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正是各家出版機構開始摩拳擦掌進行選題運作之時。在衆多的選題中,那些圖書市場呼聲高、知名度高的經典公版書被衆多的出版機構所垂青。不過,做公版書從來都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因為,做不好,不但會毀了一家出版機構的聲譽,也會加劇重複出版、無序出版的态勢,廣大讀者蒙受閱讀經典的精神損失、物質損失。
每年都會有一批國内外名家作品進入公版領域,2022年也是如此。今年進入公版領域的作家、學者包括大陸著名曆史學家陳垣,著名書法家、教育家沈尹默,現代畫家、教育家潘天壽,著名詩人聞捷,以及希臘詩人喬治·塞菲裡斯,匈牙利著名哲學家和文學批評家格奧爾格·盧卡奇,日本著名小說家志賀直哉等。這些名家、學者生前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作品也有很大影響,有的作品在當時已不胫而走。
不過,畢竟時過境遷,随着時代的發展,如今的讀者未必都容易在圖書館或者市面上找到他們的作品。是以,這些名家的作品進入公版領域,對渴望高品質閱讀的廣大讀者來說是一個福音,而對衆多的出版機構來講,也是一個重大的選題發現、選題擴充、品種完善的時機。
筆者以為,盡管公版書多年來一直蒙受着種種非議,該如何切分這塊巨大的“蛋糕”,确實考驗着一家出版機構的出版智慧。如今做公版書,絕不是把進入了公版領域的名家作品随便拿來一本,照貓畫虎,重新設計一下封面、重新制作出版那樣簡單。
舉凡高明的出版機構,都把公版書出版納入自身的出版戰略中,加以謹慎推進,合理布局。如譯林出版社的“經典譯林”叢書兼具了學術和學科建設意義。編輯需要精心選擇所依據的原著版本,更要審慎遴選譯者,兩者都需要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經驗的支援。“經典譯林”譯者團隊彙聚英、法、俄、德等多語種翻譯大家:傅雷、朱生豪、蕭乾、草嬰、力岡、楊苡、許淵沖、文潔若、李文俊等;為了保證文本品質,“經典譯林”幾乎都從原文譯介,比如,《古希臘悲劇喜劇集》譯自希臘文,著名古希臘文學研究專家張竹明、王煥生十年磨一劍;《天方夜譚》從阿拉伯語直譯,譯者郅溥浩為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員、阿拉伯文學研究專家。
可見,有作為的出版人是把公版書當作一項有重大文化傳承價值的工作來做,沒有文化影響力的作品,是不會做的。這不但彰顯了出版人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情懷,也滿足了當今讀者渴望閱讀真正有價值的文化精品的時代需求。
前不久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的《出版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提出了39項重點任務、46項重大工程,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标,而要實作上述目标,沒有出版物的高品質支撐是不可能的,也包括優質的公版書。要做到出版高品質,圖書選題的前期規劃尤為關鍵。
公版書雖然是衆人眼中的“唐僧肉”,但這塊“肉”也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容易吃到。因為,如今的圖書市場環境變了,讀者的閱讀口味變了,出版管理的方式變了,再試圖以随便拿到一本公版書選題就倉促上陣、倉促出版,盲目地投入到市場,便以為會收獲盆滿缽滿,顯然是徒勞的。
筆者以為出版公版書要心存敬畏,心生技巧,不是簡單地拿來,而是要通過挖掘其存量,提升出版品格,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制作全新的版本,帶給讀者更多的知識内涵和全新閱讀體驗,通過深層次的二次開發,增加其“附加值”。正如專家所建議的,要在索引、編排、校訂、設計上都精心、講究,追求卓越版本,做成看家書、精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