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軍英靈在,巴蜀有傳承 一般認為巴山蜀水即指現在的四川和重慶,但在古代,巴是巴,蜀是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概念,大緻說來,巴以重慶為中心,向南、向西,還包括湖北一些地方;蜀則以成都為都城,一直向北延伸到甘肅、陝西,其中還間雜有些渣渣小國,如苴國一類的附庸國。 雖然巴蜀兩國俱為周王室所分封,但在當時中原各諸侯國眼中,當皆屬蠻夷另類,這也不奇怪,連泱泱楚國也被側目為荊湘未化之地,何況這巴蜀了。期間這巴、蜀、楚幾國還摩擦不斷,常常打得個頭破血流,直到後來秦國的司馬錯率兵平巴蜀,置蜀郡,方才消停。 雖然遠離中原的巴蜀同中原交際并不多,但并不是說在思想觀念上就野蠻落後,他們也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和理念,其中就包括後來被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精華的忠義和誠信。在這方面來說,巴蔓子就是一位踐行者,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釋了什麼是忠,什麼是信。 限于地域和資料,以及宣傳方面的不足,巴蔓子的事迹一直鮮為人知,因正史無載,僅見于一些地方志和民間口頭傳說,是以,除巴蜀地區外,很少有人對他有多少了解。 巴蔓子,也叫蔓子,巴國忠州人,戰國中期的巴國将軍。當時在巴國的萬縣,那時叫朐忍的地方發生内亂,而此時巴國國力衰弱,國君受到叛亂勢力脅迫,百姓被殘害。作為巴國将軍的蔓子限于實力不足,無力平叛,遂以許諾酬謝楚國三城為代價,借楚兵平息内亂。 事平,楚使索城,蔓子認為國家不可分,且身為人臣不能私下割城。但不履行承諾是為無信,割掉國土是為不忠。于是蔓子告曰「 ”将吾頭往謝之,城不可得也。”于是自刎,以授楚使。巴蔓子以頭留城、忠信兩全的故事,在巴蜀大地傳頌。 此事記載于地方史《華陽國志·巴志》,戰國時期巴與楚曾采用聯姻的方式,來改善兩國的關系。說「 ”周之季世,巴國有亂,将軍有蔓子請師于楚,許以三城。楚王救巴”。 因為兩國王室通婚,加上有獲得三城的巨大誘惑,是以楚王立即派兵援助,很快就平息了巴國的動亂。接下來楚王便要求巴蔓子兌現諾言,割讓三城。巴蔓子是巴國的忠勇之臣,當然不會将巴國的領土拱手送給楚王,于是自刎以謝楚使。 《華陽國志·巴志》對此作了詳細記述:楚國使臣來求踐約。他委婉、慷慨作答:「 ”許諾,為大丈夫之言。然,巴國疆土不可分,人臣豈能私下割城。吾甯可一死,以謝食言之罪。”言畢,自刎,滿座大驚。 《華陽國志》的作者是常璩,東晉時人,文人、曆史學家,此書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為研究中國西南地區山川、曆史、人物、民俗的重要史料,可信度極高。 常璩對巴蔓子的壯烈行為,也深為敬佩,評價說:「 ”若蔓子之忠烈,範目之果毅,風淳俗厚,世挺名将,斯乃江、漢之含靈,山嶽之精爽乎!”可謂贊揚有加。 巴蔓子的故事在後世曾廣為流傳。《宋本方輿勝覽》就轉載了《華陽國志》中關于巴蔓子事迹的記述,說施州迄今仍有巴蔓子廟,又說巴人「 ”士頗尚氣”,便顯示了「 ”有巴蔓子代節死義之遺風”的緣故。《大明一統志》也轉引了巴蔓子的事迹,說楚「 ”葬其頭于荊門山之陽”,巴國葬其身于施州清江縣都亭山。《蜀中名勝志》卷十九也記述說,忠州附近有蔓子冢,又說「 ”巴王廟在州東一裡,神即蔓子将軍也”。 巴蔓子作為巴族曆史上最傑出的民族英雄,是巴族精神文化的象征,代代相傳的英雄崇拜意識,使巴人及其後裔形成了一種仁義無私,而又勇猛無畏的民族心理機制。 英雄總是受人尊敬的,當楚國使臣捧蔓子将軍頭顱歸時。楚王唏噓:「 ”如得此忠臣,又何需幾座城池。”遂以上卿之禮葬其頭顱;巴舉國悲痛,于國都厚葬巴蔓子将軍無頭之遺體。 民間傳說中的巴蔓子将軍,既是忠勇愛國精神的化身,也是中國西南地區人民重義氣,講誠信,護國愛民,舍生取義傳統道德風尚的人格代表。熟讀三國的人都知道,當時巴郡守将嚴顔被蜀将張飛打敗,張飛要他投降,嚴顔就說:「 ”巴蜀自古以來隻有砍頭的将軍,沒有投降的将軍。”這讓張飛深受感動,于是義釋嚴顔。嚴顔所說的砍頭将軍就是巴蔓子。 千百年來,巴蔓子将軍以身殉國的英雄壯舉,在巴蜀大地上廣為傳頌。唐貞觀八年,太宗皇帝念巴将軍的忠仁,改其故裡「 ”臨州”為「 ”忠州”,即現在的忠縣。宋時,人們在忠州城内為巴将軍建了一座祠廟,以供後世人瞻仰。 「 ”中國自古有斷頭将軍,無投降将軍”,這是抗戰時期流傳在重慶的一句人人皆知的話,巴蔓子的精神激勵着我華夏兒女抵禦外侮,也伴着川軍數百萬将士走向烽火連天的戰場。他們抛頭顱、灑熱血,為社稷、為民族,同日寇血戰到底,數十萬巴蔓子的後代魂歸它鄉。正是:頭斷頭部斷,萬古須眉宛然見;城許城還存,年年春草青墓門。将軍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