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際貨币制度的演變過程是怎樣的

迄今為止,國際貨币制度經曆了從國際金本位制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再到牙買加體系的演變過程。

世界上首次出現的國際貨币制度是國際金本位制,1880-1914年的35年間是國際金本位制的黃金時代。

在這種制度下,黃金充當國際貨币,各國貨币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的含金量比例決定,黃金可以在各國間自由輸出輸入,在“黃金輸送點”的作用下,匯率相對平穩,國際收支具有自動調節的機制。

由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參戰國紛紛禁止黃金輸出和紙币停止兌換黃金,國際金本位制受到嚴重削弱,之後雖改行金塊本位制或金彙兌本位制,但因其自身的不穩定性都未能持久。

在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沖擊下國際金本位制終于瓦解,随後,國際貨币制度一片混亂,直至1944年重建新的國際貨币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資本主義世界各國都出現了劇烈的通貨膨脹。

戰後,歐洲各國經濟實力大大削弱,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黃金儲備迅速增長,約占當時資本主義各國黃金儲備的3/4。

西歐各國為彌補巨額貿易逆差需要大量美元,出現了“美元荒”。

國際收支大量逆差和黃金外匯存底不足,導緻多數國家加強了外彙管制,對美國的對外擴張形成嚴重障礙,美國力圖使西歐各國貨币恢複自由兌換,并為此尋求有效措施。

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召開由44國參加的“聯合國聯盟國家國際貨币金融會議”,通過了以“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際貨币基金協定》和《國際複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

這個協定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币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主要内容是: (1) 以黃金作為基礎,以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币,實行“雙挂鈎”的國際貨币體系,即美元與黃金直接挂鈎,其他國家的貨币與美元挂鈎。

 (2) 實行固定匯率制。

 (3)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通過預先安排的資金融通措施,保證向會員國提供輔助性儲備供應。

 (4) 會員國不得限制經常性項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視性的貨币措施。

這個貨币體系實際上是美元——黃金本位制,也是一個變相的國際金彙兌本位制。

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過積極作用。

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種種缺陷也漸漸地暴露出來。

20世紀60年代以後,美國外彙收支逆差大量出現,黃金儲備大量外流,導緻美元危機不斷發生。

1971年8月15日美國公開放棄金本位,同年12月美國又宣布美元對黃金貶值,1972年6月到1973年初,美元又爆發兩次危機,同年3月12日美國政府再次将美元貶值。

1974年4月1日起,國際協定上正式排除貨币與黃金的固定關系,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瓦解。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國際貨币制度又一次陷于混亂,導緻國際金融形勢動蕩不安。

1976年1月,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國際貨币制度臨時委員會”在牙買加舉行會議,達成了著名的“牙買加協定”。

同年4月,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理事會通過《國際貨币基金協定第二次修正案》,并于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進而形成了新的國際貨币制度牙買加體系。

牙買加體系的實行,對于維持國際經濟運轉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但是牙買加體系并非是理想的國際貨币制度,它目前仍存在着一些缺陷,國際貨币制度仍有待于進一步改革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