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洛鏡銅華——洛陽地區出土銅鏡展”在洛陽博物館開展。作為迎接壬寅虎年推出的新春特展,該展覽由洛陽博物館主辦,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洛陽市孟津區文物保護所協辦,現場共展出來自三家機關的150餘件(組)銅鏡精品,令人目不暇接。
在大陸古代,人們最初以靜止的水面做“鏡子”,後來發展到用器物盛水做“鏡子”。随着青銅制造技術的發展,銅鏡應運而生。大陸銅鏡的發展,曆經了夏商周的初始期,戰國、漢、唐的發展高峰期,宋之後的式微期,最終在20世紀被玻璃鏡替代。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該展覽以時間為線索分為四個部分:芳華初綻、漢之韶華、盛世繁華、缤紛落英,分别展示了銅鏡的四個發展階段。如果您對鏡子“進化史”感興趣,春節假期,可以到洛陽博物館二樓臨展廳一探究竟。
展覽有哪些看點呢?咱們一起聽聽洛陽博物館陳列部主任黃超的介紹。
●傳金村大墓出土銅鏡
在展廳内,有一組大型圖檔,上面共展示了21面造型精美的銅鏡,這些銅鏡是根據資料整理出來可能出土自金村大墓的文物。每件文物下方,可以看到它們的名稱及目前所在的博物館,除1件位于上海博物館外,其他的目前分散于法國、日本、加拿大、瑞典等博物館。
戰國龍鳳鏡
透雕鏡
黃超介紹,洛陽地區出土的銅鏡,時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東周時期,當時,其鑄造工藝和造型藝術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這一時期的銅鏡,形制趨于規範,有圓形和方形兩大類。山字紋銅鏡數量較多,出現了鑲嵌、透雕等特種工藝鏡,而具有異域特色的嵌玻璃珠銅鏡,則是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
●漢代銘文鏡寓意美好
漢代經濟文化空前繁榮,作為日用器具的銅鏡在兩漢時期得到空前發展。作為東漢都城的洛陽,銅鏡制造技藝和商品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銅鏡使用更普及、更生活化。
漢代銘文鏡
黃超介紹,銘文鏡在漢代頗為流行,寄托美好寓意。在“漢之韶華”部分,您可以看到銅鏡上内容豐富的“銘文”,如祈求生活富貴、安逸的“大樂富貴,得所好,千秋萬歲,宜酒食”;寄托相思情誼的“修相思,煩毋相忘,大樂未央”;盼望歲月靜好的“日有熹,月有富,樂毋事,常得意,美人會,竽瑟侍,賈事程萬物”。
●隋唐銅鏡雍容華貴
隋唐兩代是大陸銅鏡制造業的又一個大發展時期。這時,銅鏡新形式、新題材、新風格疊出,其裝飾雍容華貴、格調優雅,處處彰顯隋唐盛世的文化多元、開放包容。
唐代銅鏡
唐鸾鳥瑞獸鏡
鸾鳥瑞獸鏡、鴛鴦銜绶紋葵形銅鏡、蓮花蔓草紋葵形銅鏡、蔓草葡萄紋銅鏡、海獸葡萄鏡……單從名字看,是不是已經可以想象銅鏡上紋飾之繁複?在“盛世繁華”部分,隋唐時期的銅鏡還有更多驚喜等您發現。
明代銅鏡
●宋代銅鏡講求實用
黃超介紹,宋代以後,經濟重心南移,北方制造業衰落,銅鏡制作更加實用性。洛陽地區出土的宋代銅鏡,題材以花卉居多,顯示了文人寄情于自然的雅趣和意境。金元之後的銅鏡制作更為粗略,明代則多見素面鏡或吉語鏡。該展覽将持續至4月30日。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目前觀衆須通過“洛陽博物館”官方微信公衆号實名預約方可入場參觀。(洛報融媒·洛陽網記者 智慧 通訊員 元芳 文/圖/視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