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詳細講解一下中韓兩國的淵源和現在的關系謝謝

中韓兩國的淵源和現在的關系 自從1992年8月24日中國與南韓建交以來,兩國友好合作關系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快速發展。

然而近年來,中韓兩國在“端午節申遺”“高麗曆史歸屬”問題上卻摩擦不斷,民間甚至出現互相謾罵,遊行示威等激烈舉動。

這主要關系到中韓兩國曆史文化淵源和當今經濟政治利益關系,而南韓人獨特的民族心态也是影響當中的重要原因。

關鍵詞:北韓 韓 高麗 端午節 排華 引言: 中國與南韓在經濟政治方面合作緊密,而在曆史文化方面卻也摩擦不斷,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本文從曆史文化淵源與當代關系方面論述了中韓之間利益上的合作與對抗,并由此引申了南韓“排華”心态的影響成因與影響。

一、 中韓的曆史文化淵源 (一)古北韓概況與高句麗王朝 北韓人從何而來?研究《左傳》的人認為:古北韓的先祖應是《逸周書·王 會篇》中的良夷,即樂浪夷,居今北韓大同江中下遊一帶。

而在公元前的曆史中,在良夷附近曾出現過幾任漢族人建立的政權,如箕子北韓政權,衛滿建立的衛氏北韓政權。

而在北韓半島上,第一個非漢人政權應該是扶餘王子朱蒙建立的高句麗王朝。

高句麗又稱高麗,意思是高大的黑馬,以馬為族名,正好反應了這個民族崇奉馬圖騰,史書上便有記載高句麗始祖朱蒙驅馬骨城稱王的傳說。

高句麗族是從東北七夷中的一支部落發展而來的,據說可能是馬加人的後裔。

高句麗政權從建立時起,便不斷面臨着戰争的威脅,且周邊環境也是戰亂紛飛。

331年高句麗占領北韓北部,進至大同江一帶。

北韓半島這時便出現了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的局面,也便是北韓的“三國時期”。

618年中國的唐朝建立,北韓半島各國聞唐兵勢強盛,紛紛遣使入貢。

但在642年,高麗(隋後改稱高句麗為高麗)政變,大臣泉蓋蘇文殺死國王高建成後自立為王,為鞏固政權,又聯合百濟發動了對新羅的戰争。

645年,唐太宗親征高麗支援新羅,不克。

660年唐高宗派大将蘇定方帶兵十萬,水路攻打相對較弱的百濟,并迅速占領百濟首都,百濟滅亡。

唐不久撤軍,但撤軍不久百濟便爆發叛亂,高麗策應百濟叛軍,連日本也出兵四萬增援百濟,但在白江口(今北韓錦江)與唐軍決戰時,被唐軍大敗,近400艘戰船被焚毀,百濟之亂也被迅速平定。

百濟既滅,唐以薛仁貴為元帥會同新羅乘勝追擊高麗,668年平壤被克,高麗滅亡。

高麗雖然滅亡了,但高麗時期對中國乃至整個東北亞曆史的影響是很大的,并且對今天朝南韓家及民族的形成作出了貢獻。

高麗國亡後,其國民扶餘人,貊貉人,主要流入唐朝和渤海,成為女真-滿族的祖先,進入北韓半島的隻是一部分,今天的北韓族的主體還是來源于北韓半島南部土著三韓族(即馬韓,辰韓,弁韓)。

是以,高麗對于北韓族的影響主要是在精神上的而不是在血緣上,這與拓跋鮮卑人對于漢族的影響隻是精神而不是血緣是一樣的。

現在朝韓均把高麗尊為自己的祖先,進而有人對東北提出領土要求,應該說是相當牽強的。

高麗作為東北亞曆史上的一個民族政權,其出現與發展與北韓民族曆史聯系并不大,至于其在後期的擴張中與北韓半島等國家發生國家關系及其在滅亡後一部分後人與北韓諸族發生的民族融合關系,也顯然不能作為理由依據。

在918年時也有另一個名為高麗的“王氏高麗”政權,但與前文中的高氏高麗之間并無族屬聯系,充其量也隻是挂高麗之名而已,在此不作讨論。

(二)“韓”的由來 早在公元前後,北韓半島諸韓民族融合,出現了三個小國——馬韓、辰韓與弁韓,史稱三韓(這才是北韓的祖先)。

“Han”在古北韓語中意為“大”。

當時三韓沒有文字,漢字傳入後便把“Han”寫作韓。

然而說起今天的南韓(大韓民國),人們很自然地就會象想起中國戰國時代七雄之一的南韓。

這當中是否有什麼關聯呢?話說中原的韓是當年周武王把兒子分封到韓城(在今陝西省韓城縣)。

韓因國小而被晉所滅,後來成為三家分晉之韓(也就是戰國七雄之一)。

在這南韓,韓人是屬于亞細亞種族的一支,而且是不斷遷徙着。

由《詩經·韓奕》與王符的《潛夫論》可以看出,朝韓半島上的三韓也應屬其中一支,也就是說兩者應是同源于韓城。

(三)“北韓”的由來 今天所說的“北韓王朝”一般是指1392年李成桂建立的“李氏北韓”。

由于李成桂是在明朝的幫助下奪得政權的,并向明稱臣,明太祖朱元璋欽定“北韓”為李氏政權國号。

北韓作為國号也曾在中國漢朝之前出現過,但在漢武帝出兵東北滅掉衛氏北韓之後,北韓便隻成了曆史名詞。

今天的北韓(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應該是沿用了李氏政權時的“北韓”國号。

可見,無論是北韓還是南韓,都與中國古代政權是緊密聯系的。

一、中韓近當代政治經濟關系 (一)“第二鬼子”與北韓戰争 中國抗日戰争期間,當時整個北韓半島已被日本吞并。

北韓人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影響,充當日本侵華的幫兇。

在1931年7月2日,日本唆使北韓浪人,在萬寶山強占民田,開渠築壩,當地農民憤起填渠,遭日軍槍擊,死傷九人,被捕受刑十多人,史稱“萬寶山慘案”。

中朝從此交惡,朝韓半島各地相繼發生排華事件。

而蔣介石政權也根本不承認中國境内北韓族,下令要“全部遣逐回國”。

二戰結束後,蘇聯與美國以“三八線”為界,分别駐軍并扶持親自己的政權,以解除北韓半島上的日本軍隊武裝與日本的政治經濟殖民統治,當然還有“劃分自己的勢力範圍”。

1950年6月25日,北韓戰争爆發,不久,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還有中國的志願軍相繼投入戰争雙方。

1951年5月雙方打得難分難解,都有停火意圖,中、朝與美方代表開始坐在談判桌上。

諷刺的是,李承晚的大韓民國政府在談判初期可以說是被人完全忽略的,連席位也沒有。

1953年7月27日簽署《關于北韓軍事停戰協定》,戰争基本結束。

但卻意味着北韓與南韓從此分裂。

多年後直至今天,北韓方面一直對美國介入戰争耿耿于懷,相比之下,南韓民間卻對中國沒有多少怨恨,當時有的人還稱志願軍為“中原義軍”,關鍵在于志願軍軍紀嚴明。

當然,後來的教育對南韓人影響很大,留作後文讨論。

(二)中韓建交及外交成果 雖然1953年北韓戰争已結束,但中韓建交卻遲在了1992年。

中方所顧忌的,自然是北韓反應。

由于當時中韓建交的時機已成熟,更重要的是,當時的中國上司人對中朝關系的認識發生了轉變:“中朝的關系隻有戰略性而沒有建設性(注1)。

于是決定不顧中朝摩擦而與南韓建交。

建交前不到一個月時間也隻是禮節性地“知會”了北韓。

韓方所顧忌的按南韓前外交代表的權丙铉的說法:“要處理台灣當局“大使館”的館産問題。

顯然,這并不是問題關鍵所在,南韓政府所顧忌的,是民間的排華情緒。

無論如何,中韓建交後兩國還是取得了可喜的發展:中韓雙方成為了合作夥伴關系,雙方同意就北韓核問題進一步協作,中國成為南韓連續多年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等等。

可見,中韓近當代關系的複雜決定着兩國之間的各方面沖突不可避免,現在的合作夥伴也隻能是建立在利益之上。

二、中韓文化間的巨大沖突與南韓群眾的“排華心态” (一)端午節“申遺”之争 2005年11月24日,南韓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課文組織正式确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

中韓的“端午之争”以中國的失敗而告終。

在南韓人歡呼雀躍之時,中國人有人扼腕痛惜,也有人顯得漠不關心。

而這時候一些所謂的專家的評論卻更讓人覺得可笑與反感:“文化遺産的共享對我們而言是一種榮耀。”如果真如所說,當初又何必多此一争?這不得不說是當今中國人的一種病态:平時不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失去後卻在大呼小叫,又或是大贊其道,這都隻是失敗後不平衡心理的自我安慰。

若撇開什麼民族國家,單單以事論事,南韓申遺的成功倒是理所當然的,看看當初辯論時雙方的話語.韓方:“我們在每年端午節都。”而中方卻是:“若我們申請成功了,我們将會。”孰優孰劣,不已明了? 當然“申遺”此事,南韓人也是别有用心的。

南韓人甚至認為割斷自身與中國的聯系更能凸現其偉大! (三)高麗曆史歸屬與去漢化趨勢 近幾年,中韓之間關于曆史問題的争論與摩擦不斷。

南韓人經過幾十年“民族教育”,南韓人均認為“高句麗”是韓民族的祖先,“高句麗史”是南韓的曆史。

2004年,中國由于“東北工程”将高句麗史列為中國史的一部分,曾引發了中韓外交沖突。

在南韓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南韓國内反華情緒極為高漲。

在中國東北的吉林吉安,間島(吉林延邊)就發生過有南韓人聚衆示威,打出“還我高麗”“還我白頭山(即中國的長白山)”等字樣。

令據南韓報紙《北韓日報》的調查,竟有過半年輕南韓人贊成“奪回”“滿洲(東北)”和間島。

關于高麗(高句麗)的歸屬問題,我在上文中已經提過,高麗隻是存在于我國東北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與南韓(北韓)關系并不大。

然而,南韓人卻很懂得用影視文化手段來宣傳自己的曆史文化觀。

前幾年利用《大長今》竟可以扭曲說針灸是南韓發明的,有人還叫喧要把針灸“還給”南韓。

而不久前,一個南韓“曆史劇”《朱蒙》裡面便把“漢朝人”描繪成野蠻的侵略者,又把高句麗變成是北韓人建立的。

試想一下,這劇要是給一些沒多少曆史常識的人看了,怕是也會認同劇中的觀點。

中韓的曆史文化之争又何止端午之争和高麗問題,除了像韓币印制中國的渾天儀,自稱發明印刷術之外,更直接的便是其“去漢字”。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知道,漢字曾是朝韓曆史上的唯一文字!在漢武帝吞并衛氏北韓後,漢字開始傳入北韓半島。

而南韓現在使用的表音文字卻遲到15世紀中葉才出現,但當時統治者仍使用漢字(韓劇在這方面倒是遵從曆史客觀現實的)。

然而南韓(大韓民國)建立後,漢字在南韓便經曆了多次存廢之争,但曆程卻基本相同。

先是南韓政府為弘揚自身“民族文化”,頒布政令廢除漢字,然後卻在各種壓力下不得不恢複漢字。

我在前文中就提到,南韓曆史與中國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漢字也可以說融入了南韓的曆史,連其古時的書籍都是用漢字編寫的。

一旦廢除漢字,曆史研究也就無從說起。

而且南韓現在所使用的表音文字也有其固有的缺陷:無法分辨同音字。

用漢字的例子來說,就相當于把漢字變成用拼音表示。

這樣一來,同音字無法分辨,也就容易造成混亂。

事實上,中國在新文化時期也有人提出把漢字書寫變成拼音(指當時的)。

這種觀點最後被壓制下去,這當中想必也是這個道理。

可笑的是,被南韓語言專家罵為“賣國賊”和“造成中韓交流的罪魁禍首”的南韓政府官員卻一次次地推行“去漢字化”運動。

近年來又重新出現所謂的“學漢風”,與其說是南韓人對曆史有了清醒認識,還不如說僅是出于社會生活必需和中韓貿易需要! (三)“排華”現象與韓民族心态分析 讀到這裡,或許有人會産生疑問,為什麼南韓明明與中國曆史關系極為密切,如今卻在不斷地割斷與中國的關聯,不斷推行“去漢化”?南韓人的“排華”心态為什麼如此之重?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份關于中韓日美四國高中生互評,而某項調查結果近乎滑稽:中國學生對南韓學生評價最高,而南韓學生卻對中國學生評價最低!其實所謂中韓文化交流不對等隻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南韓的教育理念中從小便有貶低中國的傾向! 要研究南韓的“排華”心态,便不得不說這是南韓“排外性”的其中一個表現。

南韓的民族心态其實是一種強烈民族自豪感與強烈民族自卑感的結合體。

聽上去似乎很沖突,其實不然。

在南韓教育中,一直培養的是一種對自身民族的偉大認同感。

他們堅持本土國貨是最好的,很多貨品也賣得比進口貨更貴。

當外國人批評他們某某貨品不好時,他們常常會把其推卸為别國産品。

于是,當他們捧着這種強烈民族自豪感去看待曆史和現狀時,卻是無比尴尬。

南韓(北韓)在曆史上要麼就是做中國的屬國,要麼就是被日本侵略吞并,獨立自主的和平時期沒有多少;南韓的文化源于中國;在六方會談中最沒發言權的卻是南韓;南韓在經濟上嚴重依賴中國(本身經濟就嚴重依賴國外市場),軍隊指揮權屬于美國(注2)。

等等這些,都是自以“優越”的南韓人所不能接受的。

當這自豪感和自卑感兩種強烈民族情緒沖撞時,也便扭曲成了現在南韓人的這種排外心态。

而中國作為一個關系密切的臨近大國,首當其沖也就不足為奇了。

結論: 基于南韓人的這種民族心态,我認為要中韓要在短期内達到各方面都能和諧共處是很難實作的。

中韓之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何令兩國關系健康友好的持續發展下去,是值得我們共同探讨的課題 注釋: 1. 指中朝交流是出于國家戰略安全需要而非經濟建設交流需要。

2. 南韓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軍隊指揮權屬于别國的主權國家。

(已變,指揮權先回歸南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