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鳥是一種曾經生活在馬拉加西的象鳥。這種無法飛行的巨鳥高達3米,是夜行性動物,視力基本為零,已經滅絕約500年到1000年。
德克薩斯大學傑克遜地球科學學院(University of Texas Jackson School of Geosciences)教授朱莉娅克拉克(Julia Clarke)對兩種象鳥的頭骨進行分析,她表示:“就在500年前,這種不會飛又看不見的巨鳥還在馬拉加西的森林裡跑來跑去。”
人們一度認為象鳥與鸸鹋和鴕鳥相似,但鸸鹋和鴕鳥白天很活躍,而且視力也很好。最新研究表明象鳥與鹬鴕的關系更密切,鹬鴕也是夜行性動物,視力較差,但它的大小和雞差不多,主要生活在紐西蘭。
圖示:象鳥(中)與鹬鴕以及智利斑的大腦視神經比對
因為鳥類的頭骨與大腦緊密相連,是以頭骨的形狀與大腦的結構有關。科學家對象鳥大腦的研究表明,它們控制視力的神經非常小,幾乎不存在,這一點和鹬鴕很相似。
那麼象鳥是如何在夜間活動的呢?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博士生克裡斯托弗·托雷斯(Christopher Torres)說:“夜間活動的生活方式往往是一種進化性反應,要麼是白天外出覓食太危險,要麼是覓食對象晚上才出現。”
但事實上,象鳥是食草動物,并沒有已知的覓食對象。在這種情況下,夜間活動可能是象鳥和猕猴共有的祖先遺傳特征。
托雷斯說,研究人員發現了這些鳥在夜間活動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對光線敏感,這使得它們能夠在弱光條件下感覺周圍環境。不會飛的鳥視覺能力普遍有所降低,并且依賴于其他感官。
他們還觀察了更多種類的鳥,其中包括鴕鳥、鸸鹋、食火雞、美洲鴕、鹬鴕、恐鳥和鱗翅雀。在這些鳥類中,普遍在嗅覺進化和栖息地偏好之間形成了一種關系。
托雷斯說:“這些生活在森林裡的物種似乎依靠發達嗅覺來幫助它們在視覺信号可能受阻的情況下覓食。另外,科研人員對象鳥遺骸上觀察到的工具标記進行放射性測定,發現象鳥和人類的最初接觸要追溯到幾千年前。”
接下來,托雷斯想要深入了解象鳥這種生物的進化曆程。他說:“研究鳥類的大腦形狀是将生态學、鳥類與環境的關系和解剖學相結合的一種有效方法。這樣的發現讓我們對這些奇怪而又難以了解的鳥類的生活有了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