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輝
2021年年初,山西省農信聯社提出了全年“三農”金融服務目标——全年各項貸款投放600億元,服務“三農”、支援小微、助力鄉村振興,持續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環境,有效緩解“三農”融資難、融資貴。
一年過去,“600億元信貸資金”落實到位沒有?主要投向了哪裡?
信貸轉型,堅守主責主業回歸“精神家園”
“吃武鄉小米,先看‘羊糞小米’。”某直播平台裡,韓登科手持真空包裝的小米“方磚”,用濃重的武鄉口音介紹着自己種的特産。
49歲的韓登科是武鄉縣故縣鄉十裡坡村人,也是該縣龍晖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近年來,老韓承包土地,用羊糞種小米、黑豆等小雜糧,形成綠色生态循環種養鍊。在此過程中,武鄉農商行故縣支行多次發放貸款,幫他解決修建廠房、購買農資等資金難題,成為緻富路上的“陪跑者”。2019年以來,老韓搭乘“直播快車”,通過網際網路将“羊糞小米”銷往北京、天津、上海、廣州、西安、鄭州等20多個城市,帶動38戶貧困戶順利脫貧、周邊500戶農民增收。“沒有農信的貸款支援,就沒有我這個網紅農民。”他說。
像韓登科這樣的帶頭人,越來越多成為農信資金支援的重點。
山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王亞說:“農村是我們的精神家園,農業是我們的創業舞台,農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支援‘三農’,是我們的主責主業。”
2021年,山西省農信聯社全面啟動信貸轉型,主動回歸主責主業,配套出台差異化信貸考核辦法,引導市縣行社機構不斷優化信貸結構,推動信貸業務向主責主業聚焦發力。
為了提升對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服務能力,山西省農信聯社從組織機制、機構隊伍、金融服務、考核考評方面做好“四個銜接”,将各級“扶貧金融服務上司組”調整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上司組”,按照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整體推進縣、先行示範縣分類,對108個縣級行社實施差異化考核。為适應新的金融需求,山西省農信聯社還對全省信貸産品進行梳理整合、創新研發,推出6大系列、14大闆塊、36款信貸産品,形成多層次、廣覆寫、差異化的信貸産品體系。全省農信系統聚焦山西農業“特”“優”戰略,加大涉農及小微企業貸款投放力度,推動小微貸款“擴面、增量、提質、增效”。
截至2021年12月末,山西農信各項貸款餘額6565.16億元,較年初增加676.47億元,增幅11.49%。單戶1000萬元(含)以下貸款較年初淨增276.18億元,增速達到14.8%,支農支小力度顯著加強。
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補齊“短闆”。截至2021年12月末,已對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995個,對接重點項目277個,對接率均達到100%。
支援農業基礎設施項目,夯實農業“底闆”。圍繞設施農業、高标準農田、農産品倉儲保鮮冷鍊物流設施、現代農業園區等工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鞏固“三農”發展基礎。截至2021年年末,農村基礎設施貸款餘額達67.16億元。
支援産業叢集建設,助力做大“長闆”。山西省農信社圍繞農産品精深加工十大産業叢集等産業上下遊,加強金融服務。截至2021年年末,對十大産業叢集貸款餘額達20.8億元、雁門關交錯帶貸款餘額11.71億元。
“山西農信系統以占全省20%的存款市場佔有率,投放了全省40%以上的涉農貸款,50%以上的小微企業貸款、民營企業貸款、扶貧小額貸款,60%以上的農戶貸款,是名副其實的地方金融主力軍。”王亞說。
傾斜資源,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021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步之年。同步做好金融服務銜接十分關鍵。
“傾斜資源配置,確定金融服務不斷、力度不減。”山西省農信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王亞要求,全省農信社要嚴格落實金融扶貧延續政策。
截至2021年12月末,山西全省農信社累計投放脫貧人口小額信用貸款28.83億元,餘額31.43億元,支援6.75萬戶建檔立卡脫貧戶和邊緣易緻貧戶生産經營。
在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農信社金融支援力度不減,積極對接當地鄉村振興特色産業項目,在産品和服務創新、信貸資源配置等方面予以傾斜,確定投給這些幫扶縣的各項貸款增速高于全系統各項貸款增速。至2021年12月末,山西農信對46家重點幫扶縣投放的各項貸款餘額達1400.86億元,較年初增加132.97億元。
為全面助推鄉村振興,山西省農信聯社同省内多部門協同關聯,破解融資難題。
——與省農業農村廳合作,共同搭建“三資”監管平台,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與省農擔公司合作,深化農擔業務合作,2021年新增農擔貸業務222筆、2.72億元。
——與省扶貧開發公司合作,采取委托貸款+自營貸款方式,重點支援與脫貧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生産,有效帶動脫貧人口增收緻富。截至2021年12月末,全省農信社扶貧周轉金貸款餘額17.72億元,惠及92戶企業。
——與省供銷社合作,開展生産、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
——支援晉中國家農高區建設,至2021年12月末,區域内農戶及龍頭企業等貸款餘額達21.4億元。
——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工具。截至2021年12月末,全省農信社申請使用支農支小再貸款387.27億元,拓寬了可貸資金來源,有力支援了鄉村振興。
整村授信,鄉村振興資金活水流得更順暢
“整村授信以後,家裡就像多了一筆備用金,随用随取、随借随還,非常友善!”永和縣坡頭鄉白家崖村村民藥永珍說。2021年,永和農商銀行開展整村授信,白家崖村107戶村民獲得總額788萬元的授信。藥永珍獲得8萬元額度授信後,很快就使用了其中的6萬元。說起貸款的體驗,她十分滿意:“不用到網點,也不用抵押擔保,手機上點幾下子錢就到賬了啦!”
農戶是農業生産經營的基本單元,金融需求有着“頻”“小”“散”的特點。怎樣疏通信貸資金流往農戶的“毛細血管”,推動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發展大格局?2021年,山西省農信社大力推廣金融服務“三農”新模式——整村授信,把過去的鄉村零售業務“批發”做。一方面,逐村組織開展農戶信用評價,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疏通授信“梗阻”;另一方面,實行“白名單”客戶邀請制,與農戶集中批量簽約,發放信用貸款,推動農村空白金融市場全覆寫。
截至2021年12月末,山西省農信系統共對16477個鄉鎮、行政村、社群、市場進行授信,建立5946個信用主體,行政村授信覆寫面達84.75%,授信1107.72億元,用信497.17億元。
王亞解讀:“整村授信,核心是用信用來評定授信額度,讓村民的信用變資産,解決農戶缺乏有效抵押物的融資難題,提升‘三農’金融服務的覆寫率和可得性。”
在整村授信中,山西農信系統探索出“背靠背”的信用評議方式,即選擇為人正派、有公信力、熟知村情的村民,如村幹部、網格員等,以“互不知情、互不幹預、交叉驗證”的原則進行信用評議,對村裡的農戶提出預授信額度。例如,晉城農信社在各村共成立1554個“背靠背”評議小組,對農戶開展至少三輪評議,選出“白名單”客戶進行批量授信。運城農信系統實行“三篩”模式,通過“一篩”排除不良征信客戶,“二篩”找出存量貸款客戶,“三篩”選出在農信系統還未授信的白名單客戶,然後開展信用評議、批量授信。永和農商行還将整村授信與縣裡的“道德銀行”建設結合起來,建構了“村組定性信用+農商銀行定量信用+人行征信信用+道德銀行”的評級授信模型,引導群衆“儲蓄”守信正能量、“貸出”誠信新風尚。
通過信用評議、整村授信,“窮可貸,富可貸,不講信譽不可貸”成為農村群衆認同的金融理念。在整村授信的同時,山西農信創新金融服務、豐富信貸産品,讓越來越多農戶實作“信用變資金”。
永和農商行自開展整村授信以來,農戶用信率高達93.53%,該行在當地貸款市場佔有率占到80.01%。大甯農商行以整村授信為抓手,推出果農貸、園藝貸、造林貸、林益貸、互助貸。太德鄉龍吉村村民雷對生想搞新品種矮化密植蘋果種植,正趕上農商行推出果農貸,心想事成,獲得了5萬元授信。資金到賬後,他激動地說:“有了這筆貸款,咱搞生産更有底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