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血戰鋼鋸嶺》拒絕殺人的男主角不是孤例,他們代表了美國的信仰自由

世界 說

黃轶雲

來自:諾克斯維爾

《血戰鋼鋸嶺》拒絕殺人的男主角不是孤例,他們代表了美國的信仰自由

"血戰鋸嶺"的照片。

在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的電影《血戰鋸嶺》(Blood Wars Saw Ridge)中,主人公戴斯蒙德·多斯(Desmond Doss)作為基督複臨安息日會的信徒,堅持不殺人和拒絕使用武器的信條。然而,他加入了美國陸軍,成為第77師的一名醫護人員。道斯曾多次被同志們捧在懷裡嘲笑和欺淩,甚至被關起來,但仍然沒有背叛自己的信仰。在沖繩戰役中,他多次獨自進出敵人的戰線,救出了近百名戰友。1945 年 10 月,杜魯門總統授予道斯榮譽勳章,以表彰他的勇敢。道斯也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獲得榮譽勳章的"拒絕服役"。北美殖民時期首次出現的"拒絕服務",成為美國文化的特殊象征。

美國在1970年代末越南戰争結束後改革了征兵制,"依良心拒服兵役者"(以下簡稱拒絕服役者)不再是強迫應征入伍者,而是一名士兵,雖然自願入伍,但由于反對"不公正戰争"而拒絕承擔戰鬥職責。在2007年美國國防部的一項法規中,"拒絕服役"被定義為"出于信仰堅決拒絕參戰或使用武器"。申請人必須填寫一份四頁的申請表,以表明他們的宗教信仰,并解釋因參加戰争或使用武器而違反的宗教信仰的特定部分。申請人還需要較長的描述他們的日常生活如何作為宗教信仰問題而改變。一旦發現申請人符合資格,他或她必須在當地"義務兵役"辦公室接受訊問,該辦公室根據送出的材料和證詞決定是否給予申請人"依良心拒絕服務"的地位。如果申請被拒絕,申請人可以選擇上訴。

《血戰鋼鋸嶺》拒絕殺人的男主角不是孤例,他們代表了美國的信仰自由

美國國防部出具的"拒絕送達"申請表的前兩頁

今天的"拒絕服務"大多是以新聞界或法庭記錄中的單一案件的形式出現的。例如,《紐約時報》在2011年報道說,海軍學院畢業生邁克爾·伊茲比基(Michael Izbicki)因拒絕在海軍彈道飛彈核潛艇上服役并拒絕控制核彈發射按鈕而被拒絕後,在一次反複上訴中被授予"認真拒絕服役"的地位。我的朋友戴維·阿德金斯(David Adkins)是1990年代末期駐日美軍的一名榮民,他欽佩該組織的信念,即在極其危險的情況下,它仍然可以為自己挺身而出,即使他沒有看到或遇到過"拒絕"。提到最近全球大熱的《血戰鋼鋸嶺》和他的英雄道斯,大衛是一個真正言出必行的英雄。他在不違背信仰的情況下為國家服務,并做出了對美國軍人的楷模犧牲。"

《血戰鋼鋸嶺》拒絕殺人的男主角不是孤例,他們代表了美國的信仰自由

我的朋友大衛·阿德金斯(David Adkins)在1990年代末期在日本的美國軍隊服役。

《血戰鋼鋸嶺》拒絕殺人的男主角不是孤例,他們代表了美國的信仰自由

榮譽勳章,代表美國軍人的最高榮譽

《血戰鋼鋸嶺》拒絕殺人的男主角不是孤例,他們代表了美國的信仰自由

照片戴斯蒙德·道斯和他的妻子多蘿西戴着榮譽勳章 圖檔:www.people.com

"拒絕服役"對參戰和因堅持宗教信仰或道德原則而奪走生命持保留态度,他們要麼拒絕參與任何形式的戰争,要麼以非暴力方式參與戰争。就像成為一名醫療保健士兵,機械師或野戰牧師一樣。在世界的現代史上,最早的良心拒絕參戰的例子發生在16世紀的瑞士,當時兩個名叫泰克和格羅斯的蘇黎世人因拒絕在德國農民戰争中為蘇黎世效力而被當局流放。在北美殖民時期,出現了"認真拒絕服役"的情況,就像在賓夕法尼亞州一樣,那裡的法律承認并保護了"認真拒絕服役的人"不在軍隊服役的權利。然而,在美國獨立戰争期間,那些出于宗教和道德原因拒絕戰鬥的人受到迫害,有些人被流放,有些人被送進監獄。在南北戰争期間,美國通過了第一部兵役法,該法要求被征召服役的"拒絕服役人員"可以通過支付300美元或找人代替他們來免除戰鬥義務,但仍然執行"拒絕服役"。

《血戰鋼鋸嶺》拒絕殺人的男主角不是孤例,他們代表了美國的信仰自由

這幅内戰漫畫反映了當時強制征兵的場景 圖檔:内戰日報

美國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征召了大量軍隊,但國内的反戰運動正在蓬勃發展,成千上萬适齡的年輕新兵選擇申請"拒絕服役"的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些"拒絕"被送到美國各地的軍營,在那裡他們必須證明他們确實出于信仰原因拒絕戰鬥,但被其他軍官和士兵虐待,甚至折磨緻死。一些願意承擔非戰鬥任務的"拒絕服務人員"被派往戰場,而其他人則因拒絕任何形式的服務而被軍事法庭判處在聯邦監獄和懲教營服役。戴斯蒙德·道斯(Desmond Dawes)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申請"拒絕服役"身份的多達70,000名年輕應征入伍者之一,戴斯蒙德·道斯(Desmond Dawes)是證明愛國主義和履行職責并不一定違反他們信仰的人之一。

《血戰鋼鋸嶺》拒絕殺人的男主角不是孤例,他們代表了美國的信仰自由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拒絕服役"支援的野戰救護部隊

圖檔來源:英國廣播公司

《血戰鋼鋸嶺》拒絕殺人的男主角不是孤例,他們代表了美國的信仰自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拒絕服務"是在懲教營

道斯是第一個"拒絕服役"獲得榮譽勳章的人,但不是最後一個。在道斯之後,另外兩名"盡職盡責的軍人"被授予榮譽勳章,他們都是在越南戰争中喪生的醫護人員。其中一位名叫約瑟夫·拉普安特(Joseph Lapointe)的人被征召入伍,作為"認真拒絕的軍人",成為第101空降師第7騎兵團的一名護理人員。1969年,他在一次倒下戰鬥中試圖拯救兩名戰友而喪生。大衛一直與他的家人保持聯系,他們非常謙虛,但不願意更多地談論La Poynte。

《血戰鋼鋸嶺》拒絕殺人的男主角不是孤例,他們代表了美國的信仰自由

約瑟夫·拉普安特的肖像

大衛認為,"拒絕服務"的存在代表了信仰自由,這是美國的基本原則之一。但另一方面,他透露,一些憎恨戰争的"拒絕軍人"在戰場的殘酷之後會改變,并以第一次世界大戰英雄阿爾文·約克(Alvin York)為例。約克在美國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曾獲得榮譽勳章和傑出服務十字勳章,他的事迹于1941年在美國發行,名為《約克中士》。約克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最初拒絕參加戰鬥任務,理由是他的信仰"禁止暴力",但當他加入第82步兵師并進入西線時,他改變了主意。他拿起槍,在戰鬥中英勇地行動起來。在1918年的一場戰鬥中,約克排一半以上被殺受傷後,他被授予榮譽勳章,以表彰他帶領其餘部隊的七名男子擊落德軍機槍陣地,摧毀了35個機槍陣地,殺死了28名敵軍,俘虜了132名。在危險中,約克似乎偏離了他的信仰,而道斯對信仰的癡迷似乎更加動人。

《血戰鋼鋸嶺》拒絕殺人的男主角不是孤例,他們代表了美國的信仰自由

左:阿爾文·約克;右圖:電影《約克軍曹》海報,

主演 加裡·庫珀

結束

負責任的編輯|徐

布局編輯|任意行

新浪微網誌 smh.com.au 說環球新聞

知道代理機構沒有

版權聲明 |手稿視訊均為世界原創

如需轉載或合作,請在背景回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