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話題作文能力分步提高——符合文體要求

  【能力解說】   所謂“文體”,是指《考試說明》所說的記叙文、議論文、說明文以及常用應用文等文章體裁。“符合文體要求”,首先是指符合試題規定的文體要求,其次是指所寫文章符合考生自己標明的文體要求。   【政策解讀】   1、符合文體要求。首先是指符合試題規定的文體要求。聯考作文要求寫記叙文、議論文、說明文和應用文四大類文體。試題,或是指定某種文體,如“寫一篇議論文”“寫一封回信”;或是排除寫某種文體,如“不可寫成詩歌、小說、戲劇”。如果是指定文體,考生不能随意更改。如果是排除式的,比如“除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考生可寫的文體種類就很多,即使寫散文、小說等文學體裁,也可看成是記叙文的擴大和延伸。這幾年聯考均為“文體不限”或“文體自選”,使得考生在文體選擇上有更大的自由。其次是指符合考生自己標明的文體要求。試題不限定文體是給予考生選擇的自由,但是考生標明了寫議論文就要寫得像議論文,標明了寫散文就要寫得像散文,不要寫成“都不像”。每年聯考作文的評分标準也把“符合文體要求”“基本符合文體要求”“不符合文體要求”等作為評判作文優劣的重要條件。江蘇省聯考作文閱卷點對文體要求有進一步的闡述:“文體必須明确。標明文體後,就要按所標明的文體要求去寫,如果記叙、描寫、抒情、議論、說明什麼都有,平均使用筆墨,不倫不類,即使全文能扣題,得分也隻能在切入分以下。”   2、把握文體規範。聯考寫作時要有清晰的“文體感”,即對文章體裁的一種敏銳的感覺,一種具體的印象,一種輪廓的認識。記叙文的目的是要動人以情、示人以範,以叙述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是以它的文體基本特點是記叙的單純性、材料的直覺性、結構的時空性、語言的形象性。議論文的目的是曉人以理、導人以行,以議論說理為主要表達方式,是以它的文體基本特點是議論的主導性、材料的論證性、結構的邏輯性、語言的概括性、觀點的鮮明性。說明文的目的是要授人以知、教人以用,以說明、解釋為主要表達方式,是以它的文體基本特點是說明的科學性、材料的知識性、結構的條理性、語言的準确性。   有不少考生對記叙文和議論文這兩種基本文體隻是有點感覺,卻把握不好分寸。在文章構思階段,把握住這樣一點:要寫記叙文,就主要以講故事來表現思想或感情;要寫議論文,就要闡述觀點,要用各種論據和對論據的分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确的。請看下面兩段文字:   ①我追求堅韌的品格,它讓我無畏于征途中的艱難險阻;它讓我在一次次挫折之後仍是不屈不撓;它讓我的心理在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後卻仍能為心的向往而努力奮鬥。因為隻有在擁有堅韌的品格之後才能具有堅強的心理承受力,而有了堅強的心理承受力之後,我才能去正視失敗——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去争取下一次的成功,而不是在失敗後一蹶不振,永遠陷于失敗的泥淖中再無翻身之地。   ②童年的時光匆匆結束,不知不覺我已長成大姑娘了,世界猛地變開闊,大人的話“這個世界壞人可多了”總在耳邊回蕩,讓人心驚膽顫,我更把心封閉得嚴嚴實實。可是,灰色的日子還是闖進了我的世界——爸爸去世了。從此,我的世界黯然無光。爸爸走了,家裡失去了頂梁柱,媽媽猝然長出了許多白發。我從此明白:生活多艱,一切要靠自己艱苦奮鬥。我不能再在媽媽懷裡撒嬌,也沒有爸爸為我驅逐“敵人”。我習慣了熱飯熱菜,習慣了家的溫暖,突然失去這一切,我哭我怨。然而,現實容不下軟弱,生活容不下眼淚。我必須學會自己長大。   顯然,第一段是議論,因為作者是在表達一種觀點,盡管這種觀點的表達比較粗糙,隻是簡單地闡述“我”怎麼追求堅韌的品格。第二段是記叙,盡管很簡單.卻是在介紹一個過程。從這兒也可以看出,記叙文一般要有一條時間的線索。有時記叙文中也會有議論成分,但記叙文中應該以記叙為主,記叙文中的議論是為記叙服務的,是為了深化記叙所要表達的思想或強化記叙所要表達的感情,不需要論證。   3、選擇最佳文體。   ①這一話題最适合寫哪種文體。   ②要選擇适合自己發揮的文體。如擅長形象思維的考生可選記叙文;擅長抽象思維的考生可選議論文。   ③要考慮自己有沒有與該文體相應的寫作素材。如,寫議論文,有沒有相關的理論論據和事實論據;寫記叙文,有沒有相關的整一、連貫、動态的生活故事;寫說明文,有沒有相關的知識儲備;寫散文,有沒有這方面的感情積累和語言積累;寫雜文,有沒有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幽默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