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熱鬧的端午節的細節描寫作文

1. 名家散文寫端午節吃粽子細節作文600字寫吃粽子的細節描寫,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民謠生動地表達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我的家鄉沒有江河湖水來劃龍舟,不過每逢端午,還是可以看到人家門前插着一束艾草或菖蒲,更可以聞到從各家各戶傳來的陣陣粽子的香味。

按理說,我家過端午也沒啥區,别可就是有些與衆不同。衆位看官欲知到底有何不同,且耐心往下看——

其實也無太大差別。還不就是過個端午節!隻是我家的氣氛不對頭。

人家過端午,都歡歡喜喜,熱熱鬧鬧的;可我家卻是硝煙彌漫,分成兩派,年年都要鬥上兩回合,才肯罷休。

第一回合:吃粽子

傳說在屈原投江時,人們因為撈不上屈原的屍體,是以用棟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的粽子投入汨羅江以祭祀屈原,不讓江裡的蛟龍吃掉屈原的屍體。從這以後,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如今的粽子在講究飲食文化的中國人巧手經營下,不論是造型還是原料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而我家的分歧之一就在這粽子餡兒上。

爸媽喜歡吃糯米粽、蠶豆粽;而我和弟弟則喜歡吃豆沙粽和肉粽。可媽媽在包粽子的時候總是以種種理由來反對包豆沙粽和肉粽。于是就有了第一回合的較量。

“媽,這次有包豆沙粽和肉粽嗎?”

“包那兩種粽子多麻煩!包豆沙粽又要洗、又要磨的你想累死你媽我哇!肉粽又油膩膩的,多吃對身體健康無益。還是糯米粽和蠶豆粽比較好!”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我們兩姐弟就是喜歡吃這兩樣嘛!難道您連這一小小的要求都不肯答應嗎?”

“那好啊,你們有本事就自己包去,現在我沒空!”

“包就包,誰怕誰!”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怎麼着也不能虧了自己的肚子!很快我們就湊齊了所需的原料。接下來我們倆淘米的淘米、切肉的切肉,幹的是熱火朝天!

忙了大半天,總算把粽子包好、煮好了。可我們還是和爸媽堵着氣呢。幹脆就把吃的挪到了客廳,邊看電視邊吃粽子,好不惬意!

第一回合:我方勝利!

第二回合:懸艾草

艾草和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驅蚊殺蟲;懸艾草又是端午節的習俗,是用來驅鬼避邪的。是以我方一緻認為門前應該挂一束艾草。

可是敵方卻認為在門前挂艾草隻會招來蚊蟲蛇蟻,就堅持不去采摘艾草。第二回合的較量爆發。

一陣唇槍舌戰之後,我方漸漸處于下風。雖然很想在門前挂上一束艾草,可由于我方沒有人願意上山去采,也沒有地方可以得到艾草。于是終以戰敗而告終。

第二回合:敵方勝利!

就這樣,每年較量情況都是一成不變:打和。可這端午節過的是真不是滋味。唉,真是“偷雞不成反被蝕了把米”!

再過二十來天後的端午節,我家又免不了一場較量了。唉,我家的端午節就是如此讓人哭笑不得!

自己整理一下

2. 熱鬧的端午節作文優美的開頭和結尾處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這邊都非常的熱鬧,各種端午節的活動非常的多,也非常的經常,是以,我非常喜歡端午節,這可是我除了春節最愛的節日了。 技術支援:3eyes

說到端午節,這還是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劃着小船把竹筒裡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 镒魑�,初高中優秀作文,情書,範文作文。精選作文,中考作文,聯考作文,滿分作文,零分作文,作文素材。

在我國大多數地方端午節都是吃粽子和賽龍舟,而在我的家鄉會吃一種用麥餅包餡的東西,餡料多得很,有黃蟮,有肉片,有雞蛋,有炒面………都會被裹在麥餅裡面。在那一天,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飯桌上,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聊,屋子裡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彌漫着香噴噴的味道,我開心級了!外婆還會在門前挂艾草,聽說用來避邪驅蚊的,好講究啊!

看到端午節的這麼多特色習俗,我非常的開心,比較在端午節由得吃,有得玩,還不用去上學,你說,端午節是不是一個快樂,熱鬧的節日呢?

3. 以《熱鬧非凡的端午節》為題的700字作文

熱鬧非凡的端午節

端午節,這個随着幽遠的曆史一起走來的傳統節日,現在已成為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之一了,喏,從端午例行的三天國假,就能看出中國人對于端午節的青睐了。

我最喜歡的莫過于端午之日漫步于街了,一種濃郁的節日氣息與風兒同行,吹遍了大街小巷,所到之處必定熱鬧非凡。不同于家鄉閩浙一帶,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江淮人家的家門上多是懸挂着艾葉菖蒲,據說也有祛魔驅鬼之效。但這些并非我最在意的,說到我最在意什麼,那自然是激蕩人心的賽龍舟了。

出了家門右拐直往前走,不要五分鐘就是十七橋了,橋下的河流雖不著名,但每年的東圃鎮的賽龍舟都是從這兒訖始的。你看,水流平緩的河面上,停放着一艘艘被紅漆漆滿船身的龍舟,碧綠的水,透紅的船乍一看活像黛綠的錦緞上鑲着盛開着紅牡丹。船裡的競賽者,以二十多歲的小年輕居多,也有少數的中年人。每船十三人,十二個槳手,一個鼓手。黝黑的肌膚是他們共同的标志,也是力量的象征。

鑼聲響起來,比賽開始了;鼓聲響起來,隆隆、隆隆、隆隆,冗雜卻不乏節奏,疾速而卻不乏力量。兩旁的紅槳像一條條金紅色的大鯉魚,跟着鼓聲整齊歡快地跳躍。超過了!超過了!一隻紅艇漸行漸速,如離弦的箭一般。觀衆們的心蓦地緊張起來,與牛皮鼓面共同跳躍,呼喊聲、鼓聲彙成一片。另一隻船當然不甘示弱,也迅速追了上來,兩船旗鼓相當,猶如二龍水中争霸,鼓聲立即電閃雷鳴一般,兩岸的人更歡了,呐喊聲更大了。終點快到了,隻見三隻船如疾馳的戰馬齊頭并進,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羁絆,容不得遲緩!冠軍出現了,喝彩聲,鼓掌聲響成了一片,在水面上激蕩!

過了一陣子,人們端來了清香四溢的糯米粽子,但這不是給自己吃的,而是把它扔下河裡,以祭祀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投江之日距今也有兩千多年了,但人們永遠懷念着他。是啊,那些對人民對國家對民族全心全意的人,是千百年,直至永遠也不該被忘卻的。今天,我們仍以屈原為驕傲,我們會用我們的快樂永遠紀念着他!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節是我國偉統的節日之一,又叫端陽節、五日節、重午節、浴蘭節等等。風俗習慣是吃粽子,在門上插艾草,賽龍舟。關于這個傳統節日,還有一個傳說呢!

很久以前,楚國有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為受到别人的排擠,就被皇帝流放到邊疆了。後來,他就在五月初五這天抱着一塊大石頭投進了汨羅江。人們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吃屈原,就往江裡投入自己包的粽子,讓魚蝦不吃屈原。

廈門端午節熱鬧非凡,每家每戶都要插艾草、吃粽子,還舉行龍舟比賽。除此之外,廈門還有民間傳統競技活動“抓鴨子”,競技場設在水面上,參加者要走過一根塗滿滑油的圓水柱,然後打開一隻成盛鴨子的木箱,再跳進水裡去抓掉下去的鴨子。海峽兩岸民間還流傳着一首對渡民謠——《歡喜船入港》:“歡喜船入港,我君走船人,蚶江與鹿港,對渡來通航。海峽起風浪,隔岸等親人,相思兩地牽,盼君守空房。歡喜船入港,兩岸心相同,盼君早歸航,潑水喜團圓”。

端午節前後,市面上有賣艾草、粽葉,還有賣肉粽、堿粽,各種各樣。但最有名的是燒肉粽,它裡面有闆栗、紅燒肉、蛋黃、香菇、蝦仁,顔色呈深棕色,聞起來有一股竹葉的清香和其中包容物的香味,吃起來又軟又粘,别看它包的是大塊的肥肉,可是吃的時候卻油而不膩,吃完嘴裡回味無窮,讓你留連忘返。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過這個節日很有意義,因為既能享用美食,又能觀看龍舟比賽,紀念屈原。

( 也是作文)

4.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要細節描寫,最重要的是要有“把陷放在米裡”

端午節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歎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幹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裡,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棱角是友善用細線系着挂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裡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别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裡“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裡,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裡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是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别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别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群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緻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狀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裡食用。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别,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見不雜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征,在人們心中占據着一定的位置。 過去端午節還有躲午的習俗,此種習俗源于一 種信仰,即:五月為“ 惡 月” ,瘟瘡蔓延,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是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滿周歲的兒女帶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脫災禍,故稱躲午。這無疑是古代科學不發達而産生的觀念,因為五月酷暑将至,蚊蟲滋 生,在沒有醫療衛生裝置的民間,容易發生傳染病,遂給人們帶來一種恐懼心理,于是産生躲午習俗,如今這一節日的一些古老習俗已經随着社會變遷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仍然流行 。

5. 關于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主要是細節描寫,人物動作)不要太千篇

每當粽子的清香開始在小村莊裡彌漫時,兒時的我就知道端午節快要到了。

如今,有關端午點點滴滴的記憶,時常湧現在我的腦海,聞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時光,感覺那麼近,仿佛那些事就發生在昨天。那時,鄉下特别重視端午節,當時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隻知道每年家裡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

兒時腦海中雖然有一點點關于紀念屈原的傳說,而所謂的伍子胥的忌辰、孝女曹娥等傳說,我卻一無所知。小時候過端午,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

農曆五月初一早上,趁着太陽還沒有出來之前,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們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丢棄,隻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抛到河裡。

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着讓河水将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端午食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

一進五月,家裡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簍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幹的蘆葦葉放在水裡浸透做棕葉,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一直是這樣做。

端午前一天,媽媽和姐姐就一起動手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裡備着。我偶爾也會搗亂,試着學她們的樣子,左手拿着粽葉彎過來,做成圓錐形,然後右手向漏鬥裡放米,把米壓緊抹平後把棕葉回報過來蓋好,握住後再用絲線捆緊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

記住纏繞的絲線千萬不能松散,否則煮粽子的時候就容易散開了。你可别小看了這手頭功夫,因為我多次失誤過,也曾被媽媽數落了多次。

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花生、紅豆、大棗、雞肉等摻在糯米裡做餡,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媽媽喜歡在米裡摻紅棗以圖吉利,據說,小孩子吃棗粽多,将來讀書就會早中狀元,我還真的年年吃了不少。

後來狀元倒沒有中上,學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還算靈驗吧!而我最喜歡吃米裡加肉的,吃起來香而不膩,現在回想起來還特别嘴饞呢!端午節的早晨,大人除了打掃房前屋後的衛生還要準備早餐,而我們小孩子算是最忙的了。我們淩晨兩三點就起來,一群夥伴先去遠處的樹林找拔艾蒿,然後抱着艾蒿要到麥田裡洗臉,沾沾麥葉上的露珠圖吉利。

順路還要折一枝帶着桃子的桃枝,放在大門口,老人說那樣可以逃避災禍。而且還要在太陽出來之前趕回家,把艾蒿挂在門楣、插于視窗,并用艾葉泡在水盆内裡洗臉,據說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我們高興地做着,感覺不到一點點累,算是應對盛大的節日吧。家裡人在煮粽子的鍋裡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

據說吃五月粽鍋裡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裡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小時候家裡雞少,為了過節讓全家人都能吃上雞蛋,媽媽要攢上很久的時間,那時很少會用錢買雞蛋的。

我和姐姐一樣都會把自己分的雞蛋放在衣袋裡不舍得吃,還真不忍心把帶着粽香的雞蛋吃了,隻好等和小朋友頂過之後再慢慢消滅掉。有關端午節的記憶,充滿了我的童年,雖然清貧卻讓我回味。

童年的端午節是快樂的,那種幸福開心的感覺好像離我很遠很遠,也許是好多年沒有那麼開心随意地在家過節的緣故吧!而現在遠離家鄉的我,每逢端午會依然早起,雖然尋不到艾蒿的蹤影,卻隻能觸摸一下桃枝,行走在街道上,用心感覺一下端午的氛圍。

6. 求一篇描寫端午節的作文

端午之旅 五月初五,又到端午時,今之端午,天不大熱,柔綿陽光灑大地,風兒涼爽扣心門…… 端午是歡騰的節日,巍巍中華,舉杯共飲,盛迎節日,家家戶戶飄粽香,大街小巷的老人小孩都歡天喜地,熱鬧非凡…… 還是孩兒之時,就熱切期盼端午莅臨,因為在這偉大的日子裡,不僅有香飄飄的米粽,還可以穿新裙子,一展美麗風姿;還有好多好吃的水果,新鮮的李子、豔滴的桃子、紅彤彤的楊梅、白嫩嫩的梨瓜、甘甜的大西瓜……哇,琳琅滿目,讓我們貪滴欲攬……今日,家中早早就要插上艾旗,還要備有雄黃酒灑,吃雞鴨魚肉,好不豐盛啊!更重要的還有呀,每年的今日,縣裡都會舉辦一次盛大龍舟賽,是呀,端午,端午,又怎會缺少龍舟賽呢? 我們地屬贛南老區,傳統風俗,客家風情,讓人目不暇接、舉不勝舉……其中端午賽龍舟就是贛南一大風景,毫不遜色于除夕燃竹、元宵花燈、中秋賞月!龍舟賽早早就有備而來,縣裡周邊的幾個村是主要的隊伍,隊員則是從各村精選出的強壯男兒,他們從四月初就開始訓練了,且那時經濟還不是很發達,他們會舞着龍頭、敲着鼓、打着鑼來到各家各戶前募捐,我們一群小孩總愛湊熱鬧,跟着龍頭一起歡呼,去各家串門……大家也非常熱情,你五塊,我六塊的慷慨出資,人們也非常歡迎龍頭來到家中擺舞,因為,龍頭,會給家中帶來喜慶,帶來好運,帶來吉祥…… 我們是花園村是條白龍,禒旦操稈鬲飛叉時常江具有悠久的勝戰曆史了,因為都勤勞漢組成的強壯陣容,從80年代來,他的頭上都占滿了光環,多數的第一,都被他強力所奪,自然,我們作為村裡的一員,更是興緻高漲,意趣勃勃,一個勁的為村裡的白龍加油……在岸上,天真活潑的孩子,全然不顧烈日當頭,更不會在意什麼矜持,拿着粽子、嚼着冰棍為自己的隊伍呐喊,甚是興奮…… 還時不時,總愛擠在人群堆裡,一邊吃涼粉,一邊與同伴大笑,風趣高談呀! 更精彩的還有,賽完之後,有漂亮的搶鴨戰役,戰士們,放下行裝,一頭紮進滾滾河水中,去搶那活蹦亂跑的水鴨子,人、鴨、水,嬉戲成群,戰鬥一起,多漂亮的景觀呀!讓我們迷戀不知歸路…… 多隆重的端午呀,多快樂的節日啊,讓我們的童年豐富多彩,可惜,近幾年,縣裡都沒舉辦了,許久,也沒看見那精彩的龍舟賽了;而且,節日的氛圍也大不如從前了,也許是生活好過些的緣故吧,超市的粽子各種各樣,家家戶戶也很少包了;人們也不再向以前一樣,一大早就搶購鴨子了;超市中更琳琅、更豐富的新水果也早已取代了那些李呀、桃呀…… 呵呵,回望端午,讓我們快樂!可今之端午,怎就沒那種熱情了呢?吹着涼爽的夏風,感覺異常平靜……。

7. 寫 端午節 的 國中水準的作文,,,大約700到 800字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

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裡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顔色,四角倔強的翹着,可愛極了。

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

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胡子”,媽媽見了笑我是隻“大臉貓”。

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會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動步子于床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

那時外婆還隻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是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外婆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

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

他無論做什麼,就像什麼,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并不怎麼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

猶如天花亂墜。小姨看着我,笑我臭美。

我才不管她說什麼,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現在物是人非,我穿過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了,表弟已經七歲,外婆也去世很久了。

我們家端午節的習俗隻剩下了“吃粽子”。沒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着,一天又一天。

但有時心裡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 懷念我親愛的飾物——外婆充滿愛意的香包。

8. 包粽子的作文

篇一:描寫包粽子的作文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端午節來臨的時候就會有許多的節目,例如:吃粽子、賽龍舟、洗龍舟水、吃雞蛋……然而,在今年的端午節裡,我學會了一樣東西,那就是——我學會了包粽子。

包粽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我看見奶奶正在忙着洗粽葉。

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洗糯米……奶奶弄好了這些,準備包粽子的時候,我就在一邊看、一邊學、首先,我拿了幾塊粽葉弄成三棱形似的,再把米倒下去,後來又抓不緊,米往下倒,弄得滿地都撒滿了米,連續幾次都是這樣,引得奶奶眉開眼笑,我看一下自己也跟着笑。後來,我終于把粽葉弄成三棱形似的,米也不漏了,再用筷子夾些豬肉、蛋黃、臘肉……然後就把葉折起來最後綁住它,奶奶再三叮囑我一定要捆緊好粽子,不然的話,煮的時候就會成粥了。

我就用繩子捆緊了粽子,一條粽子就這樣弄好了,我再接再厲,繼續包粽子,附近的鄰居都誇我棒,都贊不絕口。 那天,包粽子的趣事真的很有趣,也讓我感到好開心。

讓我從中懂得一個道理:做事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廢。 篇二:描寫包粽子的作文 端午節到了,我家包粽子。

媽媽先把糯米、花生和黑豆洗幹淨後放在水裡泡着,再把粽葉清洗幹淨,我把線剪成一段段的,準備工作就做好了。 中午的時候,媽媽把糯米、花生和黑豆一起撈了出來,濾幹水,撒一點食用純堿,拌均勻。

然後,媽媽把兩片粽葉卷成陀螺一樣的形狀,往裡面裝滿糯米,再把上面留的粽葉蓋上。最後,用繩子困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由于媽媽是第一次包粽子,是以,媽媽包的粽子怪模怪樣的,有的像手榴彈,有的像槍,還有的像糖果。 所有的粽子包好後,放在高壓鍋裡煮半個小時,粽子就熟了。

打開粽子,黃黃的糯米,黑黑的豆子,紅紅的花生米,多麼好看呀!咬一口,特别香。 篇三:描寫包粽子的作文 今天,我和外婆一起包粽子。

首先外婆用開水燙蘆葉,然後把調味料放入泡好的糯米中。接下來外婆負責包粽子,我負責剪紮粽子用的線。

一開始,我不知道線要剪多長,不是剪短了就是剪得太長。外婆教我說:“紮粽子的線要能繞粽子三到四圈。”

我試了試,果然剪出的線不長也不短,正好用。 外婆包出的粽子個個小巧玲珑,像一隻隻小香包,散發着蘆葉特有的清香,我還沒吃口水就已經流下來了。

外婆一邊包粽子一邊告訴我,她小時候是用沙子和蘆葉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才學會包這麼漂亮的粽子。我聽了很佩服外婆,也深深體會到,無論做什麼事隻要努力和刻苦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篇四:描寫包粽子的作文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都吃粽子。

往年媽媽給我們買粽子吃。今年媽媽說了,我們自己動手,包粽子吃。

我們把準備好的江米、白糖、葡萄幹和粽葉,都放在桌子上。妹妹拿來了細線,剪成了一段一段的。

我們學着媽媽的樣子,先把粽葉卷成三角形的筒子,然後用小勺子盛起江米,把江米放在張開的粽葉裡,加上葡萄幹、白糖、。最後把粽葉折過來,把張開的口子封好,用細線纏起來,纏的很結實,免的江米從粽葉裡跑出來。

我們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裡煮,過了半個小時,媽媽的說可以了。 打開鍋蓋,媽媽熱氣騰騰的粽子放在涼水裡,過了一會兒,粽子涼了,我和妹妹拿起粽子,把細線打開,剝開一層層的粽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真香啊!咬一口,真甜啊,甜到了我們的心裡。

媽媽說:自己做的粽子好吃,我和妹妹異口同聲的說:好吃,好吃。 篇五:描寫包粽子的作文 明天是端午節,我和媽媽一起到婆婆家包粽子,可我不會包粽子,我隻想馬上吃到粽子。

到了婆婆家,客廳裡放滿了大小盆子,有的盆子裡有白白的糯米,有的盆子是黃黃的小米,有的盆子裡是紅紅的棗,還有的是豆子,高高的桶裡放滿了粽葉,婆婆已經開始包了,他先把粽葉包成三角形,放上一把米和豆子,再放上一顆棗,然後再放入少許的水,在一疊、一裹,最後紮緊就可以了。可是我來沒幫上婆婆的忙,可我明白了,小小的粽子做起來也挺不容易的。

9. 描寫春節熱鬧面的精彩片段(300字),描寫端午節的精彩片段(300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每到這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外來打工者都忙忙地收拾行李,準備回家,拿着一年的工資,心中暖洋洋的;我們小孩子,取得了好成績,心中美滋滋的,等待着家長們的誇獎……大街上、小區裡、超市中,到處都洋溢着喜氣,一派熱鬧的場面。

今天是大年三十。早晨,金色的陽光撒滿大地。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去街上買東西,街道上一夜之間仿佛變了個樣,大街上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家家戶戶貼着“倒福”、對聯,還挂着紅燈籠。人們穿着節日的盛裝,紛紛臉帶微笑地走向各個市場,有的購物,有的觀賞,一片歡樂詳和的景象。

到了晚上8點鐘,《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們一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的節目很精彩:有優美動聽的歌曲,有幽默風趣的獨幕喜劇,還有滑稽逗人的相聲…。節目豐富多彩,看得我眼花缭亂。

“當當當……”随着新年鐘聲的敲響,煙花和爆竹便齊鳴起來。我和爸爸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煙花,點燃了煙花筒,隻聽見“轟”的一聲巨響,一顆煙花彈升到了空中,在一瞬間爆炸了,那爆炸了的煙花仿佛是一朵美麗的蓮花在空中展開了花瓣,這時,一顆顆煙花又從煙花筒中噴發,像無數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在天空中一閃而過……天空中還閃爍着其他的煙火,它們有的如一串串珍珠,有的如一顆顆流星,有的如一朵朵菊花,有的如一條條瀑布……讓我目不暇接。一聲聲響亮的爆竹聲,一朵朵光芒四射、燦爛無比的煙花,在天空中飛舞,各式各樣,五光十色,把天空點綴成一朵鮮花, 夜空頓時變得光彩奪目。此時的場面,被笑聲、鞭炮聲、喊聲、樂曲聲合成的旋律包圍着,真是熱鬧極了。

到了初一,就是逛公園的時候了。早晨,我們洗漱過後,早點吃的是湯圓,湯圓是用白酒、雞蛋和紅糖煮的,因為家鄉的大年初一早上有“不殺生”、“不吃葷”的風俗。吃過早點,我們興高采烈地出發了。剛到公園門口,我就被豐富的小吃吸引住了,當時我還真有些眼花缭亂呢。進到公園裡面,我帶着小表弟劃船、座小飛機、騎小馬、座猴子擡轎,爸爸還給我們照了好多照片。

今年這個春節我過的真是太有意義了,我真是快樂,讓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的一年又到了,在新的一年裡,一切都将發生變化,自己又長大了一歲,我希望這一年好運一直陪伴着我,我也會更加努力的,争取在這一年中,能取得優異的成績,長大後,為家鄉的建設作出巨大的貢獻。

10. 描寫端午節節日歡樂和熱鬧景象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形狀多多,在農村,有人還會包個書包狀的粽子,送給小孩子們挎在腰間帶着去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口味也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隻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活動就是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在龍首敲鑼,一個人坐在舟中打鼓,衆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衆頂着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呐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虎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圍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看不見了。

端午節是個美好又快樂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