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孫堅解決了軍糧問題,開始着手兵攻洛陽。
此時的董卓還沒走,原因比較多,比如長安城還在建設中,木料之類的要從他老家去運,洛陽城内的金銀還沒搬完,有些銅器還待化為小錢,關東義軍名義上還沒解散,非得自己親自坐鎮,為後方争取時間等等。
好在長安有王允,董卓得以專心軍事。
其實關東義軍已經名存實亡,酸棗諸将不歡而散、袁家兄弟為“另立皇帝”的事針鋒相對,還有劉表與袁術的關系已經不可調和、韓馥因為小弟袁紹的大受歡迎而懷恨……
如果董卓稍微重視一下情報,那麼曆史就會是另外一個模樣。
是以,挾天子,要有強大的軍事能力,要有強硬的政治手腕,同時,還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眼下,董卓亟待解決的,是應對孫堅這個“小戆”的進攻,而孫堅,顯然也沒有在意“盟友”們的舉動,一心想着讨伐董卓。
一、拒絕厚祿
公元191年初,董卓派将軍李傕去拉攏孫堅,想與孫堅結為兒女親家,并讓孫堅把其子弟中想做刺史、太守的,列一個名單,然後上表任用他們。
面對如此豐厚的條件,孫堅不為所動,他說:“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縣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豈将與乃和親邪?”
可見,此時的孫堅,往小了說,是要誅殺董卓,往大了說,是想匡扶漢室,這絕對是英雄所為。
不過,由于在平西涼之亂時,孫堅曾向張溫建議殺掉董卓,董卓對此懷恨在心,是以有些朋友認為,孫堅拒絕董卓,是識破了董卓的計策,如果答應罷兵,必遭殺身之禍。
這确實是一種可能,但我還是認為,這不是孫堅讨伐董卓的主要原因,一來孫堅一生都在平叛,對于董卓這種逆賊,他是不會容忍的,二來張溫還沒有被殺,如果董卓真的記恨他們,以張溫的名聲和地位,早就去見閻王了,不會活到董卓退守長安。
其實這也是孫堅棄袁紹而選袁術的理由之一,袁紹想要立劉虞為皇帝,不管袁術的真實目的為何,都曾為此事痛罵袁紹,并表示“自己滿腔赤誠,志在消滅董卓”,這符合孫堅的抱負。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聊過孫堅的選擇,此處算是小小的補充吧。
在拒絕了董卓之後,孫堅進軍大谷,準備硬剛董卓。
二、大破董卓
“(孫堅)進軍大谷,距雒九十裡。卓自出,與堅戰于諸陵間。卓敗走,卻屯渑池,聚兵于陝。”
這就是“大谷之戰”的全過程了,寫得很簡單,但這好歹也是“天下反董”以來,第一次打敗由董卓親自帶領的部隊,咱們就多聊一聊。
大谷關,位于洛陽東南的寇店鎮,是公元184年為鎮壓黃巾起義所設,距離洛陽九十裡。秦漢時期,“六尺為步,三百步為裡”,一尺約為0.231米,換算下來,九十裡将近四十公裡左右吧。
作為通往洛陽的要道之一,大谷關發生過很多故事,比如咱們的開國中将皮定均,就曾于1944年在這裡抗擊日寇。
至于“諸陵”,所指的應該是東漢皇陵的東南陵區,其位置大概在大谷關的北面。
東南陵區共有六座帝陵,分别為漢明帝劉莊的顯節陵、漢章帝劉炟的敬陵、漢和帝劉肇的慎陵、漢殇帝劉隆的康陵、漢質帝劉瓒的靜陵,以及漢桓帝劉志的宣陵。
東漢共有十四位皇帝,有些書籍為十三帝,多半是忽略了“前”少帝劉懿,他和被董卓廢掉的劉辯一樣,同為“少帝”,以“前”和“後”來區分。不過,這兩位“少帝”着實可憐,死後連座皇陵都沒有。
除此之外,漢獻帝劉協的皇陵在許昌,而其他五座帝陵位于北邙山及其周邊,合稱東北陵區,包括漢光武帝劉秀的原陵、漢安帝劉祜的恭陵、漢順帝劉保的憲陵、漢沖帝劉炳的懷陵,以及漢靈帝劉宏的文陵。
諸陵曾被董卓挖掘過,現在又被戰亂洗禮,孫堅在戰後修整皇陵,一來是還給漢家先帝一個體面,二來也是為這“無理”的舉動做些補償吧。
當然,這都是後話,從打敗董卓這一點來看,孫堅的能力是很強的,而且很快,他會再次證明自己。
三、擊敗呂布
剛剛的記載,後面還有一句話,即“堅進至雒陽,擊呂布,複破走”。《後漢書》寫得稍微詳細一點,是說孫堅和呂布戰于洛陽的宣陽城門。
總之,孫堅進至洛陽後,與呂布幹了一架,呂布沒打過,也跑了。
呂布可是号稱天下第一啊,居然會被孫堅打敗?其實在陽人城,他已經敗過一次了,那他是不是要屈居第二呢?不好說,大家評論武将的排名,恐怕與軍事能力的關系不大,至于勇武程度,也隻能是佐證,史料中有“人中呂布”的說法,但參看呂布的戰績,實在很渣……
不過,我還是要為孫堅鳴不平,在衆多武将中,論軍事才能,孫堅算不上頂流,但要論勇武,那絕對排得上号,唯一的遺憾,就是死得太早了。
攻占洛陽後,孫堅見到“舊京空虛,數百裡中無煙火”的慘象,不由得“惆怅流涕”,于是命人打掃皇家帝廟,用豬、牛、羊進行祭祀,同時填好并修繕被董卓發掘的諸陵。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孫堅還算是個好人,最起碼表現出了忠臣的樣子。
但是,當孫堅打掃洛陽時,在城南甄官署的水井中,找到了傳國玉玺,有人說,這是上天對孫堅尊重皇室的感激,可從後面的事情發展來看,卻是孫堅最大的不幸。
四、藏匿玉玺
“堅軍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氣,舉軍驚怪,莫有敢汲。堅令人入井,探得漢傳國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方圜四寸,上紐交五龍,上一角缺。初,黃門張讓等作亂,劫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玺者以投井中。”
這段出自《吳書》的記載,寫得好像《搜神記》一樣,如果真的有“五色氣”,那玉玺丢失一年多了,藏不住啊。是以更像是在說孫堅有帝王之相,隻是這“相”,唯一的共同點,恐怕就是短命吧……
我的想法是:《吳書》的記載應該是真的。
理由很簡單,《吳書》不是韋曜一人所著,其中總會有人提醒,如果想給孫家貼金,孫堅出生時的景象就已經很吓人了,這也是另一個思路,曹丕稱帝前,谯縣有黃龍出現,這就是帝王之相啊,沒必要拿玉玺這麼明顯的象征來開玩笑。
此外,依《山陽公載記》所說,玉玺的确是袁術拘禁了吳夫人之後才得到的,從性格上看,袁術幹得出來,而孫堅,至少在軍事上的做法,絕對不辱“忠烈”之名,倒不是說他不可能私藏玉玺,而是這件事本身并不影響他的忠臣形象。
至于“五色氣”,咱們忽略吧。
五、無奈之舉
如果《吳書》所寫不假,那麼從文字記錄來看,這塊傳國玉玺,應該是真的,關于這一點,咱們有機會再聊,隻說得到玉玺之後,孫堅下令封鎖消息,将玉玺藏了起來,還有一說,是送給了吳夫人當生日禮物,那真是……。
這不重要,問題是,孫堅為什麼要私藏玉玺呢?這是曆來争論的焦點,包括司馬光在内,都曾在史書上留有自己的看法。
但我的看法是,孫堅做得對。
咱們看看除了私藏,還能怎麼做:
一、給獻帝;二、給袁紹;三、給袁術;四、扔回去
當時的環境下,孫堅是不可能西入長安,将玉玺送給獻帝的。
盟主袁紹正想另立新君,這一做法曾引來無數人的痛罵,包括袁紹想立的劉虞本人,如果把玉玺給他,無異于坐實了“亂臣賊子”之名。
再看袁術,這個貨兵不算多,官不算大,把玉玺給他,那算怎麼回事……何況孫堅很可能已經看出袁術這小子不道地,萬一袁術自己稱帝了,這罪名比送給袁紹還大。
那就扔回去?先不說玉玺本身的價值,隻說在當時,随意丢棄皇帝禦用之物,罪名會有一大堆,長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當初丢的時候,扔井裡那個人恐怕已經死了,可現在,孫堅在衆目睽睽之下,如果扔了或毀了玉玺,想賴掉都沒戲。
是以,孫堅沒有别的選擇,他隻能私藏,日後或還于天子,或進獻新君,都是忠臣之舉,這與他的雙商有關,和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關系不大,忠不忠,不知道,至少他得了玉玺之後,沒有迹象表明他會自稱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