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理客中,總愛說封建王朝都是一丘之貉,不過都是階級壓迫而已。
這話确實沒什麼毛病。
可明朝還隻是階級壓迫,而清朝那是在階級壓迫之上再添加了一層民族壓迫。
我們總不能因為都是階級壓迫,就把多出來的民族壓迫給忽略不計了吧?
賬得算清楚,不能馬虎,人家欠了你一萬五,您不能隻要一萬回來,把剩下那五千都給省了對不?
再說說明朝與清朝的風評問題。
前幾年,陳梧桐先生寫了大學普明史的書籍,叫《明史十講》。
在這本書的序章,陳先生專門提及到了一個現象:
打開電視,反映明代曆史的電視劇,不是君主殘暴昏庸,就是廠衛橫行霸道,一片昏天黑地;反映清代曆史的電視劇,不是君主睿智聖明,就是臣工奮發有為,一片朗朗乾坤。
可知,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清朝在大衆的觀念裡,都是比明朝要好的很多。
清宮劇大行其道年代,給康、雍、乾歌功頌德也就罷了,雖可能用力過猛,但畢竟這三人也确實有可圈可點的政績在身上。
可後來,清宮劇的走向越來越不對味兒了。
比如,某些秘史之類的電視劇,已經開始給努爾哈赤、多爾衮這類屠夫化妝打扮了,還有慈禧、溥儀、李鴻章之流,曆史正劇也都開始洗白白了,甚至就連揚州十日的罪魁禍首多铎,都開始從明軍的手裡拯救漢人百姓了。
這就真有點過分了。
在對比一下明代背景的電視劇,朝廷幾乎都不是什麼正派的存在,以曆史正劇而言,胡軍版的《朱元璋》給人一種老土掉渣的感覺,和霸氣外露、場面恢宏的《康熙王朝》簡直是雲泥之别。
而這些正劇對明朝也黑化的有些過分,一些魔改的情節讓人捉摸不透,比如陳寶國版的《傳奇皇帝朱元璋》,完全把朱元璋醜化成了一個一無是處、隻知害人的大昏君,特别來氣,以至于我看了都想把劇裡的朱元璋拖出來捶上一頓。
再說說另一部經典正劇《大明王朝》,裡頭的嘉靖幾乎是徹徹底底反派角色,還有唐國強老師的《萬曆首輔張居正》,為了給張居正塑造一個悲情人物的形象,編劇直接安排萬曆給張老師下毒,讓張老師一命嗚呼……彼時我年紀還小,沒怎麼看過書,有很長一段時間還真以為張居正就是讓萬曆給殺了的。
而最讓我看不懂的操作是什麼呢?
是你吹捧大清就吹捧大清嘛,可每個大清正劇,在滿清皇帝虎軀一震、霸氣外露的時候,順帶都要把明朝貶低一下。
比如,于正劇裡皇太極那句“明朝皇帝都那麼昏庸”、康熙皇帝在明孝陵那句“大清遠勝大明”、姚啟聖那句“康熙遠勝明太祖哇”、乾隆那句“就這還好意思叫什麼華夏正統?”,紀曉岚裡張鐵林那句“明朝與宦官治天下,我大清與讀書人治天下”、連金庸劇裡韋小寶還要說上一句“清朝沒有壞皇帝,明朝沒有好皇帝”……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可以說,明朝就是靶子,成了給清朝自擡身價的階石。
前些年“吹清黑明“的現象大行其道,這毫無疑問是客觀事實,至于為什麼,我不知道,也不想妄加揣測。
但有些人非得視而不見,一口咬定不存在,那麼就不存在吧,您開心便好。
而網上吹明的明粉們,相對而言就比較克制。
比如前年有一部劇叫《女醫明妃傳》,這部劇裡尬吹明英宗,還稍微洗白了一下王振,按理來說,吹捧明朝皇帝正迎合了明吹的心态才對。
可是呢?
明粉們快把這部劇罵了成狗,說這部劇洗白明英宗、抹黑明代宗,甚至公然在女醫明妃傳的貼吧鬧事,搞得人家吧主發帖禁止談論任何曆史問題。
反觀清朝。
除了同治以外,其他清朝皇帝甚至包括溥儀都被電視劇洗的白白的。
連慈禧都白了我的媽呀。
就這我還見過有精神滿洲貴族說什麼吹得力度不夠猛呢。
再說說史學家如李治亭、馬大正之流,居然公然給尚可喜、洪承疇、吳三桂這類連清廷都反感的人招魂洗白。
這叫個什麼操作呢?
方志遠先生曾提及過,史學界存在一種無限拔高自己研究對象的陋習,而清史方面尤甚,譬如,把“康乾盛世”直接與飯碗挂鈎,這點請看姚念慈的吐槽:
但清史研究中的“盛世”之風,則确乎與研究機構的生存密切相關。衆所周知,現在的學術研究大都被納入國家和各級機構的各種項目規劃中,這樣才能接受科研資助和相應的獎勵。而能否獲得科研資助和獎勵,又是大學教師和研究人員能否在社會上立足的“生命線”。目前尚未結項的大規模的清史修撰,被定位為國家級學術工程,明顯帶有“準官修”味道,獲得政府資助金額之大,收攬人手之多,不僅空前,而且将絕後。中國曆代王朝,清朝與現實的關系最為緊密,賦予清朝何種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一工程的主持者自然成為集曆代“盛世”之大成者。“草上之風必偃”,流風所及,所向披靡。清代“康乾盛世”成為曆史上時間最長、成就最大的調子,也就定于一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