1951—1998年,全市降水量的變化總體上呈減少趨勢,上世紀90年代是降水量減少幅度最大的一個時期。1991—1998年平均降水量比1961—1990年平均值減少了10%—20%,減少幅度之大是50年來所少有的。

該市各地上世紀70年代和上世紀90年代分别處于明顯的少雨時期,60年代和80年代為相對的多雨時期。 季降水量的變化。

一般來說,年降水量的多寡,主要取決于夏季降水量的多少。考慮到夏秋降水連續的特點,我們分春季、夏秋季來分析降水量的季節變化。

春季降水。我市在上世紀50年代為少雨時期,60年代為多雨時期,70年代是嚴重的少雨時期。

80年代相對多雨,90年代春季降水趨于正常。夏秋季降水,上世紀70年代和90年代為少雨時期,其中90年代雨量更少。

降水量與氣溫的關系。曆史上高溫、幹旱同時發生的現象較多。

上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高溫、幹旱不斷。90年代,氣溫明顯升高,三季以上的持續幹旱也頻繁發生。

其中1994—1996年出現了長達兩年半的嚴重幹旱。1997年又發生了嚴重的四季連旱,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達124天。

90年代以來,我市幹旱呈加劇的趨勢。可見,在氣溫明顯上升期,大旱也相應較多,降水資源明顯減少。

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 降水變化對地表水資源的影響。在降水年際變化的影響下,徑流量也有明顯的年際變化。

如渭河流域的徑流量與其平均降水量的相關系數為0.86,漢江流域的徑流量與其平均降水量的相關系數為0.92。曆年徑流量的變化與曆年降水的變化具有明顯的一緻性。

在大多數年份中,河流流域内的平均降水量每增加10%,其徑流量即增加17%—30%,反之,平均降水量每減少10%,徑流量即減少16%—30%。是以,我市降水量的減少對地表水影響很大。

同時,降水量的變化對地下水資源的影響也很大。我市近年來地下水水位呈大幅度下降的趨勢,這與近年來降水的變化密切相關。

全年平均降水量每減少10%,地下水資源相應減少10%—15%。 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總量的影響。

近年來,由于降水量的減少,緻使我市地表徑流量和地下水資源呈減少趨勢,同時由于氣溫的逐年升高,蒸發量也加大,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總量的減少。據分析,降水量每減少10%,水資源總量減少17%—30%。

199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減少了12.1%,水資源總量減少了30.7%,1994年,平均降水量減少了9.3%,水資源總量減少了33.6%,1995年,平均降水量減少了26.7%,水資源總量減少了50.3%,1997年平均降水量減少了34.3%,水資源總量減少了56.6%。值得注意的是,由于1994—1995年連續兩年大旱,1996年平均降水量雖然與常年持平,水資源總量仍然減少了23.9%,這說明降水量嚴重減少,不僅使當年的水資源總量嚴重減少,而且對第二年的水資源造成嚴重的影響。

保護水資源的建議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自然資源,是生态環境的重要因素,也是促進或制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市是嚴重的水荒地區,水資源供需沖突十分突出,随着經濟的發展、資源的開發、人口的增長以及水污染問題,必将加劇水資源危機。

四、榆林地區有那些風土人情,它們與當地地理環境的關系

二毛子皮襖:陝北毗鄰内蒙地處邊關,冬季漫長而寒冷,皮襖是過去陝北人很常見的禦寒衣物,但皮襖在皮質方面也有差別,最好的是二毛子皮襖。二毛子皮主要産于三邊(定邊、安邊、靖邊)入冬前産的羊羔子,隻吃媽媽的奶,很少吃草料。長到兩個月後殺了取皮,當地人叫二毛子皮。收集起來制成襲衣就叫二毛子皮襖。二毛子皮由于一根毛上有七道彎,且毛特别白,穿在身上暖和且輕巧,摸起來像綢鍛,從當時來講是特别珍貴的皮毛。也是榆林很獨特的貴重特産,當時除了狐皮襖,就數二毛子皮襖好。據說鎮守榆林的井嶽秀曾經給上司張學良、闫錫山贈送過二毛子皮襖。因為做一件皮襖得數十張羊羔皮,是以産量并不多,當時隻有達官貴人才能穿得起。但是随着時代的發展變化,人們的穿衣形式也發展變化的很快,冬季有了更好的禦寒衣物,是以二毛子皮襖在八十年代就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軟靡子笤帚: 糜子是一種古老的植物,古人稱其為“穄子”或“黍子”。它同谷子一樣,有軟硬之分。用硬糜子碾出的米被稱為“硬黃米”;用軟糜子碾出的米稱其為“軟黃米”,也叫“大軟米”。

陝北的黃土高原自古是黃米和小米的重要産地。過去,每到糜子收獲時節,農民們就将“軟糜子”的糜穗折下來,民間的能工巧匠就用靡子穗綁笤帚。綁笤帚先要用棒錘捶打,去掉糜粒。如果捶不淨,還要将糜穗在簸箕的木舌頭上刮,直到刮淨糜粒為止。除去糜粒的糜穗,将稭稈部分在熱水中浸煮變軟後,或是兩把或三把就可以紮制笤帚了。

笤帚是過去人們掃炕除塵的主要工具。綁笤帚主要的原材料是軟糜子穗,主要是因為硬糜子性硬,用其穗子紮的笤帚掃塵時容易被折斷。是以,人們就自然選擇柔韌的軟糜穗。紮好的笤帚用刮闆去掉糜殼,為了使其色澤光亮、白淨、不黴爛,還需要用硫磺熏蒸滅菌。一把好的軟靡子笤帚一般能用十幾年而不壞。據說,榆林在合作社的時候還成立過笤帚社,勞工還有十多個。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因為本地就出産軟靡子,是以笤帚在榆林的曆史特别悠久。算得上是榆林的特産,過去,外地人來榆林總會帶幾把紅毛繩紮的軟靡子笤帚回去,不僅美觀且也實用。估計現在很多八零後人的記憶裡還有那些挑着扁擔,走街串巷賣笤帚的人。但那一記憶隻定格于過去。随着社會發展,現在人們家中用的更多的是吸塵器,或者是塑膠制的笤帚。雖然一些農民也會紮一些笤帚,但從實用和美觀的角度來講已經大不如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