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徽曾出土“黃腸題湊”,誰知内有乾坤,竟還藏着200多件文物

古有“事死如事生”之說,簡單了解就是:(古人)死後的“生活”要和生前一樣;當然,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這種說法自然是無稽之談,但放在2000多年前的漢代,那意義可就不同了。

安徽曾出土“黃腸題湊”,誰知内有乾坤,竟還藏着200多件文物

研究曆史的朋友或許知道,“厚葬之風”興起于秦漢,暫且不說秦始皇陵,就是漢武帝這樣相對地開明的君主也早早為自己修建了陵墓,其修建時間甚至橫跨“一輩子”;《漢書》記載“(漢武帝陵)多藏金錢财物,鳥獸魚鼈,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奢華程度不多講了,展開想象就好。

安徽曾出土“黃腸題湊”,誰知内有乾坤,竟還藏着200多件文物

當然,“厚葬之風”不限于漢武帝,可以這麼概括,但凡漢朝的官宦貴胄,其陵墓基本都是“厚葬”,這種風氣甚至傳到了當時的百姓層;《後漢書》中有一則故事“(崔)寔父卒,剽賣田宅,起冢茔,立碑頌。葬訖,資産竭盡,因貧困,以醞釀販鬻為業。”

文字相對容易了解,大緻是說:崔寔的父親去世,為了厚葬先父,“崔寔”把家裡的田産、房屋都賣了,最後搞得自己一貧如洗;當然,除了《後漢書》,類似的還有《鹽鐵論》中同樣記載了漢代百姓,為了“厚葬”先人以顯孝道,最後把生者折騰的“發屋賣業”。

安徽曾出土“黃腸題湊”,誰知内有乾坤,竟還藏着200多件文物

古人的“孝道”,今人或許了解不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麼多金銀财寶埋在地下,“招賊”是必然的;這就引出了傳說中的“發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這類人被統稱為“土夫子”。

2000多年來,土夫子四處作案,結果導緻如今的漢墓“十室九空”,這也是考古專家們最為心疼的地方;理論上來說,2000多年前的漢墓“陪葬”,随便哪一件,到今天都稱得上國寶級文物,大興厚葬的漢代,其古墓“十室九空”,這得多少國寶流失啊。

安徽曾出土“黃腸題湊”,誰知内有乾坤,竟還藏着200多件文物

當然,古人也針對土夫子采用了許多措施,諸如墓内設定各種機關、類似流沙陣、巨石陣的漢代古墓,今天的考古發現中也有不少;2006年,“合武高鐵”安徽六安市長崗村段,在修建過程中又發現了一座漢代古墓。

前面也說了,2000多年前的漢代,古墓中随便一樣陪葬品,在今天都稱得上“國寶文物”;是以這次搶救性發掘,考古隊也是比較積極的,希望能從這座古墓中發現什麼“國寶”。

安徽曾出土“黃腸題湊”,誰知内有乾坤,竟還藏着200多件文物

但前面也說了,今天的漢代古墓已是“十室九空”,2006年發現的古墓也是一樣;當考古隊剛清理完一座土墩,馬上就有人發現了兩個直徑約一米的盜洞,這下專家的心涼了半截。

但既然是“搶救性”發掘,總要把這座漢代古墓清理完整,于是考古隊員們雖有不甘,但還是要繼續完成手裡的工作;驚喜總在一瞬間,幾個月的清理總算沒有白費,竟然挖出一座“大文物”,也就是傳說中的“黃腸題湊”。

安徽曾出土“黃腸題湊”,誰知内有乾坤,竟還藏着200多件文物

說起“黃腸題湊”,對曆史文化有研究的朋友或許知道,這件“大型文物”在漢代可是皇帝專用的葬具;當然,有功之臣、皇族成員也可以使用“黃腸題湊”,但需要皇帝的“恩賜”。

如今出土了“黃腸題湊”,說明這座漢代古墓的主人一定是位大人物,就算不是“皇帝”,至少也是個“藩王”;果然,随着發掘的深入,考古隊又發現了殘缺的墓志銘,再結合地方古志的記載,專家基本可以确定,這座古墓的主人是西漢“六安恭王”劉慶的陵寝。

安徽曾出土“黃腸題湊”,誰知内有乾坤,竟還藏着200多件文物

其他的不用多說,僅從“劉”姓也能看出這位“六安王”的顯赫身份。在民間,“劉慶”可是聞名遐迩的人物,據說他不僅留下了《淮南子》這本古代科技類書籍,甚至“豆腐”還是他發明的;不過在曆史上,“劉慶”就沒什麼特别的了,其身份尊崇,主要還是“子承父業”;劉慶的父親叫“劉寄”,他的身份比較特殊,是漢武帝同父異母的兄弟。

安徽曾出土“黃腸題湊”,誰知内有乾坤,竟還藏着200多件文物

不管怎麼說,“劉慶”是漢武帝的侄子,賞賜一具“黃腸題湊”還是在情理之中的;考古專家發現“黃腸題湊”,其實這已經是重大發現了,誰也沒想到,更令人驚喜的還在後面。

按照漢代禮制,“黃腸題湊”與梓宮、便房、外藏椁、金縷玉衣等是帝王陵墓中必備的組成部分;所謂“題湊”,據記載始于上古,周代大規模運用,即椁室以黃心柏木(黃腸)堆砌成框式結構,木枋層層疊壘,且不用榫卯固定。

安徽曾出土“黃腸題湊”,誰知内有乾坤,竟還藏着200多件文物

“黃腸題湊”既展現了墓主人的高貴身份,同時也有保護棺椁的作用;當然,既然是“皇帝專用”,其規模自然十分巨大,以北京大葆台出土的"黃腸題湊"為例,僅“黃心柏木”就用了15880根,甚至還曾發現過金絲楠木制成的“黃腸題湊”。

是以,“黃腸題湊”本身就是一件國寶文物。“六安王墓”中發現的黃腸題湊更為特殊,其不僅本身是文物,居然還保護了其他“國寶”;原來,在“黃腸題湊”東面角的棺椁内,考古隊又發現了200多件文物,其中不乏帶有銘文的青銅器、陶、玉器等,還有大量的五铢錢。

安徽曾出土“黃腸題湊”,誰知内有乾坤,竟還藏着200多件文物

這些寶貝怎麼沒被“土夫子”盯上呢?這就是“黃腸題湊”的功勞了。畢竟“土夫子”是賊,行事不敢太過招搖,是以即便進入了古墓,也是倉促間拿了東西就走;再說“黃腸題湊”,結構本身就複雜,土夫子再“鑽”進去找寶貝, 耽誤的時間就太多了。

安徽曾出土“黃腸題湊”,誰知内有乾坤,竟還藏着200多件文物

是以,有考古專家稱贊“黃腸題湊”是:最佳反盜方案;但仔細想,利用“黃腸題湊”保護其他文物,這是不是說,“其他文物”比“黃腸題湊”更為珍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