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銘璇:立春

張銘璇:立春

立春

作者 | 張銘璇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之一,俗名:打春。打春的全稱應是“打春牛”。古人養牛,本是為了殺肉祭祖。在以群居群獵為生存方式的部落,每逢節令祭神、祭祖時,最高檔次的供品便是太牢,指宰殺的牲牛。羊低一等,稱少牢。牛羊均稱犧牲。由于臨近祭禮時再去捕獵獸牲則未必能準确捕到,于是古人便将捕獲的牛、羊預先飼養,待到祭祀節日直接宰殺。久而久之,人們學會了飼養牲畜。

飼牛的本來目的是為了祭祀的需要,西周時期人們悟出了套牛駕車之術,利用牛來拉車運物。

春秋時期,人們又領悟出了套牛犁田技藝。

戰國時期,人們逐漸推廣開了牛耕代替人耕。

秦漢時期,耕牛技術得到空前普及。從此之後,牛的主要用途由以前的做太牢變成了耕地的勞力,甚至成了春耕的代表形象。

《禮記 月令第六》記載:“先立春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齋。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于東郊。”“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耒耜,措之于參保介之禦間,帥三公九卿諸候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從《禮記 月令》之文來看,古代立春,上自帝王,下至百姓,都極重視,并且要集合官員臣僚,迎春東郊。古人以五行而論,東方屬木,木則旺于春,是以要去東方祭祀青帝勾芒神。同時要躬耕帝藉,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行九推之禮。何為九推?蓋親扶耒耜農械在帝藉嘗試耕耘工作。

當後人把牛耕技術運用至農業之後,帝王的九推之禮也改進為扶犁親耕。

《禮記》即有“立春出土牛以送寒氣”的記載。其儀制是:立春前一日,在宮廷之前廣場上搭一臨時彩棚,用鑼鼓吹打的儀仗出東城門,至城之東郊迎接土牛和芒神,回來陳列于彩棚之中,便是“迎春”。提前找人在此泥塑土牛,後人多是用紙紮糊紙牛,名曰:“春牛”。手執鞭子趕牛的農人形象便是“勾芒神”,即司春神、農耕神。在立春早的年份,也就是年前立春的年份,打春儀式上要把芒神立在牛的前頭,表示農耕開春早;在立春晚的年份,也就是春節後正月十幾立春的年份,打春儀式上要把芒神立在牛後,表示農耕晚,須芒神摧春牛;在立春适中的年份,也就是正月初十前立春的年份,打春儀式上則把芒神立在土牛之側,與牛并排。

打春這天,黎明時分,天子率文武官員身穿官服公祭神農氏。皇帝先祭先農壇,做耕田儀式。打春儀式開始時間必須是等到曆書上頒行的立春時刻,天子或首任宰輔為主祭官,右手拿牛鞭,左手扶犁把,在土牛身上分别抽打三鞭、五鞭、九鞭,算是農耕工作開始,以示範人們要努力耕田,勿違農時。此則名曰:“打春”,也叫“鞭春”。

明代《鞭春牛》詩曰:“年年春打六九頭,煙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鑼鼓,圍看府尹鞭春牛。”

鞭春之時,鳴贊官(司儀)高聲叫道:“一鞭風調雨順,二鞭國泰民安,三鞭四季平安”等吉祥話。

鞭春結束,圍觀的群眾則争搶土牛土塊,直至把土牛搶光,帶回家去放入自己田中,據說可以使自己田中五谷豐收。

明清時期,青州府臨朐縣每逢開東城門迎春,東郊農民多是放鞭炮慶賀,城郊鄉村戲班多至此捧場彙演,敲鑼打鼓,煞是熱鬧。縣官帶領縣衙官吏打春之後多是問農墒之情,并祝願農人家業興旺,五谷豐登。邑庠生員則随之列隊前來,既習官場禮儀,又幫縣官人場,加之民間玩藝、吹打彈唱,打春之儀多是顯現出一幅太平景象,堪為邑城盛典。

立春之日,家家要貼“宜春貼”,即用紅紙書寫或剪成“宜春”二字,貼在窗戶或堂屋牆壁。

立春食俗為吃春餅、吃春盤,俗稱“咬春”,春盤别名“五辛盤”,即指蔥、蒜、蘿蔔、姜、芥五種辛辣食品。

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号‘春盤'。”隋唐時期極為流行,杜甫《立春》詩曰:“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全盛時。”即指立春食俗。

《本草綱目》中說:“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

——本文節選自張銘璇海岱節俗專著《齊風铎語》

張銘璇:立春

張銘璇,字禦詞,筆名張未弛,臨朐人,現在臨朐縣石門坊風景區工作,是石門坊非遺項目傳承人;系山東省家譜學會會員、濰坊市作家協會會員、濰坊市攝影家協會會員、臨朐縣政協文史資料撰稿人;主編《濰坊旅遊系列叢書》之臨朐卷、昌邑卷、諸城卷、沂山卷、濰坊非遺卷;點校出版清光緒《臨朐縣志》。個人專著已有《臨朐名勝志》、《石門坊考》、《三皇廟志》出版,海岱節俗考證專著《齊風铎語》即将出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