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級曆史下冊人教版一二單元知識架構
曆史第一單元複習提綱第一課 祖國境内的遠古居民三個知識點:1. 元謀人的生存年代、發現地點以及發現的曆史意義。
2. 北京人的生存年代、發現地點、體質特征和生産生活狀況。3. 山頂洞人生存年代、發現地點、體質特征和生産生活狀況。
元謀人 北京人 山頂洞人地點 雲南省元謀縣 北京周口店的山洞裡 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的洞穴裡年代 距今約170萬年 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 距今約3萬年意義/特征 揭開我國人類曆史的新篇,是目前我國境内已知的最早人類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同現代人基本相同工具 使用打制石器 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用火 使用天然火 人工取火組織 群居生活 氏族生活第二課 原始的農耕生活三個知識點:1.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存年代、生活地點、生産工具、作物以及生活狀況。2.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存年代、生活地點、生産工具、作物以及生活狀況,尤其是半坡人的彩陶藝術更是中華民族的古老藝術的瑰寶。
3. 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活狀況。 距今年代:約7000年河姆渡的原始農耕 地點:浙江餘姚河姆渡村 所處位置:長江流域 使用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種植作物:水稻 房屋建築:幹欄式 距今年代:約5000年地點:陝西西安半坡村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所處位置:黃河流域使用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種植作物:粟房屋建築:半地穴式淘氣制作:彩陶距今年代:約四五千年大汶口原始居民 地點:山東泰安大汶口 所處位置:黃河流域 社會生産:農耕、制陶生活狀況:由于生産力發展,出現私有财産和貧富分化第三課 華夏之祖三個知識點:1. 涿鹿之戰——炎黃戰蚩尤2. “人文初祖”——黃帝3. 堯、舜、禹的“禅讓”知識點一: 炎黃戰蚩尤1.炎帝、黃帝、蚩尤:距今約四、五千年,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活動着許多部落。
黃帝和炎帝是我國古老傳說中黃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領。炎帝即傳說中教人農耕的神農氏,而蚩尤則是東方九黎族的首領,傳說他以銅做兵器,勇猛異常。
2.涿鹿之戰:傳說蚩尤率軍隊入侵炎帝部落,炎帝向黃帝求救。黃帝立即出兵讨伐蚩尤,最終蚩尤被擒殺,戰敗的餘部因而遠去。
3.華夏族的形成:涿鹿之戰後,黃帝和炎帝兩個部落結成了部落聯盟,經過長期發展,逐漸形成了華夏族。知識點二: 黃帝——“人文初祖”1.黃帝的貢獻:黃帝是我國古代傳說中最早的一位宗祖,華夏族形成以後公認他為全族的始祖。
相傳他會建造宮室,制作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明舟車,為後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缫絲,他的屬下倉颉發明了文字,伶倫編出了樂譜,等等。
2.地位:後人尊稱黃帝為“人文初祖”。這反映出後人對黃帝的尊敬,對黃帝所做貢獻的認可。
知識點三:堯舜禹的“禅讓”1.堯舜禹的傳說:傳說繼黃帝之後,我國黃河流域傑出的部落聯盟首領還有堯、舜、禹,他們都有高尚的品質,受到百姓的愛戴。堯:生活簡樸,克己愛民。
舜:寬厚待人,以身作則。禹:治水有功,三次路過家門而不入。
2.“禅讓”:是中國遠古社會首領推舉和繼承的一種方法,是原始社會時期部落聯盟内部實行的一種民主推選首領的制度。3.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
禹也從部落聯盟首領轉變為奴隸制國家的國王。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國原始社會的結束,奴隸社會開始了。
夏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曆史第二單元複習提綱第四課 夏、商、西周的興亡 夏、商、西周被稱為“上古三代”,是我國奴隸制社會形成和發展的三個朝代。
建立者及都城:禹建立,定都陽城。夏朝的興亡 家天下:啟繼承父位,世襲制代替禅讓制。
鞏固統治:建立一套國家機制 滅亡:夏桀(jie)實行暴政,約公元前1600年被商湯滅亡。商朝的興亡 建立時間:約公元前1600年。
盤庚遷殷:商王盤庚将都城遷到殷,商朝日益強盛。 滅亡:商纣無道,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戰,商朝滅亡。
建立時間、人物、都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鎬京西周的滅亡 分封制:目的、内容、作用 等級制:從周王到奴隸形成金字塔式的等級制度。 滅亡: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
知識點一: 夏朝的興衰⒈禹建立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定都陽城)⑴禹在位時,他的兒子啟已有強大的勢力。禹死後,其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的第二代國王。
從此,世襲制(指帝王世代沿襲的制度),“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⑵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國早期國家的産生。
⒉夏朝的統治⑴夏朝的統治中心地區在今河南西部和陝西南部一帶,都城在陽城(今河南登封)。⑵夏朝修築了城堡、宮殿,建立了政府機構,組建軍隊,并制定刑法,設定監獄。
夏朝的國家機構是奴隸主階級壓迫平民和奴隸的工具。⒊夏桀暴政導緻夏朝滅亡桀是商朝的最後一個國王,也是曆史上有名的暴君。
他建造許多豪華的宮殿,無休止地懲罰百姓,壓迫他們服勞役。貧民、奴隸紛紛怠工,反抗桀的暴政。
約公元前1600年,夏朝被商朝滅亡。夏朝共經曆了四百多年。
知識點二: 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纣⒈商湯滅夏,商朝建立⑴背景:①夏桀實行暴政,貧民和奴隸不斷發動反抗鬥争。②商國逐漸強大起來,商的國。
2.初一下曆史第二課知識點
第二課 知識點一:唐朝的建立
1.(隋朝的滅亡)(1)原因:隋炀帝統治後期,暴虐無道,終于導緻隋末農民大起義。在起義軍的打擊下,隋朝陷于瓦解。(2)滅亡情況: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殺死,隋朝滅亡。
知識點二:“貞觀之治”
1.唐太宗開明的治國思想(“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唐太宗從波瀾壯闊的農民戰争中認識到人民群衆力量的偉大,吸取隋朝的教訓,明白統治者不可過分壓榨農民;政府要輕傜薄賦,發展生産;皇帝要勤于政事,善聽正确意見;大臣要廉潔奉公,統治才能鞏固。
2.(唐太宗治國的政策和措施)(1)經濟:重視發展生産,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同時注意“戒奢從簡”,節制自己的享受欲望。(2)政治:下令合并州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減輕人民負擔。(3)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谏。表現:唐太宗任命富于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段大事的杜如晦,人稱“房謀杜斷”。他還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後向他進谏兩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受到唐太宗的器重。貞觀時期,名相,名将輩出。
知識點三:女皇武則天
1.(從皇後到皇帝)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他本是唐高宗的太後,逐漸掌握實權,晚年稱帝,改國号為周。
2.(武則天的統治)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産,選拔賢才的政策。
3.(武則天統治的影響)武則天統治時,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1.閱讀下列材料:
貞觀初年,唐太宗在洛陽修建乾元殿。大臣張玄素上書極力反對,說天下剛剛平定,就修宮殿,勞民傷财,恐怕您比亡國之君隋炀帝都不如。唐太宗一時接受不了,生氣地問:“你說我不如隋炀帝,那麼比曆史上的暴君桀、纣如何?”張玄素說:“若是這座宮殿修成,您和桀、纣差不多了。”唐太宗聽後十分震動,終于接納了張玄素的意見,罷修乾元殿。
請回答:
(1)在罷修乾元殿問題上,唐太宗和張玄素取得的共識是什麼?唐太宗罷修乾元殿的目的是什麼?
(2)基于上述目的,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促成了怎樣的局面?
新的真理往往使人感到不舒服,尤其對當權者來說更是如此。——喬•赫伯特
2.讀右圖,請回答:
(1)此人是誰?她在晚年稱帝,改國号為什麼?
(2)她當政期間,采取了哪些政策?取得了什麼效果?
(3)人們稱她的統治為什麼?
3唐及以前學習的漢朝為何會出現盛世局面?從中你得到什麼啟示?
8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對官吏規定了比較嚴格的考核和獎懲制度,即使是皇帝寵臣犯法也不庇護,他還重視地方官的人選。”是以,在他的統治前期,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唐朝進入全盛時期。
材料二:“自楊貴妃入宮後,便過着‘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的淫逸生活,不理政事,揮霍無度。……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7.00人,貴妃三姊妹每年的脂粉錢就上百萬。貴族外戚風行向皇帝進食,有時一次送幾千盤,一盤的價值抵得過中等人家的資産。”
回答:
(1)上述兩則材料反映的是誰統治時期的情況?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不同做法對當時各産生了什麼影響?為什麼同一個人前後會有兩種不同的做法?請你結合所學的知識談一點想法。
9史稱:“得人者昌,失賢則亡”。試結合唐太宗至唐玄宗百餘年用人方面的史實加以說明,并總結其經驗教訓。
9. 閱讀下面材料:
材料一:唐朝時,由于應舉者多,錄取名額少,50歲能考中進士的人,還算年輕,被看作“少進士”,終身不第的居大多數。 “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形象地刻畫出進士登第的難度。
材料二:唐太宗常到國子學、太學視察,關心學校教學。在他支援下,增築校舍1200間,增加生員至326.0人。于是, 國學之内八千餘人, “國學之盛,近古未有”,長安由此成了國内教育中心和文化傳播基地。
(1)結合材料一分析,科舉制度對封建統治者有什麼作用?
(2)通過材料二可以知道,唐太宗是如何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的?
(3)你認為唐太宗的做法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借鑒?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有哪些弊端應該克服?
10.科舉制的影響有哪些?
3.七年級下冊曆史第一二單元複習提綱
初一下冊一、填空題:1、楊堅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589年,隋朝重新統一南北。2、隋統一後,為了加強對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糧食、布帛的北運,開通大運河,它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今北京),南至餘杭。
它的開鑿,溝通了南北交通,促進了運河沿線經濟和商業城鎮的發展,對鞏固統一有積極作用。但當時征發勞役過重過急,引發起義。
3、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史稱“貞觀之治”。唐玄宗統治前期,經濟繁榮,封建社會呈現前所未有的興盛局面,史稱“開元盛世”。
4、科舉制由隋朝開創,經唐、宋完善的一種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員的制度。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舉考試。
5、武則天自立為帝,成為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後人把她20餘年的統治稱為“武周政治”。6、“唐三彩”是唐代新創的釉彩陶,以青、綠、黃為主色。
7、唐朝統治邊遠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當時稱為“羁縻州”。8、吐蕃是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和松贊幹布的聯姻,加強了漢藏的聯系。
9、唐玄宗時,派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唐朝高僧玄奘著有《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亞、印度半島等地曆史的重要書籍。
10、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是安史之亂(755—763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合稱五代。
11、960年,後周大将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12、楊業是北宋著名的抗遼将領,嶽飛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領。
13、南宋以後,南方經濟超過北方,經濟重心南移。14、我國北宋時期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币,南宋的紙币是會子。
15、1206年,鐵木真被推舉為蒙古大汗尊稱“成吉思汗”。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正式定國号為“大元”。
1279年,元朝統一全國。16、西藏、台灣正式成為我國的行政區域是從元朝開始的。
17、在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中國居住了十幾年,著有《馬可•波羅行記》。18、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
明朝統治者為加強君權,設立專門的特務機構東廠、西廠。19、清朝軍機處逐漸成為皇帝處理全國軍政和釋出指令的中樞。
20、中國文字獄是從朱元璋 開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厲害。21、1405——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經曆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促進了中國和亞非等國的經濟發展。22、元末明初,中國沿海地區出現了倭寇。
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繼光平定了倭患。23、1624年荷蘭侵占我國台灣,1662年鄭成功收複台灣,1684年清政府設定台灣府 ,隸屬福建省。
24、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蜿蜒6000多公裡,是世界奇迹之一。25、明朝著名醫學家李時珍著有《本草綱目》;科學家徐光啟編著了一部農業百科全書《農政全書》,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被國外稱“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26、隋代工匠李春設計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27、明朝時期,古典小說蓬勃發展起來,最著名的有《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長篇曆史小說、《水浒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西遊記》是一部具有浪漫色彩的長篇神話小說、《紅樓夢》代表了我國古典長篇小說的最高成就。28、宋代張擇端名畫《清明上河圖》展現北宋開封的城市風貌,是當時城市生活的百科全書式的藝術長卷。
29、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窦是最早來到中國的外國傳教士之一。30、唐朝是我國詩歌的黃金時代,“詩仙”李白,“詩聖”杜甫,杜甫的詩稱為“詩史”。
關漢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盛唐吳道子被譽為“畫聖”。
31、1689年,中俄在尼布楚簽訂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 》。32、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人民得以休養生息,經濟繁榮,因而稱“康乾盛世”。
33、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戰國時期發明指南針。
唐代末年時期火藥用于軍事。二、問答題:1、對“唐太宗與貞觀之治”的評價:答:(1)、知人善任。
他用人不計資曆出身,不計親疏恩怨,凡有治國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2)、虛心納谏。
唐太宗在位期間,進谏的大臣很多,以魏徵最著名。2、比較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他們有哪些共同點,哪些不同點?你對哪位皇帝評分最高? 答:他們的共同點:(1)、富有才幹;(2)、英武果斷;(3)、勇于創新。
不同點:(1)、秦始皇統治手段過于嚴厲,比較殘暴。(2)、漢武帝也有好大喜功、窮兵黩武的一面,雖有鞏固國防、開疆拓土之功,但耗用民力過度給社會帶來危害,好在尚能懸崖勒馬。
(3)、唐太宗則統治開明、寬容一些,能虛心地納谏,容易聽進意見,對民族關系的處理,主張“華夷一家”,尤為可嘉。
4.急需:北師大版七年級曆史(下冊)第二單元試題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測試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32分.在每個小題所列出的4個選項中,隻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1.“澶淵之盟”的後果是 ①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負擔 ②宋遼之間仍處于戰争狀态 ③宋遼之間開展了經濟文化交流 ④加劇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下列各項中,哪一項不是宋、遼之間,宋、夏之間,宋、金之間“議和”的共同點( )A.結束了雙方大規模的戰争狀态 B.客觀上有利于雙方和平相處C.宋王朝都要交納歲币 D.導緻南北對峙局面的形成3.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後來發展成為著名的( )A.絲綢之鄉 B.魚米之鄉 C.瓷都 D.産茶中心4.宋史中記載的“國家根本,仰給東南”的最準确的意思是( )A. 南方的人口超過北方 B.政治中心轉移到南方C.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别是東南地區 D.南方是糧食主要産區5.假如你穿越時光隧道,來到南宋臨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況是( )A.國内外的客商往來不絕 B.流動商販走街串巷叫**R>C.店鋪林立,“買賣晝夜不絕” D.商業區和住宅區分開6.由于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在東京城内出現的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是( )A.市 B.坊 C.瓦舍 D.勾欄7.下面哪一種節日,在宋代還沒有出現( )A.春節 B.端午節 C.寒食節 D.植樹節8.組織了一支強大的軍隊,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權的是A.鐵木真 B.努爾哈赤 C.完顔阿骨打 D.大祚榮9.《雞肋篇》載:“昔汴都數百萬家,盡仰石炭,無一家燃薪者。”
引文反映了哪個朝代的情況( )A.戰國 B.西漢 C.唐朝 D.北宋10.黃道婆的棉紡織技術學自( )A.白族 B.彜族 C.黎族 D.山越族11.我國曆史上,管形火器出現是在( )A.五代時期 B.北宋時期 C.南宋時期 D.元朝時期12.《資治通鑒》記載的是( )A.從傳說中的黃帝到五代的曆史 B.從傳說中的黃帝到北宋的曆史C.從戰國到五代的曆史 D.從戰國到北宋的曆史13.元世祖對漢族官員汪惟和說:“汝家不與其他漢人比,弓矢不汝禁也,任汝執之。”這說明( )A. 元朝統治者實行民族分化政策B. 元朝時,各族人民的政治、法律地位不同C. 元朝時,蒙古貴族勾結各族地主階級,共同壓迫各族人民D. 元朝時,統治者禁止漢人掌握武器14.嶽飛詩曰:“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在這裡,“匈奴”是指( )A.匈奴貴族 B.契丹貴族 C.黨項貴族 D.女真貴族15.“蘇湖熟,天下足”這一諺語反映的是( )A.唐朝時,勞動人民創造了大量财富 B.北宋時,占城稻的推廣C.五代十國時,南方經濟取得的成就 D.南宋時,稻米産量的增加16.宋元時期,繪畫藝術的特征是表現人民生活的風俗畫的出現和日益增多,這主要是因為( )A.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 B.對外貿易的發展C.文化事業的發展 D.城市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二.列舉題(12分)17.列舉“貞觀之治”的主要内容三.材料解析題18.閱讀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 大宋皇帝謹緻誓書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誠信,虔奉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專往北朝,隻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續資治通鑒長編》材料二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意為贈送财物)而勝之之勢。
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之下矣。——蘇洵《六國論》回答:(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誰?“北朝”是指什麼?(4分) (2)材料的作者是哪朝人?議論的是哪段曆史?(4分)(3)蘇洵“論史”的目的是什麼?它與材料一所述的史實有何聯系?(8分)19.閱讀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 唐太宗說:“往昔初平京師,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
炀帝意猶不足,征求無已,兼東征西讨,窮兵黩武,百姓不堪,遂緻亡滅。此皆朕所目見。
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靜,使天下無事。”材料二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話說:“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接着他又說:“……為人主,可不畏懼!”材料三 唐太宗對大臣們說:“朕終日孜孜,非但憂憐百姓,亦欲使卿等長守富貴。”
——以上三則材料《貞觀政要》材料四 明朝人李贽評論說:“史言魏征善谏,愚以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主,未必不轉谏為谀也。”
——李贽《史綱評要》回答:(1)根據材料一說明“貞觀之治”與隋朝滅亡的關系怎樣?(6分)(2)根據材料二說明唐太宗看到了什麼實質問題?他這樣講的意圖是什麼?(6分)(3)根據材料三說明唐太宗“終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麼?(3分)(4)李贽評論的實質是什麼問題?(3分)四.問答題20.我國古代科技成就世界領先舉世公認,但魯迅先生卻說:“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禦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來看風水;外國用鴉片看病,中國卻用它來當飯吃。”對此,你怎樣了解?(10分)21.元朝統一全國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發展與融合。
是以有人說:“南宋滅亡後,文天祥上司武裝抗元,最後慷慨就義是一種愚蠢的行為。”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談談你的看法。
(12分)第二單元标準測試卷1. G2.D3.C4.C5.D6.C7.D8.A9.D10.C11.B12.C13.C14.D15.D16.D17.唐太宗能。
5.華東師大版初一曆史下冊第二單元檢測題
材料一主要給我們傳遞了元朝的時候疆域空前廣闊,經濟繁榮 元朝統一全國形勢元朝的大統一,在中國曆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 ①它結束了唐末以來(五代十國宋遼金夏)國内分裂割據和幾個政權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國家長期統一的政治局面;②它促進了國内各族人民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邊疆地區的開發,進一步促進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③它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④元朝的統一,還加強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發展;⑤從蒙古族的曆史發展角度看,統一的過程就是蒙古族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過程。
元朝是中國曆史上疆域最廣闊的王朝,國力最強盛的王朝 元朝的大統一,促進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①漢族人民大量遷居到邊疆地區,帶去了先進生産技術,開發了邊疆經濟。邊疆各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雜居,加強了民族融合。
②遼金時期入居黃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與漢族相融合,在元朝已被視為“漢人”。③唐朝以來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國一些地方定居。
元朝時更有大量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遷入中國。他們與漢、蒙、畏兀兒等民族長期雜居、通婚,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④元朝時,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行政區。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加強了對硫球(台灣)的管轄。
材料二給我們傳遞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
6.請大家幫我列一份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初一下冊中國曆史第二單元的提綱
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第1課 隋的統一與大運河
1、581年,楊堅(隋文帝)建立隋朝,年号開皇。
2、589年,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隋朝時,惠州地區成為州郡治所所在地。
3、隋文帝統治的措施:
隋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前朝制度,加強中央集權,社會經濟迅速發展。
4、貫通南北的大運河----隋大運河,是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運河的基礎上開鑿的。
5、隋大運河全長兩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⑴、掌握隋大運河的一個中心,兩端,四段,連接配接的五大水系
一個中心:洛陽 兩端:北抵涿郡,南至餘杭
由北向南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連接配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⑵、隋炀帝開通大運河的根本目的是:鞏固隋朝在全國的統治。
⑶、隋開鑿大運河的曆史作用是:促進南北的經濟交流。
⑷、隋大運河成為溝通亞洲内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
6、大運河對生态環境方面會有哪些影響?
隋開鑿大運河時,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泊;運河通航後,兩岸大規模植樹造林,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護了生态環境。
第2課 唐太宗與貞觀之治
1、618年,李淵(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2、626年,李世民(唐太宗)繼位,年号“貞觀”。
3、被唐太宗比喻為“知得失”的一面鏡子是:魏征。
4、唐太宗認為治理好國家的關鍵是:選賢用能。
5、貞觀新政的主要内容:
⑴、在賦役制度方面,唐朝減少百姓服勞役天數,并規定可用交納實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縛逐漸松馳。
⑵、唐朝沿襲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⑶、唐朝在《隋律》的基礎上,多次修訂法令,删繁就簡,化重為輕。
6、“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下設有六部。六部分管具體政務。
7、《唐律疏議》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備的法典。
8、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恢複和發展,國力增強,被譽為“貞觀之治”。
第3課 氣度恢弘的隆盛時代
1、使唐朝步入鼎盛的是中國曆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則天以及唐玄宗。
2、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國号為“周”。
3、武則天改《貞觀氏族志》為《姓氏錄》。
4、史稱武則天有“貞觀遺風”。“政啟開元,治宏貞觀”的是武則天。
5、唐玄宗統治前期,年号“開元”,政局穩定,經濟繁榮,被譽為“開元盛世。”唐玄宗統治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
6、唐朝時期,在農業生産方面,發明了曲轅犁和筒車。(筒車是一種可以解放人力的灌溉工具)
7、唐朝最盛時,疆域東至安東,西迄安西,北達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8、以黃、綠、藍等為基本顔色的彩陶制品叫唐三彩。
9、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第4課 昂揚進取的社會風貌
1、隋唐時期創立并逐漸完善了科舉制度。
2、科舉制是通過分科考試選撥官吏的制度,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标準的原則。
3、科舉中常設的主要科目有明經和進士。人們普遍推重進士科。
4、唐太宗在端門看見新科進士魚貫而出,高興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5、茶成為一種生活必需品,飲茶風俗風靡全國是在唐代。(我國是茶的故鄉)
6、唐代,騎馬出行變得普遍而富于情趣。
7、盛唐時期,科舉選官等一系列制度創新,為社會發展注入了生機勃發的活力。
8、盛唐從習俗風尚到思想文化都展現出胡漢交融和中西貫通特點,展示了博大開放、彙納百川與充滿創新活力的時代精神。
7.初一曆史上冊第一二單元試卷及答案
首頁國中試卷國中一年級 重新整理時間:2007-09-21
〓 國文 更多..
∴ 七年級國文下冊第二單元訓練
∴ 文學興趣小組測試題
∴ 七年級國文下冊第一單元課内閱讀訓練
∴ 七年級國文爸爸的花兒落了試卷[下學期]
∴ 七年級國文偉大的悲劇試卷[下學期]
∴ 七年級國文最後一課試卷[下學期]
∴ 七年級國文試卷[下學期]
∴ 七年級下期末自測題(一)
〓 數學 更多..
∴ 整式
∴ 七年級第二學期期中測試題(北師大版)
∴ 期末試卷
∴ 七年級數學期末考試模拟測試
∴ 初一數學期中測試卷
∴ 第二章回顧與思考
∴ 初一數學期末試題
〓 英語 更多..
∴ 七年級英語Unit 9試卷
∴ 七年級英語Unit7試卷
∴ 七年級英語unit 11試卷
∴ 英語初一Unit24--Unit30試卷
∴ 七年級英語期末測試試卷
∴ 初一英語第一次月考試卷
∴ 七年級英語期末測試卷(一).
∴ 七年級英語期末測試卷
〓 科學 更多..
∴ 《科學》第二冊總複習
∴ 杭州市餘杭區七年級第二學期期末測評
∴ 初一科學(下)期中試卷
∴ 初一科學第二冊期中考試試卷
∴ 麗水外國語實驗學校七年級科學試卷
∴ 七(下)科學提高訓練題
∴ 科學第二冊期未試巻
∴ 七年級科學生物卷
〓 生物 更多..
∴ 初一生物模拟試題
∴ 七年級國中生物一年級上學期期中試卷
∴ 初一生物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
∴ 初一年級生物上冊第四單元試卷
∴ 初一年級生物上冊第五單元試卷
∴ 初一年級生物下冊第一單元試卷
∴ 初一年級生物下冊第二單元試卷
∴ 初一年級生物下冊第三單元試卷
〓 政治 更多..
∴ 初一政治試卷(一)、(二)參考答案
∴ 初一政治試卷(二)
∴ 初一政試卷(一)
∴ 初一政治第三課試卷
∴ 初一年政治期中考試卷
∴ 初一年政治期中試卷
∴ 初一下政治期中試卷
∴ 初一下學期政治期中試卷
〓 曆史 更多..
∴ 初一曆史第一冊期終練習試卷
∴ 2007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曆史
∴ 2007學年上學期七年級期末考試曆史試題
∴ 初一曆史上學期期末考試題
∴ 初一曆史下學期期中試卷
∴ 初一曆史與社會上學期期中練習卷試卷
∴ 初一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曆史試題
∴ 初一上學期曆史複習資料--填空題部分試卷
〓 地理 更多..
∴ 初一地理上冊綜合測試題(二)
∴ 初一地理上冊綜合測試題(一)
∴ 地理七年級下學期地圖試題
∴ 七年級地理第三節地圖試卷
∴ 七年級地理發展與合作試卷
∴ 七年級地理居民與聚落試卷
∴ 七年級地理陸地和海洋試卷
∴ 七年級地理陸地和海洋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