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詞被世代傳頌,在文學史上創造了不可逾越的巅峰。他就是一塊界碑,飄逸豪邁的灑脫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詩人,脍炙人口的詩句也在世界各國人民中産生了廣泛的影響。他就是一個傳奇,曆代文史學家都在研究他,但始終未有一個定論,李白的詩歌之是以輝煌的原因是什麼?又為何經久不衰?
李白的詩句深入到了平民百姓中間,是被廣為傳頌的一個重要原因。從小就喜愛文學,閱讀百家書籍,常以諸葛亮等人自比,希望能為國家做一番事業。二十歲的時候,離開四川到各地漫遊,他北遊襄漢,東上廬山,直下金陵、揚州,遠到東海邊,足迹踏遍黃河流域等許多地方。還有一個原因是李白居無定所,三次婚姻都是短暫的,家庭沒能留住他漫遊的腳步。是以他結交了很多的歌妓,其中有一首《東山吟》,就是李白攜妓憑吊謝公不以為恥反而為榮。這其中明顯能看出當時的社會風氣,但隐在的一個重要資訊往往被我們忽略,那就是李白的詩句,通過歌妓們的傳唱是詩名遠播的一個重要途徑。
有很多人說,時代的轉折點是關鍵,因為自安史之亂後,唐朝才開始走下坡路,李白的詩歌具有鬥争精神,才是流傳下來的原因。其實不然,被我們廣為傳頌的都是與風景人物有關的詩句,很少涉及到時局争論的言辭。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其豪邁之情直抒胸懷,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引導,這種樂觀的态度就是人們所要追求的境界。事物的本質沒有差别,但李白筆下的瀑布、黃河不但是活了起來,而且是展現給人們海市蜃樓般的畫面。“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大詩人的境界,可以說是至高至純,在至人無己的境界下,才會流露出如此宏大壯闊的場景。
再來看看李白晚年的作品,也就是說自安史之亂之後的作品。一首《臨終詩》“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道出英雄末路的悲涼。這種悲哀的語調,隻能引起人們的同情和可憐,怎麼能激起豪邁之情呢?當然不會傳播,更不會用這種消沉來教育下一代。美好的生活總是令人向往,蓬勃向上的精神是一種激勵,于是人們更多的喜歡李白幼時的《大鵬遇希有鳥賦》。是以,從李白詩句的中心思想來說,社會背景并不是成就李白的原因。我們不妨來設想一下,一個詩人缺少了激情,還會有什麼呢?
李白經常沉醉酒鄉,一是郁悶仕途不利,二是可以借酒抒情。“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透露出了多麼消極的思想啊,在李白晚年的窮困和漂泊中,看不到昔日蓬勃向上的精神。他離開長安後,繼續遊曆各地,後來又被流放,可見對李白的打擊有多大。“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與尾句的“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透露出了詩人無盡的蒼涼,這種隽永使人們更多地想起少年李白,這就是詩歌的魅力,底蘊是李白自身的閱曆,而時代隻是催化劑。
那麼,時代催化了李白什麼呢?我們看到的李白,更多的是借酒消愁,忘情于山水!或許,每個人都受幾分熏染吧,在無欲無求的世界裡,願意與李白同醉,尋找可以歇息安放的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