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萬年煙火,人間一串:簡明燒烤史

在幾百萬年前的蒙昧時代,火曾作為一種無法控制的強大力量,給原始人留下太多可怖的記憶,然而當他們第一次從灰燼中撿起燒熟的野獸品嘗,便再也無法戒除這種舌尖上的渴望。經過無數次驚險的失敗與嘗試,先民們終于懂得控制火、使用火進而主動制造火,結束茹毛飲血的過往。我國從170萬年前的元謀人遺址到6、70萬年前的北京人遺址(均為舊石器時代)都留有使用火的遺迹,在遺址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很多種類的動物燒骨,這說明人類最初的飲食文化就是「 ”燒烤”。難怪到了9012年的今天,人們依然無法抗拒烤炙而食的快意,大概關于誘人香味和歡樂氣氛的記憶已經寫進了我們的基因裡。 北京周口店遺址出土的燒骨 從直接把獸肉埋入燒紅的炭灰中(「 ”煨”法,易外焦内生,難以掌握火候),到泥漿塗抹後火烤(「 ”炮”法,熟後剝落泥殼,毛随之脫落,皮肉完好,江南名菜叫花雞用的就是這個做法),再到使用大叉子、小扡子、金屬架子和燒烤盤,人類的燒烤技藝一直與時俱進,唯一不變的是吃貨們對于美食的追求與熱愛。 先秦時期,炮豚(燒烤乳豬)上了周天子餐單,列為高貴的八珍之一。《詩經》中也不乏吟誦燒烤之語:「 ”肆筵設席,授幾有緝禦。或獻或酢,洗爵奠斝。醓醢以薦,或燔或炙。”(鋪席開宴上菜肴,輪流上桌一道道。主賓酬酢共暢飲,洗杯捧盞興緻高。送上肉醬請客嘗,燒肉烤肉滋味好——《大雅·行葦》);「 ”執爨(cuàn)踖踖,為俎孔碩。或燔或炙,君婦莫莫。”(掌膳的廚師謹慎麻利,盛肉的銅器碩大無比,有人燒肉又有人烤炙。主婦懷敬畏舉止有儀——《小雅·楚茨》)。顯然周人對烤肉有一種明确的喜好。 秦末劉邦為泗水亭長,需押送囚徒到郦山,士兵們用燒烤+小酒給他踐行,這滋味啊,即使後來他當了皇帝也忘不掉,吃飯的時候還經常點烤肉(「 ”徒卒贈送高祖酒二壺,鹿肚、牛肝各一。高祖與樂從者飲酒食肉而去。後即帝位,朝晡尚食,常具此二炙。”——《西京雜記》)。西漢初年,鐵盤烤在王公貴族們之間非常流行,張家山漢簡《奏谳書》曾記載了一個案例,講到宰人(司膳食的職官)進炙于君,炙中有三寸之發,君怒而治罪,史猷作無罪辯護的故事(「 ”臣有診炙肉具,桑炭甚美,鐵盧甚磐。夫以桑炭之磐铗而肉頗焦,發長三寸,獨不焦,有不類炙者之罪。”)文中描寫的下置木炭,上置爐盤烤肉,再用夾子翻烤,可不就是現在的鐵盤烤肉嘛! 漢代釉陶烤爐模型 但是金屬爐盤這種貴族食器,并不是平民就能輕易擁有的,那麼民間流行什麼呢?桓寬的《鹽鐵論》記載:「 ”古者燔黍食稗,而焷豚以相飨……今民間酒食,殽旅重疊,燔炙滿案。”何謂燔炙,就是将小塊肉串起來,放到火上烤。(「 ”燔亦炙,為脔而貫之以炙于火。”)看來,漢代竟是烤串的天下。在山東諸城前涼台村發現的一方庖廚畫像石上,工匠們非常有興緻地在庖廚圖上表現炙烤場面:一個串肉,一個烤,兩人等着吃,其中烤肉者一邊翻動肉串一邊打着扇子(圓角方形,稱為「 ”便面”)。另外,山東嘉祥武斑祠石室也刻有身材修長的羽人高舉烤肉串,畢恭畢敬地獻食西王母的圖案,頗有點「 ”此串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的意思。 前涼台漢墓畫像石中的燒烤場景 甯夏中衛漢墓出土肉串 漢代之後,烤串依然盛行,我們在甘肅嘉峪關魏晉墓葬磚畫上,看到不少燒烤場面,既有手持大叉的「 ”行炙人”,也有大快朵頤的「 ”食炙人”。到了南北朝時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炙法》中記載了二十餘種炙法:「 ”炙豚法”(「 ”色如琥珀,又類真金,入口即消,狀若淩霄,含漿膏潤,特異凡常也”);「 ”棒炙”(「 ”迥轉急炙,色白熱食,含漿滑美”);「 ”牛肱炙”(「 ”逼火急炙,令上劈裂,然後割之,則脆而甚美”);「 ”灌腸法”(「 ”兩條夾而炙之,割食甚香美”)。其中甚至有「 ”橫穿炙之”的記載,并進行了細分:「 ”裹着充竹丳(chǎn)上”,這是小串用竹簽;「 ”兩歧簇兩條簇炙之”,這是大串用鐵簽。我們可以看看這個丳字,它的本意就是穿肉的簽子,很像在肉上穿了兩根竹簽,真是非常形象了。讀此書,隻覺食指大動。 像不像丳 嘉峪關魏晉磚畫中的烤串 到了宋朝, 「 ”炙”的美妙被善吃的宋人進一步開發,宋代夜市上有 「 ”冬月盤兔、旋炙豬皮肉、野鴨肉、滴酥水晶鲙、煎夾子、豬髒之類,直至龍津橋須腦子肉止,謂之雜嚼,直至三更。”(《東京夢華錄》)不止如此,還有:「 ”所謂茶飯者,乃百味羹......羊角、炙腰子、鵝鴨、排蒸荔枝腰子......不許一味有阙,或别呼索變。造下酒亦即時供應。”可見那會兒食材的豐富程度已經跟今天不相上下,連大腰子都有了,堪稱宋朝版「 ”深夜食堂”。 明、清兩代時,燒烤不僅關注技法,更講究醬料的調味。「 ”嚴冬烤肉味堪饕,大酒缸前圍一遭。火炙最宜生嗜嫩,雪天争的醉燒刀”(楊靜亭《部門雜詠》)春夏秋冬、陰晴圓缺,小燒烤大情結,對資深老饕們來說永遠是逃不開的本命,無論何時何地。 現在,幾串烤肉,一杯美酒,就是深夜路邊的得意狂放,也是平凡熱辣的輕松美好。《禮記·曲禮上》有「 ”毋嘬炙”之語,意思是不要一口吞下要細細品味,寫到這兒已是饑腸辘辘,決定抓住夏天的尾巴找個燒烤攤,好好吃一頓,慢慢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