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刿論戰文言文翻譯

1. 曹刿論戰文言文翻譯

曹刿論戰《左傳》【作者小傳】《左傳》傳說是春秋末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

但對這書作者,曆來有争議。一般認為這部著作是戰國初期的一位曆史學家、散文家的作品。

書名原為《左氏春秋》,後人把它配合《春秋》,作為解經之作,稱為《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作者寫這部書的目的,并不全是為解經而作,而是從曆史家的角度,采取《春秋》的大綱,再參考當時的許多史籍而寫成的。

是以,《左傳》大大豐富了《春秋》的内容。有些内容與《春秋》的記載是一緻的,有些則與《春秋》不一緻,并比《春秋》多寫了十三年。

《左傳》是一部編年體史書,儲存了我國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的許多史料,比較詳細而完整地反映了春秋時期列國之聞政治、軍事、外交以及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一些情況。《左傳》是研究我國古代社會很有價值的曆史文獻。

它的文學價值很高,極善于用簡潔的語言寫出紛繁複雜的曆史事件,特别善于描寫戰争,也善于刻劃人物的細微動作和心理活動,對後代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題解】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齊桓公借口魯國曾經幫助過同自己争做國君的公子糾,出兵進攻魯國。

當時,齊強魯弱,魯國處于防禦地位。本文記述曹刿向魯莊公獻策,終于在長勺之戰中,使弱小的魯國擊敗了強大的齊國的進攻,反映了曹刿的政治遠見和卓越的軍事才能。

本文意在表現曹刿的“遠謀”,故緊緊圍繞“論戰”來選取材料。第一段通過曹刿與魯莊公的對話,強調人心向背是取決于戰争勝負的首要條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戰略思想;第二段簡述曹刿指揮魯軍進行反攻、追擊和最後取得勝利的過程,顯示曹刿的軍事指揮才能,為下文分析取勝原因作伏筆;第三段論述取勝的原因,突出曹刿善于抓住戰機,謹慎而又果斷的戰術思想。

全文叙事清楚,詳略得當,人物對話準确生動,要言不煩,是《左傳》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十年春(1),齊師伐我(2)。

公将戰(3)。曹刿請見(4)。

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5)?”刿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問:“何以戰(6)?”公曰:“衣食所安(7),弗敢專也(8),必以分人(9)。”對曰:“小惠未徧(10),民弗從也。”

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11)。”對曰:“小信未孚(12),神弗福也(13)。”

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14)。”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戰則請從。”公與之乘。

戰于長勺(15)。公将鼓之(16),刿曰:“未可。”

齊人三鼓,刿曰:“可矣。”齊師敗績。

公将馳之(17)。刿曰:“未可。”

下視其轍(18),登轼而望之(19),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20),故克之。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選自《十三經注疏》本《左傳》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迎戰。曹刿請求進見,他的同鄉對他說:“大官們自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其間呢?”曹刿說:“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于是入宮進見魯莊公。曹刿問魯莊公:“您憑什麼條件同齊國打仗?”莊公說:“衣食這類用來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亨用,一定把它分給别人。”

曹刿回答說:“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跟從您的。”莊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不敢虛報,一定對神誠實。”

曹刿回答說:“這是小信用,還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會保佑您的。”莊公說:“對于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我雖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誠心誠意來處理。”

曹刿回答說:“這是忠于職守的一種表現,可以憑這個條件打一仗。作戰時請讓我跟從您去。”

魯莊公和曹刿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一開始,魯莊公就要擊鼓進軍。

曹刿說:“還不行。”齊軍擊鼓三次後,曹刿說:“可以擊鼓進軍了。”

齊軍被打得大敗。魯莊公就要下令驅車追擊齊軍,曹刿說:“還不行。”

曹刿下車看了看地上齊軍戰車輾過的痕迹,又登上車前的橫木遠望齊軍撤退的情況,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

戰勝以後,魯莊公問取勝的原因。曹刿回答說:“打仗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崐鼓,能夠振作士兵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兵的勇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後士兵的勇氣就消耗完了。

他們的勇氣已經完了,我們的勇氣正旺盛,是以戰勝了他們。但大國難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看到他們戰車的車輪痕迹很亂,望見他們的軍旗也已經倒下了,是以下令追擊他們。”

(陳必祥)【注釋】(1)十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2)齊師:齊國的軍隊。

齊,在今山東省中部。我,指魯國。

魯,在今山東西南部。《左傳》傳為魯國史官而作,故稱魯國為“我”。

(3)公:魯莊公。(4)曹刿(guì貴):魯國人。

(5)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祿的人。間(jiàn件):參與。

(6)何以戰:即“以何戰”,憑什麼作戰。(7)衣食所安: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

(8)專:獨自亨有。(9)人:這裡指一些臣子。

(10)徧:同 “遍”,遍及,普遍。(11)犧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犧牲,。

2. 曹刿論戰的古文翻譯

曹刿論戰(莊公十年) 【原文】 十年春,齊帥伐我①。

公将戰(2),曹刿請見(3)。其鄉人曰(4):“肉食者謀之⑤,又何間焉(6)?”刿曰:“肉食者鄙③,未能遠謀。”

乃入見。 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③,必以分人” 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⑤, 必以信(11)。”對曰:“小信未孚(12),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獄, 雖不能察,必以情(14)。”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15),戰于長勺(16)。

公将鼓之(17),刿曰:“未可。”齊人三鼓。

刿曰:“可矣。”齊師敗績(18)。

公将馳之。刿曰:“未可。”

下視其轍③,登轼而望之(20),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間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

一鼓作氣(21),再而衰(22),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23),故逐之。”

【注釋】 ①我:指魯國。作者站在魯國立場記事,是以書中“我’即指魯國。

②公:指魯莊公。(3)曹刿(gui):魯國大夫。

④鄉:春秋時一萬 二千五百戶為一鄉。⑤肉食者:指做大官的人。

當時大夫以上的官每天 可以吃肉。(6)間(jian):參與。

(7)鄙:鄙陋,指見識短淺。(8) 專:專有,獨占。

(9)犧牲:祭禮時用的牲畜,如牛、羊、豬。(10)加:誇大 (11)信:真實,誠實.(12)孚:信任。

(13)獄:訴訟案件。 (14)情:情理。

(15)乘:乘戰車。(16)長勺各國地名。

(17)鼓:擊 鼓進軍。(18)敗績:大敗。

(19)轍:車輪經過留下的印迹。(20)轼;車 前供乘者扶手的橫木。

(21)作氣:鼓足勇氣。(22)再:第二次。

(23)靡:倒 下。 【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

魯莊公将要出兵應 戰,曹刿請求見莊公。他的鄉裡人說:“做大官的人會謀劃這件事, 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刿說:“做大官的人見識短淺,不能深謀遠 慮。”

于是他入朝拜見莊公。 曹刿問莊公:“您憑借什麼去同齊國作戰?莊公答道;“衣食 一類用來安身的物品,我不敢獨自享用,必定要分一些給别人。”

曹刿說:“這種小恩小惠沒有遍及每個群眾,他們不會跟從您去作 戰的。”莊公說;“祭花用的牲畜、寶玉和絲綢,我不敢誇大,一 定要忠實誠信。”

曹刿答道:“這種小信不足以使鬼神信任,鬼神 是不會賜福的。”莊公說;“大大小小的官司案件,雖然不能—一 明禀,也一定要處理得合乎情理。”

曹刿說;“這是盡心盡力為民 辦事的表現,可以憑這個同齊國打仗。打仗的時候,請讓我跟您 一同去。”

莊公和曹刿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同齊軍交戰。莊公正想擊鼓進兵,曹刿說:“不行。”

齊軍已經擊了三通鼓。曹刿說:“ 出兵了。”

齊軍被打得大敗,莊公準備驅車追擊。”曹刿說“還不行。”

他下了車,察看齊軍車輪的印迹,然後登上車,扶着車轼了嗏 望齊軍,說:“可以追擊了。”于是開始追擊齊軍。

魯軍打了勝仗之後,莊公問曹刿取勝的原因。曹判回答說:“打仗憑的全是勇氣。

第一次擊鼓時士兵們鼓足了勇氣,第二次擊 鼓時勇氣就衰退了,第三次擊鼓時勇氣便耗盡了。敵方的勇氣耗 盡時,我們的勇氣正旺盛,是以會取勝。

大國用兵作戰難以預測, 我擔心他們設兵埋伏。後來,我看出他們的車輪印很亂,望見他 們的旗幟倒下,是以才去追擊他們。

【讀解】 可以把曹刿稱為優秀的軍事家。他是以取勝的原因,不是靠猛打猛沖,而是靠了謀略、智慧,這一點尤其讓人稱道。

戰争當中,一個優秀的謀略家,抵得上成千上萬的将士。他 雖然沒有将士的勇猛,沒有将士的膺力,沒有在戰場上沖鋒陷陣, 卻能憑借智慧,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以小取大。

智慧如同水,水是無形的,看似柔弱,但是它在無形、柔弱。③ 之中積聚了看不見的力量,遇到險阻可以繞道而行,聚積起來的 力量達到一定程度,便可以彙成沖決一切障礙的潮流。

難怪孔子 要說:“智者樂水”。它們在外表和特征上十分相似:以無形克服 有形,以流轉變化回避強敵,以柔弱戰勝陽剛。

中國傳統中對水的偏愛,鑄成了傳統智慧在陰、陽的抗衡中 注重以柔克剛的陰性特征。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文化現象。

傳統 的智者,謀略家,甚至可能連操刀舞劍的力量都沒有,卻能運籌 帷幄,在幾十萬大軍的交鋒之中,扮演着導演的角色,指點沙場, 調兵遣将。可以說,一場戰争中的靈魂,正是那些文弱雅緻的謀 略家,是他們彼此間智慧的較量,在決定着戰争的勝負。

另一個有趣之處是,傳統的軍事謀略家不是憑借在戰場上出 生入死、浴血奮戰的經驗來指揮作戰,而是靠讀書識理來完成自己使命的。 看上去他們似乎因為沒有親身打過仗而缺乏實戰經驗,然而他們從讀書識理中 積累起來的智慧,足以使他們從力量對比、人心向背、心理狀态、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等天、地、人方面的因素,來把握、預測、決定整個戰争的程序。

這一點在崇尚實戰經驗的西方軍事家看來,是匪夷所思的,而在我們看來卻是十分自然的。 中國曆史上的無數次戰争都在證明着,成功的戰例是文人門智慧的傑作。

他們精心導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戲,然後讓擔當劇中角色的将士去演出。

3. 【文言文《曹刿論戰》的翻譯和原文】

絕對權威,原文 《曹刿論戰》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将戰.曹刿(guì)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jiàn)焉?”刿曰:“肉食者鄙(bǐ),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fú)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biàn),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bó),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fú),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sháo).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齊人三鼓.刿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将馳之.刿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fú)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mǐ),故逐之.”譯文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将要迎戰.曹刿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說:“大官們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刿說:“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朝去觐見魯莊公.曹刿問魯莊公:“您憑什麼跟齊國打仗?”魯莊公說:“衣服和食物這些養生的東西,我不能獨自享用,一定把它拿來分給别人(近臣和親臣).”曹刿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每個人,老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祀用的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數目,一定要做到誠實守信.”曹刿說:“這隻是小信用,未能讓神靈信服,神是不會賜福來保佑您的.”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秋毫,也一定按照實情判斷.”曹刿說:“(這是)盡了職分的事情,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要作戰就請允許(我)跟随着去.” 魯莊公和曹刿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莊公(一上陣)就要擊鼓進軍,曹刿說:“(現在)不行.”齊軍擂過三通戰鼓後,曹刿說:“可以擊鼓進軍啦.”齊軍大敗.莊公正要下令追擊,曹刿說:“還不行.”(說完就)下車去察看齊軍的車印,又登上車前橫木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 戰勝了(齊軍)後,魯莊公詢問取勝的原因.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氣.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擊鼓時勇氣減弱,到第三次擊鼓時勇氣已經枯竭了.敵方的士氣已經枯竭而我方的士氣正旺盛,是以戰勝了他們.(齊是)大國,難以推測(它的意圖),怕的是有埋伏,我看到他們的車印混亂,軍旗也倒下了,是以才同意追擊他們.”。

4. 【急求 的古文及翻譯】

曹刿論戰(莊公十年) 【原文】 十年春,齊帥伐我①.公将戰(2),曹刿請見(3).其鄉人曰(4):“肉食者謀之⑤,又何間焉(6)?”刿曰:“肉食者鄙③,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③,必以分人” 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⑤,必以信(11).”對曰:“小信未孚(12),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14).”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15),戰于長勺(16).公将鼓之(17),刿曰:“未可.”齊人三鼓.刿曰:“可矣.”齊師敗績(18).公将馳之.刿曰:“未可.”下視其轍③,登轼而望之(20),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間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21),再而衰(22),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23),故逐之.” 【注釋】 ①我:指魯國.作者站在魯國立場記事,是以書中“我’即指魯國.②公:指魯莊公.(3)曹刿(gui):魯國大夫.④鄉:春秋時一萬 二千五百戶為一鄉.⑤肉食者:指做大官的人.當時大夫以上的官每天 可以吃肉.(6)間(jian):參與.(7)鄙:鄙陋,指見識短淺.(8) 專:專有,獨占.(9)犧牲:祭禮時用的牲畜,如牛、羊、豬.(10)加:誇大 (11)信:真實,誠實.(12)孚:信任.(13)獄:訴訟案件.(14)情:情理.(15)乘:乘戰車.(16)長勺各國地名.(17)鼓:擊 鼓進軍.(18)敗績:大敗.(19)轍:車輪經過留下的印迹.(20)轼;車 前供乘者扶手的橫木.(21)作氣:鼓足勇氣.(22)再:第二次.(23)靡:倒 下.【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将要出兵應 戰,曹刿請求見莊公.他的鄉裡人說:“做大官的人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刿說:“做大官的人見識短淺,不能深謀遠 慮.”于是他入朝拜見莊公.曹刿問莊公:“您憑借什麼去同齊國作戰?莊公答道;“衣食 一類用來安身的物品,我不敢獨自享用,必定要分一些給别人.” 曹刿說:“這種小恩小惠沒有遍及每個群眾,他們不會跟從您去作 戰的.”莊公說;“祭花用的牲畜、寶玉和絲綢,我不敢誇大,一 定要忠實誠信.”曹刿答道:“這種小信不足以使鬼神信任,鬼神 是不會賜福的.”莊公說;“大大小小的官司案件,雖然不能—一 明禀,也一定要處理得合乎情理.”曹刿說;“這是盡心盡力為民 辦事的表現,可以憑這個同齊國打仗.打仗的時候,請讓我跟您 一同去.” 莊公和曹刿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同齊軍交戰.莊公正想擊鼓進兵,曹刿說:“不行.”齊軍已經擊了三通鼓.曹刿說:“ 出兵了.”齊軍被打得大敗,莊公準備驅車追擊.”曹刿說“還不行.”他下了車,察看齊軍車輪的印迹,然後登上車,扶着車轼了嗏 望齊軍,說:“可以追擊了.”于是開始追擊齊軍.魯軍打了勝仗之後,莊公問曹刿取勝的原因.曹判回答說:“打仗憑的全是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兵們鼓足了勇氣,第二次擊 鼓時勇氣就衰退了,第三次擊鼓時勇氣便耗盡了.敵方的勇氣耗 盡時,我們的勇氣正旺盛,是以會取勝.大國用兵作戰難以預測,我擔心他們設兵埋伏.後來,我看出他們的車輪印很亂,望見他 們的旗幟倒下,是以才去追擊他們.【讀解】 可以把曹刿稱為優秀的軍事家.他是以取勝的原因,不是靠猛打猛沖,而是靠了謀略、智慧,這一點尤其讓人稱道.戰争當中,一個優秀的謀略家,抵得上成千上萬的将士.他 雖然沒有将士的勇猛,沒有将士的膺力,沒有在戰場上沖鋒陷陣,卻能憑借智慧,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以小取大.智慧如同水,水是無形的,看似柔弱,但是它在無形、柔弱.③ 之中積聚了看不見的力量,遇到險阻可以繞道而行,聚積起來的 力量達到一定程度,便可以彙成沖決一切障礙的潮流.難怪孔子 要說:“智者樂水”.它們在外表和特征上十分相似:以無形克服 有形,以流轉變化回避強敵,以柔弱戰勝陽剛.中國傳統中對水的偏愛,鑄成了傳統智慧在陰、陽的抗衡中 注重以柔克剛的陰性特征.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文化現象.傳統 的智者,謀略家,甚至可能連操刀舞劍的力量都沒有,卻能運籌 帷幄,在幾十萬大軍的交鋒之中,扮演着導演的角色,指點沙場,調兵遣将.可以說,一場戰争中的靈魂,正是那些文弱雅緻的謀 略家,是他們彼此間智慧的較量,在決定着戰争的勝負.另一個有趣之處是,傳統的軍事謀略家不是憑借在戰場上出 生入死、浴血奮戰的經驗來指揮作戰,而是靠讀書識理來完成自己使命的.看上去他們似乎因為沒有親身打過仗而缺乏實戰經驗,然而他們從讀書識理中 積累起來的智慧,足以使他們從力量對比、人心向背、心理狀态、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等天、地、人方面的因素,來把握、預測、決定整個戰争的程序.這一點在崇尚實戰經驗的西方軍事家看來,是匪夷所思的,而在我們看來卻是十分自然的.中國曆史上的無數次戰争都在證明着,成功的戰例是文人門智慧的傑作.他們精心導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戲,然後讓擔當劇中角色的将士去演出.。

5. 《曹刿論戰》的原文及翻譯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内容> 原釋出者:594763282 《曹刿論戰》原文: 十年春,齊師伐我。

公将戰。曹刿請見。

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

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齊人三鼓。刿曰:“可矣。”

齊師敗績。公将馳之。

刿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

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春秋左傳》又名《左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我國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編纂的《春秋》而作。

實際上,成書時間當在戰國中期。春秋時期,各諸侯國有史官記錄其派駐國的史事,還有稱為瞽蒙的盲史官講述曆史,左丘明便是一位盲史官。

後人根據左丘明的講史記錄和其他史官留下的各種材料整理成《左傳》。記事起于魯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魯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比《春秋》記事時間延長了許多。

是學習、研究先秦曆史、文學、哲學和語言必讀的典籍。【注釋】(1)十年:魯莊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