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年至,近團圓,掃塵祭竈迎新春!

據文旅聊城:

小年,通常指掃塵、祭竈的日子,被視為“忙年”的開始。由于南北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臘月二十三,就是北方俗稱的“小年”了,南方是臘月二十四,還有地區把除夕前一夜稱為小年。關于小年的來曆和習俗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小年的來曆

關于小年來曆的傳說有很多,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平民張生的傳說。傳說竈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竈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竈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彙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竈底,老百姓是以覺得竈王一定要敬重,于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竈“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财運的說法。

小年的習俗

掃塵土

這一習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為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掃塵也寓意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既指庭院内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剪窗花

剪貼窗花是小年最盛行的民俗活動之一,它曆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國内外人士所喜愛。窗花的樣式一般也有着較好的寓意,如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蓮(連)年有魚(馀)、鴛鴦戲水等。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發。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祭竈王、吃糖瓜

“二十三,竈上天”。小年這一天,最重要的習俗就是送竈王爺上天,做法就是将竈王爺畫像燒掉,為了讓竈王爺能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就用麥芽糖封他的嘴,用酒收買他的心。“二十三,糖瓜粘”就是這麼來的,後來演化成了吃糖的習俗,現在仍然保留。

冬藏轉春生,小年小團圓!小編祝大家小年愉快,萬事如意,阖家團圓!

圖檔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