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曆史
自從商朝産生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刻寫甲骨蔔辭以來,可以說就開始了文言文的曆史。
我們知道文字有形音義三個方面,從古至今漢字的形音義都在變化。
雖然我們不知道某個字在古代怎樣讀,但是我們仍然能夠根據字形來識别它的意義,這正是表意文字的特點。
是以在不同地方使用不同方言的人,都能根據字形了解語句的意思。
有人據此認為漢字具有很強的文化凝聚力,中華文明數千年來綿延不息,傳承至今,可以說漢字功不可沒。
根據古代漢語發展史,結合古代文學史,在中學階段的文言文可以分為四大類。
一是散文,二是辭賦,三是詩歌,四是古白話。
下面按朝代為經,以作家作品為緯,分别叙述。
(1)先秦時期
散文
先秦諸子散文,包括春秋末年戰國初年語錄體的《論語》《墨子》;戰國中期逐漸由語錄體發展為對話式論辯文與專題論文的《孟子》《莊子》;戰國後期專題論文的《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
另外還有儒家經典之一的《禮記》。
諸子散文大多是哲學著作,故又稱為哲理散文,屬于論說文的範疇。
思想上,它們都堅持獨立思考,各抒己見,如孔子提倡仁義禮樂,墨子主張兼愛尚賢,莊子主張自然無為,韓非子則大倡法術勢。
在文體發展上,先秦諸子散文首先确立了論說文的體制。
先秦諸子散文,在思想和創作上,對我國幾千年來的政治制度、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等都産生了極為深遠影響。
諸子簡介
孔子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 ,字仲尼。
,字仲尼。
排行老二,春秋時期魯國人。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
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于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于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儲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他以濟世愛民為己任,帶着與統治者在政治、哲學上的巨大差距,轉化、更新了“天人合一”的傳統哲學基礎,形成了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的一整套儒學理論體系,真正建構了古老中華的核心次序,鑄造了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精髓,鑄就了中華民族之魂。
孟子
先秦曆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
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
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書。
孟子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孟子的思想集中反應在《孟子》一書中。
“施仁政,行王道”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他主張“以德服人”,反對暴力治國,認為隻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悅誠服”。
“重民輕君”是他“仁政”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把人民放在第一位。
《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
也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儒家經典之一。
《禮記》的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後,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關門弟子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禮記》一書的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
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後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隻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
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舍,各有特色。
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注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成為士人必讀之書。
墨子
墨子(約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山東滕州人,漢族,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
他曾提出“兼愛”“非攻”“ 節用節葬”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說,并有《墨子》一書傳世。
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
與儒家并稱“顯學”。
所謂兼愛,包含平等與博愛的意思,與儒家的别愛(“親親有術,尊賢有等”)相反。
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礎上互相友愛“夫妻若愛其身”,并認為社會上出現強執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所緻。
同時,墨子也看到春秋戰國時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戰争,是以,從兼愛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反對戰争,提倡和平。
兼愛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
節葬節用是墨家非常強調的一種觀點,他們抨擊君主、貴族的奢侈浪費,尤其反對儒家看重的久喪厚葬之俗,認為久喪厚葬無益于社會。
認為君主、貴族都應象古代三代聖王一樣,過着清廉儉樸的生活。
墨子要求墨者在這方面也能身體力行。
荀子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年),名況,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
趙國人。
當時人們尊稱他荀卿,漢代因避宣帝諱,寫作孫卿。
早年曾遊學于齊國,廣泛接觸各派學說。
到過秦國、燕國,回過趙國。
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學生。
因為年高望重,曾三次被推為祭酒。
晚年到楚國,春申君黃歇任他為蘭陵(今山東蒼山)令。
失官後家居著書,死後葬于蘭陵。
上有更多荀子是戰國後期儒家的主要代表。
他的宇宙觀具有唯物主義因素,反對天命和迷信,肯定“天行有常(規律),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即肯定自然界的運作法則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
政治上,他主張禮治法治并用。
一方面仍很重視“王道”,提倡“禮義”;同時主張“法後王”,同意武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賞治理國家。
是以他的一些思想又為法家所汲取。
在人性問題上,他針對孟子“性善論”提出“性惡論”,認為人性本來是惡的,“其善者僞也”,即經過後天改造才變善。
這本身仍是唯心主義的。
但他特别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性,反對“生而知之”的先驗論是具有進步意義的。
他認為人的知識、品德不是天賦的,是後天經過禮義教化、學習改造獲得的。
他寫《勸學》就是為了勉勵人們努力學習,“積善成德”,成為有知識有修養的人。
莊子
莊子,約前369~前286,著名哲學家,名周,宋國蒙(今安徽蒙城)人。
做過蒙地方的漆園吏。
家貧,曾借粟于監河候(官名),但拒絕了楚周王的厚币禮聘。
他繼承和發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無限的、“自本子根”、“無所不在”的,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
他的思想包含着樸素辨證法因素。
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有封”(即“道”是無界限差别的)。
他看到一切事物都處在“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中,卻忽視了事物質的穩定性和差别性,認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壽乎殇子,而彭祖為夭”。
主張齊物我、齊是非、齊生死、齊貴賤,幻想一種“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倒向了相對主義和宿命論。
著作有《莊子》,亦稱《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
文章汪洋恣肆,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豐富。
《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
韓非子
韓非子是中國戰國時期(前475-前221)著名的哲學家、法家學說集大成者、散文家。
他創立的法家學說,為中國第一個統一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秦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
韓非子生活于公元前3世紀,是戰國後期南韓的王族,他口吃,不善言辭卻善著書。
韓非子生活的時代,南韓國勢日益削弱,他出于愛國心,屢次上書南韓國王,建議變法,主張統治者應當以富國強兵為重要任務;但國王并沒有采納。
于是,他根據曆史上治國的經驗教訓和現實社會狀況,寫出了《五蠹》、《孤憤》、《内外儲說》、《說林》、《說難》等十餘萬字的政治論文,輯為《韓非子》一書。
他的這些論文在南韓不受重視,卻傳到當時的強國秦國,很受秦始皇的喜歡。
秦始皇舉兵攻南韓,南韓國王派遣韓非出使秦國求和,秦始皇留下他準備重用,當時任秦國丞相的李斯是韓非子的同學,深知韓非子的才能高過于他,出于嫉妒,于是向秦始皇進讒言誣陷他。
秦始皇聽信讒言,将韓非子投入監獄并毒死了他。
韓非子的主要著作《韓非子》是先秦法家學說集大成者的著作。
這部書現存五十五篇,約十餘萬言,大部分為韓非自己的作品。
韓非子的法家學說堅決反對複古,主張因時制宜。
韓非子攻擊主張“仁愛”的儒家學說,主張法治,提出重賞、重罰、重農、重戰四個政策。
韓非子提倡君權神授,自秦以後,中國曆代封建專制主義極權統治的建立,韓非子的學說是頗有影響的。
韓非子的文章說理精密,文鋒犀利,議論透辟,推證事理,切中要害。
在他文章中出現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豐富的内涵,生動的故事,成為脍炙人口的成語典故,至今為人們廣泛運用。
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禦寇(又稱“圄寇”“國寇”),戰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鄭國莆田(今河南鄭州)人,與鄭缪公同時。
今鄭州市東30裡圃田鄉圃田村北有列子祠。
其學本于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
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
《列子》又名《沖虛經》,(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卷,早佚。
今本《列子》八卷,從思想内容和語言使用上看,可能是今人根據古代資料編著的。
全書共載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等134則,是東晉人張湛所輯錄增補的,題材廣泛,有些頗富教育意義。
呂不韋
呂不韋,生年不詳,卒于秦始皇十二年(公元前235年)。
他原是陽翟(今河南禹縣)的大商人,在經商期間,遇到了流亡趙國的秦公子子楚,當時子楚在趙國的處境很艱難,呂不韋很同情他,并認為子楚是“奇貨可居”,于是用金錢資助子楚,并幫助他獲得了繼承王位的資格。
公元前253年,子楚繼承王位,是為莊襄王。
莊襄王以呂不韋為丞相,并封他為文信侯。
莊襄王死後,其子政立,是為秦始皇。
秦始皇尊呂不韋為相國。
号稱仲父。
在他執政為相期間,秦國出兵滅東周,攻取韓、趙、衛三國土地,建立三川、太原東郡,為統一中國作出了積極貢獻。
秦始皇親理政務後,将他免職,并遷去蜀,後憂懼飲鸩而亡。
呂不韋為相期間,門下食客三千人,家僮萬人。
他命門客“人人著所聞”,著書立說,為建立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制尋找理論根據,這些著作最終彙編成了《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撰的雜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呂覽》。
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
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是以号稱《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彙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
書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順應客觀的思想,但舍棄了其中消極的成分。
同時,融合儒、墨、法、兵衆家長處,形成了包括政治、經濟、哲學、道德、軍事各方面的理論體系。
呂不韋的目的在于綜合百家之長,總結曆史經驗教訓,為以後的秦國統治提供長久的治國方略。
劉向
(約前77—前6)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
又名劉更生,字子政。
沛縣(今屬江蘇)人。
楚元王劉交四世孫。
宣帝時,為谏大夫。
元帝時,任宗正。
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
後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
成帝即位後,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
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别錄》,為我國目錄學之祖。
治《春秋谷梁傳》。
著《九歎》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
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
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
《新序》,西漢劉向撰。
原本三十卷,至北宋初僅存十卷。
後經曾鞏搜輯整理,仍厘為十卷。
内《雜事》五卷,《刺奢》一卷,《節士》二卷,《善謀》二卷。
采集舜、禹時代至漢代史事和傳說,分類編纂,所記史事與《左傳》、《戰國策》、《史記》等頗有出入。
作者尚編有《說苑》一書,性質與此類似。
《新序》是曆史故事類編,是劉向現存最早的一部作品。
盡管《新序》中的許多故事采自諸子史傳,但就其材料取舍、思想内容來看,無疑展現了劉向本人的社會政治思想。
這主要可以歸納為德治仁政思想、賢人治國思想、民本思想、從善納谏思想諸方面。
《新序》中的許多章節故事完整,情節曲折生動,人物形象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特别是有了虛構的成分。
這說明,《新序》已經具備了小說的某些因素。
曆史散文
先秦曆史散文包括,春秋末到戰國初期的《左傳》和《國語》,戰國中後期的《戰國策》。
《左傳》
《左傳》原名《左氏春秋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者稱《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是我國現存第一部叙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
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
它以《春秋》為綱,按魯國國君承繼為序,起自魯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年),系統而具體地記述了春秋時期魯國及其他國家的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還記載了當時自然科學方面的日食、彗星、隕石和地震等多種珍貴資料。
與《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左傳》有鮮明的政治與道德傾向。
其觀念較接近于儒家,強調等級秩序與宗法倫理,重視長幼尊卑之别,同時也表現出“民本”思想。
但是,《公羊傳》和《谷梁傳》純用義了解釋《春秋》,而《左傳》實質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史書。
《左傳》不僅是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著作。
它表現在長于記述戰争,又善于刻畫人物,注重細節描寫,重視記錄行人辭令。
古代使者的通稱。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記叙春秋時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嬰言行的一部書,人稱中國第一部短篇小說集。
《晏子春秋》是中國最古老的傳說故事集,大約成書于戰國末期,是後人假托晏嬰的名義所作。
《晏子春秋》共8卷,包括内篇6卷(谏上下、向上下、雜上下)不完全真實,外篇2卷,計215章,全部由短篇故事組成。
可與《左傳》、《國語》、《呂氏春秋》等書互相印證,作為反映春秋後期齊國社會曆史風貌的史料。
這部書詳細地記述了齊國靈公、莊公、景公三朝賢相晏嬰的生平轶事及各種傳說、趣聞,215個小故事互相關聯和補充,構成了栩栩如生的完整的晏子形象。
這部書的語言明快、簡捷、幽默和風趣,人物對話富于性格特征,特别是洋溢于人物語言中的幽默感,不但使故事意趣盎然,而且增加了語言的辛辣和譏諷。
作者還善于運用比喻的手法,一些寓以生活哲理的比喻,後來成為獨立的語彙或成語。
晏嬰生年不詳,卒于前550年,字仲,谥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又稱晏子。
夷維人(今山東高密)春秋時代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
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
據說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揚。
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
曆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輔政長達40餘年。
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嬰病逝。
孔丘曾贊曰:“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現存晏嬰墓在山東淄博齊都鎮永順村東南約350米。
晏嬰頭腦機靈,能言善辯。
内輔國政,屢谏齊王。
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
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将其比為管仲。
《國語》
《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别史著作。
全書共21卷,分《周語》、《魯語》、《齊語》、《晉語》、《鄭語》、《楚語》、《吳語》、《越語》八個部分,《晉語》最多。
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年),該書由西漢劉向考校最後定型。
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飨、諷谏、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曆史事件與傳說。
在内容上偏重于記述曆史人物的言論。
這是國語體例上最大的特點。
可與《左傳》相參證,是以有《春秋外傳》之稱。
《左傳》偏重于記事,而《國語》偏重于記言。
《國語》也有對曆史事件因果關系的叙述,但不及《左傳》普遍完整。
《國語》中許多事件的前因後果及經過都是一筆帶過,而把重點放在大段的議論文字上。
但《國語》也有情節生動曲折,極富戲劇性的叙事,描繪出一系列生動的人物形象。
司馬遷說:“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報任安書》)認為《國語》是寫《左傳》的左丘明所寫,後人多有異議。
現在一般認為産生于戰國初年,作者不詳。
《國語》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禮重民等觀念。
但因它重在記實,是以表現出來的思想也随所記之人、所記之言不同而各異。
總體上來說,由于《國語》以記言為主,雖然叙事和刻畫人物有一定特色, 但文學成就比《左傳》還是稍遜一籌。
《戰國策》
《戰國策》簡稱《國策》,是一部國别體史書,是西漢末年由劉向編訂的。
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南韓、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記載的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滅範氏,下至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約12萬字。
《戰國策》是我國古代記載戰國時期政治鬥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
它實際上是當時縱橫家遊說之辭的彙編,而當時七國的風雲變幻,合縱連橫,戰争綿延,政權更疊,都與謀士獻策、智士論辯有關,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該書文辭優美,語言生動,富于雄辯與運籌的機智,描寫人物繪聲繪色,常用寓言闡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畫蛇添足”“亡羊補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
在我國古典文學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2.詩歌
《詩經》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11篇,又稱《詩三百》。
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
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
《詩經》共有風、雅、頌三個部分。
其中“風”包括了十五個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國風”,有160篇,是《詩經》中的核心内容。
“風”的意思是土風、風謠。
“雅”是正聲雅樂,分“大雅”、“小雅”,有詩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頌”是祭祀樂歌,分“周頌”、“魯頌”、“商頌”,有詩40篇。
詩經》全面地展示了中國周代時期(西周、東周、東周春秋中期)的社會生活,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奴隸社會從興盛到衰敗時期的曆史面貌。
它内容豐富,對周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勞動與愛情、戰争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等各個方面都有所反映。
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百科全書。
《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
由于其内容豐富、思想和藝術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它開創了中國詩歌的優秀傳統,對後世文學産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詩經》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
在結構上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加強抒情效果。
運用賦比興的手法,朱熹在《詩集傳》中做了比較确切的解釋:“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詩經六義” 《周禮•春官•大師》雲:“大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
”六詩在《毛詩序》中又作六義。
其中,風、雅、頌,是指體例分類來說的;賦、比、興,是就表現手法而言。
秦代曾經焚毀包括《詩經》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
但由于《詩經》是易于記誦的、士人普遍熟悉的書,是以到漢代又得到流傳。
漢初傳授《詩經》學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個學派:齊之轅固生,魯之申培,燕之韓嬰,趙之毛亨、毛苌,簡稱齊詩、魯詩、韓詩、毛詩(前二者取國名,後二者取姓氏)。
齊、魯、韓三家屬今文經學,是官方承認的學派,毛詩屬古文經學,是民間學派。
但到了東漢以後,毛詩反而日漸興盛,并為官方所承認;前三家則逐漸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傳了。
今天我們看到的《詩經》,就是毛詩一派的傳本。
楚辭
楚辭又稱“楚詞”,是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在民間歌謠的形式上創造的一種詩體。
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叙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曆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楚辭》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離騷》,後人是以又稱“楚辭”為“騷體”。
漢代人還普遍把楚辭稱為“賦”。
西漢末年,劉向把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及漢代人模仿這種詩體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
并成為繼《詩經》以後,《楚辭》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不僅開啟了後來的賦體,而且影響曆代散文創作,對我國文學具有深遠影響的一部詩歌總集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創作的源頭。
“楚辭”之名首見于《史記•張湯傳》。
可見至遲在漢代前期已有這一名稱。
其本義,當是泛指楚地的歌辭,以後才成為專稱,指以戰國時楚國屈原的創作為代表的新詩體。
這種詩體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黃伯思所說,“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東觀餘論》)。
楚辭的文體特點。
一. 從詩風言,鋪排誇飾,想象豐富,是楚辭的共同特征。
如《離騷》充滿奇幻不拘的想象,抒發真情層進反覆。
二. 從體式言,楚辭較之《詩經》,篇幅極大增長,句式也由四言為主變為長短不拘,參差錯落。
三. 就語言說,楚辭多用楚語楚聲,楚地的方言詞語大量湧現,另外,“兮”字、“些”字作為虛詞歎語成為楚辭的一個鮮明标志。
《楚辭》中的《離騷》、《九歌》、《九章》、《天問》和《招魂》等共23篇,是屈原的作品(此外,還有宋玉等人的作品),絕大多數是楚辭體的詩,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楚辭》的代表作。
屈原的作品主要是以楚國的民間文學為基礎,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曆和從政遭遇而寫出。
充滿了熱愛祖國和人民的感情,熱烈面富于幻想,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屈原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漢族,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國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新考古發現可能實際為龍陽,今湖南漢壽,注1)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
同時主持外交事務。
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
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
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
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
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
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間,屈原感到心中郁悶,開始文學創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為民報國的熱情。
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
前278年,秦國大将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汨羅江而死。
傳說當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魚以此防止屈原遺體被魚所食,後來逐漸形成一種儀式。
以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劃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确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