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9年8月底,宋希濂來到重慶參加由蔣介石主持的軍事會議,會後,蔣介石專門留下他,問道:“程潛、陳明仁在長沙叛變,你事

作者:我家的貓叫皮蛋

1949年8月底,宋希濂來到重慶參加由蔣介石主持的軍事會議,會後,蔣介石專門留下他,問道:“程潛、陳明仁在長沙叛變,你事先知道嗎?”

宋希濂心裡一驚,連忙解釋說:“事先我不知道,當事情發生後,我立即查閱電台和陳明仁兵剛的電台是否尚可聯絡,電台答複暫時還可以,我就立即給陳明仁發去電報詢問真實情況;第二天陳明仁發來回電,申述了他脫離的原因,并希望我和他們采取一緻行動,我複電拒絕。以後就再沒有聯絡過了。”

蔣介石聽了之後,語氣頓時緩和了許多,連連說:“好!好!”談到這裡時,保密局長毛人鳳進來稱有要事彙報,宋希濂便告辭離開。

第二天下午,蔣介石又将宋希濂召來談話,他讓宋希濂把所部的軍長、師長的姓名、籍貫、軍銜及平日表現等情況詳細彙報一下。宋希濂逐一彙報,将每個人的性格和指揮能力也都加以說明。

聽完彙報後,蔣介石叮囑宋希濂說:“你要告訴各級幹部,尤其是進階幹部,要人人抱定取勝的信念。”

事後,宋希濂得知,蔣介石這幾天對在重慶的所有軍、師長以上将領逐一召來談話,進行了打氣,宋希濂部的軍、師長不在重慶,是以蔣介石專門讓宋希濂做了情況講述。

蔣介石頻繁召見将領,并未起到多大效果,第15兵團司令羅廣文對宋希濂發牢騷說:“這次總裁來,我們以為一定有些新的消息,新的辦法,但結果仍然是老一套,這樣能長期支援下去嗎?”

幾天後,錢大鈞通知前來參會的将領說:“奉總裁訓示,各将領沒有事的就可回去了。”

8月28日下午,羅廣文邀約胡宗南、宋希謙、何紹周、劉伯龍、郭汝瑰、沈策、趙秀昆等十餘人,到15兵團設在重慶的辦事處座談并聚餐。

在座談時,衆人交換了一些關于時局的意見,胡宗南主張由在場的所有人聯名請求蔣介石長期留在重慶或成都就近督戰,這個建議獲得一緻的贊同,當即由郭汝瑰、趙秀昆(15兵團參謀長)兩人寫草稿,經過讨論修改後,很快就通過了。寫給蔣介石的這封聯名信有八百多字,大意分為三段:第一段說明解放軍渡江後的軍事形勢;第二段特别強調西南地區的有利地勢、人力物力的豐富、鞏固并充分利川這個地區的優越條件、使之成為反攻的基地;第三段是全信的重點,請求蔣介石留駐重慶或成都就近指導。

信寫好後,,大家簽了名,推薦胡宗南、宋希濂、羅廣文、何紹周、劉伯龍五人于第二天下午4時帶着信去見蔣介石。

蔣介石看了信後,露出了不悅的表情,對着胡宗南等五人發了一通火,之後又解釋了他不能留下的原因,說:“我在台灣創辦了一所學院,訓練幹部,由我親自主持指導,如果局勢穩定,将來大家也可輪流前往受訓。是以,我要經常住在台灣,而不能長期留在四川。西南方面,隻要大家同心協力,能撐持一個時期,國際形勢就一定會有變化,到那時,我們就可和台灣方面的力量配合起來進行反攻,以争取最後的勝利。”

在蔣介石說完後,胡宗南和宋希濂還不死心,相繼說了一些看法,主要意思還是四川非常重要,請求蔣介石留下。蔣介石不耐煩地說:“好了好了,以後我會常來四川的,希望你們把我的意思轉達給各軍、師、團長。”

最後,胡宗南提出國民黨四川省主席王陵基和鄧錫侯、劉文輝等川系軍閥不和,建議調換,蔣介石打斷了胡宗南的話。見蔣介石一臉的不耐煩,胡宗南隻好識相地帶着宋希濂、羅廣文、何紹周、劉伯龍很不情願地告辭離開。

9月2日,宋希濂在飛返恩施的前一天,再次去見蔣介石,蔣介石又老調重彈,當時的宋希濂表面唯唯,但心态已經發生了變化,開始覺得他的這個校長也不過如此而已。

回到恩施後,參謀總長顧祝同給宋希濂發來電報,讓他配合胡宗南集團、湯恩伯集團同時向解放軍發起反攻。宋希濂召集部下開會,大家一緻認為部隊補給困難,士氣低落,根本無法和解放軍正面交戰,反攻的條件完全不具備。為了應付蔣介石、顧祝同,宋希濂讓所部第十四兵團所屬的第15軍派一個團的兵力作試探性的攻擊,第122軍派若幹小部隊渡過進行襲擊擾亂,同時讓第二十兵團司令陳克非派出兩個團的兵力,從巴東、野三關地區向當面的解放軍作試探性的攻擊。除了上述幾個團的部隊外,宋希濂讓其餘各部隊積極整頓補充并構築工事。宋希濂派出去的騷擾部隊,由于受到解放軍有力的回擊,未獲得任何成果,反而大部分遭到殲滅。

湯恩伯和胡宗南的反攻自然也是無從談起,解放軍很快就肅清了福建大部分地區的國民黨軍,迫近在福建在大陸上的最後一個據點廈門,湯恩伯帶着殘部逃竄到了沿海島嶼。胡宗南反攻不成,反而被解放軍突破了秦嶺防線,打開了通向漢中的門戶,胡宗南的部隊不斷向川北地區龜縮。

所謂的宋希濂、湯恩伯、胡宗南集團三路反攻很快就被解放軍所粉碎,随着國民黨軍的節節敗退,國民黨軍在西南的主力即将被徹底地消滅。

1949年8月底,宋希濂來到重慶參加由蔣介石主持的軍事會議,會後,蔣介石專門留下他,問道:“程潛、陳明仁在長沙叛變,你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