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造反還需要口号?看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起義名言?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話說造反要做強,得看口号響不響。在朝代更替的曆史洪流中,造反屢見不鮮。但要帶動更多的人加入造反大軍中,就必須得要有個響亮的口号。
那麼古代造反又有哪些比較著名的口号呢?
1. 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
夏朝的最後一位君主桀殘暴無道,荒淫無恥,然而他卻以天上的太陽自居,認為自己是惠澤天下。
面對如此暴政,老百姓詛咒道,“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
而商湯順應民意,以此為号,舉義軍,興兵伐夏。老百姓紛紛響應,很快夏便被商所滅,夏桀也被商俘獲,放逐于南巢。
2. 王侯将相甯有種乎
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作為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其意義非凡。
這次起義不僅拉開了“伐無道,誅暴秦”的序幕,更喊出了幾千年來百姓心中的真實願望,對所謂的“君權神授”有很大的沖擊,而對人性的開放和追求人的自由更是起了一定的作用。
大澤鄉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其所帶動的各方起義最終推翻暴秦。 而其“王侯将相甯有種乎”的思想也在中國土地上生根發芽。
3.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同樣是為反抗暴秦統治,項梁起義時,打出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口号,其代表了一種情緒化的堅定信念。
而在亡秦道路上,項羽,陳勝,劉邦皆是原楚國人。尤其是項羽,作為楚國貴族之後,在滅秦的戰役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三戶”并非指真正的三戶,而是指楚國的屈,景,昭三大氏。
4. 清君側
此口号簡單粗暴,清晰明了,就是要清除君主身旁的親信、壞人。聽着應該是正義之舉,但總是成為叛亂發動者發動造反的理由。
漢景帝三年,景帝采納了禦史大夫晁錯的谏言,下诏削藩。吳王劉濞聯合六王,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漢景帝無奈之下,将晁錯腰斬于市,但叛亂并沒有是以而停止。
有了前人的先例,後人也學着效仿,曆史上以清君側為名,發動的叛亂包括唐安祿山反叛,元名将孛羅帖木兒反叛以及著名的明朱棣靖難之役。
5.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東漢末年,朝廷腐敗,國勢傾頹,加上全國大旱,顆粒無收,民不聊生。在這種形勢下,黃巾起義爆發了。
黃巾起義的上司人張角是太平道的創始人,其教徒遍布全國,中平元年,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号,自稱天公将軍,率領群眾發動起義。
起義軍頭裹黃巾,稱“黃巾軍”。 為平息叛亂,朝廷不得不放權地方,招募鄉勇。雖然黃巾起義最終被鎮壓,但各地軍閥割據,擁兵自重,漢朝統治名存實亡。
6. 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李密在統領瓦崗後,很快便決定進攻洛陽。出發前,李密發出了讨伐隋炀帝的檄文,宣布隋炀帝的十大罪狀,号召百姓起來推翻隋炀帝。
其中“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便是他出兵伐隋的最佳口号。
不過可惜的是李密為保全自己的權位,不惜殺死原領袖翟讓,導緻瓦崗寨人心渙散,最終被滅。
7.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
北宋初期,宋廷對四川大肆劫掠,導緻四川貧富差距嚴重,地主豪強霸占土地,農民以租地為生,是稱“旁戶”。旁戶不僅要繳納高額租金,還要承擔官府沉重的賦稅徭役,是以生活艱辛。
同時官府設立“博買務”,導緻大量手工業者,茶販等失業。後西川大旱,官府賦斂急迫,逼得民不聊生,農民起義爆發。
起義領袖王小波提出“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的口号,百姓一呼百應。隊伍很快壯大,一舉攻下青城縣城。
後王小波在與官軍作戰時戰死,李順成為新的領袖,輾轉四川各地,攻陷成都府。朝廷震驚,派重兵鎮壓,起義最終失敗。
王小波,李順起義,首次提出了均貧富的戰鬥口号,反映了群眾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義思想。
8.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元至正十一年,黃河絕口,朝廷征調幾十萬民夫治水。擁有不少白蓮教教徒的韓山童散播“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民謠。後又偷埋石人于河道中,背刻“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等到石人被挖出後,人心浮動,韓山童乘機在颍州颍上發動起義。
當時朝廷官吏腐敗,土地兼并嚴重,群眾早有造反之心。是以韓山童的隊伍很快便壯大起來。
另外韓山童自稱是宋徽宗八世孫,雖然這聽着有點扯,但其死後,其子韓林兒在亳州稱帝,國号大宋。
其起義軍頭紮紅巾,又稱紅巾起義軍。很快各地紛紛響應,如郭子興,朱元璋等皆起兵反元。
韓林兒帶兵北伐,嚴重打擊了元統治的北方地區,為南方義軍發展,為朱元璋建明都奠定了基礎。
9.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公元1367年,朱元璋在應天府出兵北伐,頒布《谕中原檄》。其中以“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為口号。
該口号将北伐滅元上升到華夷之辨的民族主義,使元朝統治失去在在中原的正義性。不僅順應民心,且氣勢磅礴,最終北伐成功,朱元璋建立大明基業,有再造中華之功。
1905年,孫中山為推翻清朝統治,也提出類似的口号——驅除鞑虜,恢複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而孫中山在擔任臨時大總統後,曾帶領革命黨到明孝陵祭拜朱元璋。
10. 等富貴,均田免糧
明朝末年,農民起義的主力李自成部隊提出了“等富貴,均田免糧”的起義口号,很快便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援。
而李自成的免糧政策隻能通過“殺富濟貧”來實作, 是以闖王的軍隊對于王公權貴,地主豪強嚴刑拷打,籌集軍費,同時也會散播錢糧,救濟災民。
是以老百姓當時也有句口号,與之對應,“吃他娘,喝他娘,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但這種理想的口号和政策很難長久,這種方式不僅加劇了社會混亂,更擴大了農民軍燒殺搶掠的行為,尤其是在李自成進京後,雖然下令士兵不可傷人掠财,但其部下搶掠成性,四處抄家。更有部将劉宗敏霸占陳圓圓,導緻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李自成兵敗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