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盤錦
盤錦市地處遼甯省西南部,遼河三角洲中心地帶。
西北鄰錦州,東界鞍山,南臨遼東灣,市中心距省城沈陽150公裡。
全市轄雙台子、興隆台兩區和盤山、大窪兩縣。
區域面積3959平方公裡,總人口為120萬。
盤錦的地域優勢獨特。
它位于遼甯中部城市群與京津唐城市群之間的聯結帶,地處遼東半島開發區與遼西經濟開發區的結合部,置身于東北經濟區與華北經濟區的融彙處,居于東北亞經濟圈與環渤海經濟區的交叉點。
這種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為盤錦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和空間。
盤錦地下蘊藏着豐富的石油、天然氣、井鹽等礦産。
現已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5億噸、天瓦斯儲量1500億立方米。
我國第三大油田--遼河油田就坐落在這裡,這裡還是全國最大、世界第4大特種油生産基地。
地下還蘊藏着鹽鹵水16億立方米,可為發展鹽化工業提供豐富的原料。
境内土地資源充足。
現有耕地13萬公頃,其中水田11萬公傾,年産糧食8.5億公斤,是遼甯省重要商品糧基地和優質大米出口基地;有葦田8萬公頃,年産蘆葦40萬噸,是世界最大的造紙原料和建材原料基地,占遼甯省造紙原料一半以上。
還有廣闊的草場,适合發展畜牧業。
載畜能力可達2.7萬頭混合牛。
草質優良,當年毛澤東主席通路蘇聯回國後,就将斯大林贈送的50匹良種馬“落戶”到境内西部的石山種畜場。
境内有118公裡海岸線,沿海灘塗3.9萬公頃,适宜蝦、貝類繁殖,具有發展水産養殖業的良好條件。
漲潮為海,落潮為陸的二界溝蛤
蜊崗,被譽為“渤海金灘”,盛産被乾隆皇帝稱作“天下第一鮮”的文蛤,是遼甯省著名的文蛤出口基地。
盤錦内陸,地勢低窪平坦,溝渠縱橫,有遼河、繞陽河等大、中、小河流21條,坑塘星羅棋布,适宜淡水養殖的水面達7萬公頃,發展淡水養殖條件優越。
中華絨螫蟹的産量居全國之首。
稻田養蟹獨具特色,也是全國大型河蟹苗種基地,提供的優質蟹種占全國總供應量的 70%。
加工成的“盤錦醉蟹”暢銷國内外市場,被譽為“天下美味”。
盤錦的自然景觀獨特、绮麗、優美。
遼河下遊的雙台子河口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8萬公頃,是國際最重要的濕地之一。
區内蘆葦繁茂、灘塗遼闊、人煙稀少,是野生動物栖息與繁衍的良好環境。
區内栖息的鳥類有236種,其中有丹頂鶴、黑嘴鷗等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31種。
保護區内已建成觀鶴台、蘆園、水禽園、放鶴亭等景觀,每年接待大批中外遊客,成為旅遊、觀鳥、享受大自然美的勝地。
沿境内海岸線可看到的天下奇觀--“紅海灘”,現已列為遼甯“五十佳景”之一,并被省旅遊部門列為對外整體推出的國際旅遊路線。
盤錦地靈人傑,孕育了著名愛國将領張學良,他的祖茔就在盤錦市大窪縣境内,他當年親手創辦的新民國小遺址仍在該縣東風鎮。
睹物思人,可生萬千感慨。
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美的自然景觀,使盤錦這塊寶地成為遼河的“金三角”。
盤錦市是1984年經國務院準許建立的省轄市。
是一座以盛産水稻和以石油化工為主導産品的新興沿海開放城市。
盤錦的開發建設大體經曆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農業開發。
從五十年代開始,國家在這裡組建國有農場群,使昔日“東北的南大荒”,變成了“北國江南”的魚米之鄉。
第二階段是工業開發。
從六十年代後期開始,石油大軍開赴盤錦,進行油氣資源的勘探和開發。
油田的開發建設,帶動盤錦經濟結構實作了曆史性的跨越,現代化工業開始在盤錦起步和振興。
第三階段是綜合開發。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建市以後,盤錦努力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進入全面建設新型石油化工城市的新的曆史時期。
建市後,全市上下不斷深化了對市情的認識,根據全市在油氣、水田、灘塗水面、蘆葦和草地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發展“油水經濟”,“油”就是發展油氣資源的加工和深加工;“水”就是抓水的綜合治理、開發和利用,提高水資源的綜合使用率。
根據這樣一個思路,農業上提出了建設“五色農業工程”,即以水稻、蘆葦為主的綠色工程,以水産養殖為主的藍色工程,以大棚菜為主的白色工程和以黃牛飼養為主的黃色工程,以水果栽培為主的紅色工程。
工業上提出了加快形成“油氣頭、化工身、輕紡尾”的工業格局。
盤錦建市前,工業基礎薄弱,年産值隻有1O7O萬元。
直到六十年代後期,由于遼河油田的建立,使盤錦的工業從此獲得了飛速發展。
相繼建設了瀝青廠、熱電廠、化肥廠等一批大中型骨幹企業,初步形成獨具特色、門類比較齊全的石化工業體系,為盤錦建成新型的石油化工城奠定了基礎。
自1984年建市至今,已初步建成了天河、渤海、興隆三個工業區。
石化工業企業發展到100餘家。
在全國500家最大企業中,盤錦已有遼河油田、遼河化工集團2戶大型石油化工企業跻身其中。
在抓産業結構調整的同時,加大力度調整産品結構。
新開發了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聚苯乙烯、甲醛、混合甲胺等新産品250餘種。
全市工業總産值1998年實作166億多元。
石化工業成為全市工業的主導産業。
盤錦的縣以上化工企業完成工業總産值僅次于大連市,列全省第二位。
在農業方面,形成産業化格局。
新中國成立後,确立了把盤錦建成商品糧基地和蘆葦生産基地的發展目标。
建市以後,按“兩高一優”的方向,圍繞“水”字做文章,發展特色農業、生态農業、高效農業。
充分利用國家把遼河三角洲列為農業重點開發區的機遇,加大對境内大窪小三角洲的投入和開發力度,建成了全長 26.3公裡的攔海大堤,圍海造田 3萬公頃,使昔日潮漲潮落的海灘變為農村經濟的又一新生帶。
同時大力開展了“五色工程”建設和“水上盤錦”建設,發展立體的生态農業。
全市在充分利用現有灘塗、水面資源,大力發展以河蟹、淡水魚、蝦、貝類為主的水産養殖業的基礎上,還較大面積地發展了稻田、葦田養蟹,進行農業立體開發,變“一水一收”為“一水雙收”,大幅度提高機關面積收益水準。
全市海、淡水養殖面積已達5萬公頃,水産品年産量超過12萬噸,總産值已超過糧食總産值,實作了“再造一個盤錦農業”的目标。
1998年,全市農業總産值實作51億元。
在通過産業化發展高效農業的同時,成功地進行了發展生态農業的探索,大窪縣西安生态養殖場“四步淨化、五步利用”的生态模式,被國家農業部确定為“全國同類豬場建設的典型模式”,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列為“環球500佳”之一。
目前,盤錦已被國家列為生态農業試點市,盤山、大窪兩縣也都被國家有關部門列為生态農業試點縣。
改革開放後,全市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取得了輝煌成果,使盤錦這個在遼甯版圖上面積最小(僅占全省總面積的2.68%)、人口最少(占全省總人口的3%)、建市時間短(僅15年)、經濟基礎薄弱(建市時列全省倒第2位)的小市,一躍成為全省的強市之一。
到1998年底,實作國内生産總值 232.6億元,國内生産總值絕對額在省内14個市中居第四位(前三位是沈陽、大連、鞍山);人均國内生産總值2萬元,居全省各市之首,在全國55個人均GDP超萬元的城市中列第5位。
城鄉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O50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470元,分别列全省第2位和第1位。
是全國36個率先進入小康行列的城市之一。
50年的奮鬥,盤錦人民奪得了今日的輝煌。
如今,市委、市政府又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謀劃盤錦更加燦爛的未來。
可以相信,百萬盤錦人民将繼續為把盤錦建成沿海開放城、現代工業城、綠色生态城。
文明衛生城而努力奮鬥。
解放初期,這裡是一座破爛不堪的小縣城。
七十年代才開始成規模地建設,特别是建市以後,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達到80多億元。
市區建成面積達46平方公裡。
已建成規模較大的住宅小區9個,人均住房面積達到 8.13平方米,居全省領先水準。
綠化覆寫面積1085公頃,綠地覆寫率達到23.6%,其中公共綠地面積268公頃,人均綠地面積5.7平方米。
交通 公路裡程達1419公裡,所有的縣(區)、鄉鎮和96%的村通了黑色路面。
進階、次進階路面占總裡程率居全省第一位,公路密度 35.8公裡/百平方公裡,居全省第二位,鄉鄉通柏油路居全省領先地位。
正在修建的沈山高速公路通過盤錦境内 58.3公裡。
盤錦至海城(含營口連接配接線)高速公路盤錦段51.9公裡,與沈大、京沈兩條高速公路相連接配接。
水路也較通暢,沿海沿河有碼頭54處,位于大遼河口的盤錦港,建設的兩個3000噸泊位碼頭已開始使用。
70年代建成的溝海鐵路橫貫盤錦,境内裡程93.8公裡,是遼西連接配接遼南的一條最近鐵路通道。
客運直接通沈陽、大連、上海、廣州,現在又開通了盤錦直達首都北京的快車。
通訊 開辦了無線尋呼、有聲信函、國際國内特快專遞、磁卡電話、移動通訊等30餘項服務項目。
郵電業務(國際函件、國際電話、國際電報等)可通達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全市電話普及率居全省前列,其中農村電話普及率列全省第一位。
盤山縣是“遼甯電話第一縣”。
商貿 各類大型商場均勻分布,各種消費供應充裕,銷售額大幅度增長。
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0多億元;生産資料市場銷售平穩,年銷售總值達20多億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達25.4億元。
金融 全市金融機構總數已達518個,網點布局合理。
人均儲蓄超萬元,列全省前列。
保險機構10家,險種達4大類120餘種,承擔各類風險金額1200億元。
科技 建市以來,取得了315項科技成果,其中318項(次)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發明獎和省、市科技進步獎,212項科技成果得到推廣應用。
申請專利1068項,有655項被國家授予專利權,專利實施率達70%。
科技在農業上促進了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傳統農業的改造,促進了農副産品大面積增産增收,糧食生産連續14年獲得大豐收,百萬畝水稻平均畝産691公斤,創單産水稻國内最好水準;科技進步對工業增長的貢獻份額達到45%以上。
高新技術産值已占全市工業總産值的10%。
教育 全市有高校1所、中專5所、普通中學79所、國小386所、各類職業學校22所,在校學生達22萬人。
在全省率先實作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率先完成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
盤錦的教育改革經驗,受到了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
湧現出以全國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全國首批十大傑出青年之一、全國十大師德标兵之一的魏書生為代表的一批優秀的教育工作者。
旅遊 盤錦有世界上最大的葦田,浩瀚的葦海成為盤錦生态旅遊一大景觀。
座落在這裡的雙台子河口(遼河下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旅遊、觀鳥、享受大自然美的勝地。
天下奇觀--紅海灘,色彩奇異,别具風韻。
二界溝蛤蜊崗,漲潮為海,落潮為灘,踏浪踩蛤,風情别具。
被聯合國規劃署列為“環球500佳”的西安生态養殖場,開辟為生态旅遊區,獨具特色。
城區内,建有東北平原地區最大的湖濱公園,園内的“遼河碑林”以全國唯一的通代碑林而大放異彩。
中國第一家民間書畫收藏陳列館--中國魯南書畫收藏陳列館珍藏近、現代名人書畫2000多件,資料數萬件。
盤錦是中日甲午戰争最後一仗的戰場,清軍烈士紀念碑在向後人訴說着那段令中華兒女刻骨銘心的悲壯往事。
為适應旅遊需要,盤錦現已建成涉外飯店8座,床位達2000張,每年接待遊客10萬人以上。
外經外貿全市利用外資項目 306項,協定外資額21.1億美元,實作利用外資17.7億美元,外商投資企業276戶。
盤錦市現有10戶企業經國家準許獲得對外貿易進出口經營權,實作出口交貨值35.3億元,實作進出口商品總值 5.7億美元,出口商品達13大類140餘種,遠銷歐、美、亞洲33個國家和地區。
先後向南韓、日本、俄羅斯等12個國家和地區派出勞務5500人次,承包了21項國際工程;全市有98家企業先後與美國、日本、德國等12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技術、裝置進口合同126項。
遼河油田和遼河集團兩戶大型企業取得國家準許的對外經濟合作經營權。
目前,盤錦已與美國、日本、意大利、南非等45個國家開展了經貿往來。
與土耳其的亞洛瓦市和日本的砺波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
外商投資的優惠待遇 主要有:建立外商投資企業享受的土地使用優惠政策;建立外商投資企業享受的稅費優惠政策;到開發區興辦的外商投資企業優惠政策;鼓勵發展外貿出口企業政策;建立市、縣(區)對外開放發展基金;對全市經濟發展能夠起牽動作用的重大外經外貿項目特事特辦;獎勵招商引資、出口創彙、國際經濟合作有貢獻人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