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拿到孩子試卷的那一刻,我沒忍住,動手打了孩子

在教育孩子時,很多家長都有過被情緒沖昏頭腦的時候,沒忍住,動手打了孩子。

打完之後,看着孩子委屈哭泣的樣子,内心又忍不住後悔,責怪自己沒有控制好情緒,暗自發誓下一次一定要保持冷靜,好好和孩子講道理,絕對不再動手。

但是在看到孩子試卷上那些鮮紅的叉号時,情緒再一次沒有被控制住,還是對孩子動手了,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了呢?

據調查顯示,有86%的家庭都表示打過孩子,94%的家庭表示罵過孩子,打罵孩子好像一直都是一個很普遍的教育方式。

拿到孩子試卷的那一刻,我沒忍住,動手打了孩子

同樣的老師,同樣的試卷,為什麼孩子們的成績差異會這麼大呢?問題都出在孩子的身上嗎?并不是,這其中必然有家長和家庭教育的原因。

但是家長并不會反思自己,隻會把不好的結果都推到孩子的身上,是以便有了這些日常對話“隻要你的成績......你就可以......”,“隻要你表現的......你就能得到......”。

家長和孩子的對話永遠都是帶有條件性和目的性的,這種對話會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隻有我表現得夠好,才會被愛。

有這種想法的孩子就會更努力的去達到家長的要求,但是現實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他發現有一些困難是現在的他克服不了的,孩子就會自暴自棄,沒有安全感,自卑,變得越來越不求上進......

這種無力感堆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在情緒上爆發出來,情緒爆發的孩子撞上控制不住情緒的家長,親子關系就變得越來越緊張。

拿到孩子試卷的那一刻,我沒忍住,動手打了孩子

容易被孩子激怒,經常情緒不穩定的家長,内心也是沒有安全感的,是害怕、恐慌的。

以往的經驗告訴他,如果孩子不能好好學習,以後就要完蛋了,這絕對不可以。

但是發完脾氣之後,家長又會後悔,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爸爸或者好媽媽,這樣的父母在内心深處也是沖突的。

拿到孩子試卷的那一刻,我沒忍住,動手打了孩子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家長要善于發掘。

也許孩子的優點和傳統意義上的優點不一樣,但是家長應該允許他們釋放自己的天性,摸索出和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不要用蠻橫的行為傷害他們。

家長可以為孩子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帶着情緒和孩子對話,在有限的範圍内給出孩子最大的自主權限。

尊重了解孩子的情緒,接納孩子,給孩子營造出一個自由健康的成長空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