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古代史(隋唐)(四十六:範陽起兵、顔真卿守平原郡)

公元755年

範陽起兵:安祿山的野心

公元755年十一月九日,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在範陽(今河北涿州)起兵。

消息傳到長安,玄宗許久不能相信。玄宗的震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朝廷的心态。為什麼大唐面對安史之亂的叛軍會如此猝不及防?因為在最高統治者玄宗眼裡,安祿山一直是“忠臣”。

在玄宗還沒有見過安祿山的時候,就經常從邊關的戰報中聽到安祿山的名字,知道了他為國奮勇殺敵的故事。然而,安祿山明面上向玄宗讨好賣乖,博取信任,暗地裡卻做着造反的準備。起兵前,安祿山一直在蓄養戰馬,最後甚至達到了數萬匹的規模。此外他還着意儲備大量兵仗器械和糧草。當然,這麼大的動作很難不被人發現,但每當有人檢舉安祿山造反,玄宗都充耳不聞。此外,從升任平盧節度使開始,安祿山便開始網羅黨羽,逐漸形成了一個以自己為核心,以番将史思明等将領為骨幹的集團。與此同時,他還利用自己通曉九國語言,熟悉邊疆多民族環境的優勢,豢養同羅、奚、契丹等族前來投降的人,将這些人嚴格挑選組成親軍,号稱“曳落河”(意為壯士)。

在做好了糧草軍備和人員的準備之後,安祿山也做了戰略上的準備。安祿山的謀士曾為他獻過兩計。其一,佯裝向朝廷獻馬,然後出其不意地偷襲兩京。但此計被河南尹識破,上報朝廷。玄宗雖然不信,但也下诏不必獻馬。此計不成,安祿山的另一個部将又獻上一計,建議分兵四路南下,最後會師于長安。但安祿山認為分兵四路會導緻兵力過于分散,沒有采納。

兩計之後,安祿山也一直在為攻打長安、洛陽嘗試不同的作戰方案。不過,安祿山準備雖準備,最終沒下定造反的決心。當時,宰相楊國忠覺得安祿山早晚會造反,于是他把朝中依附安祿山的大臣全部貶谪出京。甚至派人查抄安祿山在長安的家。遠在幽州的安祿山受到刺激,索性起兵,旗号便是“誅殺楊國忠,清君側”。

于是在755年,安祿山以範陽節度副使賈循守範陽,平盧節度副使呂知誨守平盧,别将高秀岩守大同(今山西朔縣東北),以鞏固後方基地。他自己則依照計策,從薊城(今北京城西南)南下,向洛陽、長安殺來。

面對安史大軍,唐玄宗又做了什麼?就在範陽的叛軍馬不停蹄、兼程南下的時候,遠在長安東郊華清宮(位于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唐玄宗正在與愛妃楊玉環泡溫泉。

雖然在安祿山起兵後不久,玄宗就已經接到了安祿山造反的消息。但在他看來,舉報安祿山謀反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可每次都“不實”,是以玄宗認為這次不過是與安祿山不和的人在誣告而已。直到平原郡太守顔真卿派人傳來情報,玄宗大夢初醒,緊急召見文武大臣商讨對策。

安祿山的死敵楊國忠聽到這一消息後,暗自冷笑說,果然不出我所料,并對玄宗說不要把這些小打小鬧的戰事放在心上。玄宗猶豫後,先後布下三道防線,以阻擋叛軍西進。他先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範陽、平盧(今遼甯朝陽)節度使,準備防守;然後命皇六子榮王李琬為元帥、右金吾大将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最後讓大将畢思琛往洛陽募兵防守。

然而,當唐朝的官軍與安祿山叛軍實際交手以後,唐朝馬上發現,在實戰經驗豐富的叛軍面前,官軍幾乎沒有招架之力。官軍節節敗退,好不容易在潼關才勉強穩住陣腳,阻止住了叛軍的進攻。但随後,負責守衛潼關的番将哥舒翰在楊國忠的逼迫下,出潼關作戰。然而由于哥舒翰率領的這二十萬官軍,都是由臨時征集的士兵組建而成,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面對安祿山的大軍,一觸即潰。

結論:範陽起兵,是安史之亂的第一場大戰。從此之後,長達八年、讓唐由盛而衰、生靈塗炭的安史之亂就這樣開始了。

中國古代史(隋唐)(四十六:範陽起兵、顔真卿守平原郡)

安祿山起兵反叛于範陽

顔真卿守平原郡:戰火中的一片孤島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平原(今山東陵縣)太守顔真卿拒絕與節度使安祿山結盟,率兵死守平原郡。

顔真卿原本是一名京官,因為人耿直,得罪當朝宰相楊國忠,被調到平原郡擔任太守。平原郡屬當時三鎮(即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的管轄範圍,顔真卿聽說了三鎮節度使安祿山打算反唐,對安祿山逐漸設防。顔真卿一面假意飲酒作樂,一面趁着陰雨連綿的天氣,修築城牆、秘密練兵。這些事,雖被傳到了安祿山耳裡,但安祿山無動于衷,他認為顔真卿不過是一介文士,不足為懼。

後來,安祿山正式起兵叛亂,捎了封信給顔真卿,命顔真卿率平原、博平(今山東聊城)兩地的軍隊支援。顔真卿沒有答應,反而偷偷派部屬李平到長安,把安祿山造反一事告訴唐玄宗。

由于當時各郡太守已被安祿山收服,這是唐玄宗第一次接到安祿山起兵作亂的消息。對此,唐玄宗感歎,河北道二十四郡,居然無一人為義士。反而是這位我未曾謀面的顔真卿,把事情做得這麼好。随後,李平便帶着朝廷捕捉叛軍的文告回平原郡,顔真卿便讓人将文告貼滿全城,甚至分給了其他郡的太守。

面對安祿山的進攻,黃河以北的地區并未做好準備,唯有顔真卿的平原郡抵住了叛軍的進攻。為重整士氣反抗叛軍,顔真卿一口氣将兵力從三千擴充到一萬,并組織一場宴席,用慷慨激昂的言詞,感動了底下的所有将士,于是平原郡的各個将士都團結在一起,決定死守平原郡,與安祿山叛軍為敵。

顔真卿的奮勇殺敵,引起各地的響應,比如饒陽太守盧全誠、濟南太守李随、邺郡太守王焘紛紛加入顔真卿鎮營,顔真卿更被推選為聯軍盟主,成為河北招讨史,合起來兵力共達三十萬。安祿山于是放棄了急攻潼關,轉換了進攻路線。不幸的是,後來叛軍對河北進行猛攻,打破了唐朝聯軍,平原郡雖在顔真卿的死守下成功保住,但其餘河北諸郡盡數淪陷。

此外,與叛軍作戰期間,顔真卿不隻守住平原郡,也出面也支援了其他唐軍。首先,清河郡(今河北清河)遇危,派遣使者向顔真卿讨救兵,顔真卿答允,派幾千兵力對戰兩萬叛軍,以少勝多,斬去叛軍萬人的首級。其次,北海(今山東濰坊)太守賀蘭進明也與顔真卿一起讨伐叛軍,在堂邑之戰打敗了叛軍将領袁知泰,事後朝廷論功行賞,顔真卿也不居功,将功勞都讓給了賀蘭進明。再次,平盧(今遼甯省朝陽市)将領劉正臣起兵讨伐叛軍,顔真卿為了鼓勵他,給他送去了十多萬軍費,還為了表示自己對抗叛軍的決心,不顧左右反對,把十歲的兒子送到劉正臣那兒,讓劉正臣相信顔真卿屬友軍,與叛軍對戰能無後顧之憂。

顔真卿支援了其他軍隊,自己卻快要擋不住叛軍的侵襲。于是顔真卿面臨了艱難的抉擇,究竟要繼續守郡,還是棄郡呢?顔真卿雖想要守郡,但他認為防線總有崩潰的時候,這些将領不隻會白白送命,甚至傷害更多無辜的百姓。棄郡的話,則是觸犯唐律,失地之罪相當嚴重,罪可緻死。為此,顔真卿決定找幾位信任的将領商讨,商議過後,達成了棄郡的共識。

為什麼顔真卿最後要棄郡?因為顔真卿原本守住平原郡,是為了阻止叛軍進入潼關(今陝西潼關)。但現在潼關、長安均失守,守住平原郡已無大用處。再來,河北遭遇多次戰敗之後,人心惶惶,帶領這樣的軍隊繼續作戰,平原郡很快也會失守。更大的原因是,唐玄宗面對戰亂已然無能為力,逃至成都,唐肅宗李亨則在靈武(今甯夏靈武)即位,持續派兵對抗叛軍。是以,顔真卿想放棄死守,投奔唐肅宗,重新整頓戰事政策。于是,顔真卿最終放棄了平原郡,前去拜見唐肅宗李亨。

結論:顔真卿守城,在安史之亂前期抵抗了叛軍侵略,不僅為唐朝國祚換取了有效的時間,也確定了當時大運河的暢通,通過大運河将東南糧食輸送到中原,幫助朝廷平定安史之亂。

中國古代史(隋唐)(四十六:範陽起兵、顔真卿守平原郡)
中國古代史(隋唐)(四十六:範陽起兵、顔真卿守平原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