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惠英
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個美好的月圓之夜,故稱元宵,又稱元夕、燈節、小正月、上元節。和另一個滿月佳節中秋不同,元宵不重天上月,而重人間燈。正如清人梁元穎《元夕前門觀燈》詩曰“今宵閑殺團團月,多少遊人隻看燈”,元宵的第一關鍵詞是“燈”,觀燈、猜燈謎,人們縱情狂歡,盡一夕之樂。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卷》之看花燈局部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元宵佳節最具辨識度的習俗便是觀燈。早在南朝梁代宗懔撰寫的《荊楚歲時記》中,就提起過觀燈成為一種制度。唐代開始,正月十五夜張燈,至宋臻于極盛。不少古籍記載宋代燈市計五天,由十五到十九,事先必搭一座高達數丈的“鳌山燈棚”,上面布置各種燈彩,燃燈數萬盞。如《東京夢華錄》說每逢燈節,“遊人集禦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餘裡。”金人元好問《京都元夕》詩雲:“袨服華妝着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元代馬緻遠有寫元宵的小令〔仙呂·青哥兒〕《十二月》:“春城春宵無價,照星橋火樹銀花。妙舞清歌最是他,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下。”據說當時大都麗正門外有棵大樹被忽必烈封為“獨樹将軍”,每年元宵挂滿各色花燈,遠看像一條沖天的火龍。
清代金廷标《元宵燈戲圖》
明代,元宵放燈延長為十天,著名畫家唐伯虎《元宵》詩曰:“有燈無月不誤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清代元宵花樣更多,除花燈外,還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龍、火獅等。經學家阮元有《羊城燈市》詩雲:“海螯雲鳳巧玲珑,歸德門明列彩屏。”書畫家姚元之則如是《詠元宵節》:“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和南宋大詞人辛棄疾那阕著名的《青玉案·元夕》異曲同工:“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可謂燈山燈海、人山人海,到處熙熙攘攘,熱烈歡快。
元宵燈彩曆史悠久,品種繁多。沈從文在《燈節的燈》中寫道:“宋人筆記同時還記下許多燈彩名目,‘琉璃燈’可說是新品種,不僅在富貴人家出現,商店中也起始用它來招引主顧,光如滿月。‘萬眼羅’則用紅白紗羅拼湊而成……明清以來反映到畫幅上如《金瓶梅》《宣和遺事》和《水浒傳》插圖中種種燈景,和其他工藝品——特别是保留到明清錦繡圖案中,百十種極其精美好看旁綴珠玉流蘇的多面球燈,基本上大都還是宋代傳下來的式樣……明代的‘金魚注水燈’,和用千百蛋殼做成的巧作燈,用冰琢成的冰燈,式樣作法雖已難詳悉,至于明代有代表性實用新品種,‘明角燈’和‘料絲燈’,實物在故宮還有遺存的。”
南宋李嵩《觀燈圖》
《紅樓夢》如是描摹元春省親時的富麗堂皇:“隻見院内各色花燈爛灼,皆系紗绫紮成,精緻非常。上面有一匾燈,寫着‘體仁沐德’四字……園中香煙缭繞,花彩缤紛,處處燈光相映,時時細樂聲喧,說不盡這太平景象,富貴風流。”第五十三回寫賈府過年時“廊檐内外及兩邊遊廊罩棚,将各色羊角、玻璃、戳紗、料絲或繡、或畫、或堆、或摳、或絹、或紙諸燈挂滿”,煞是熱鬧喜慶。“兩邊大梁上,挂着一對聯三聚五玻璃芙蓉彩穗燈。每一席前豎一柄漆幹倒垂荷葉,葉上有燭信插着彩燭。這荷葉乃是錾琺琅的,活信可以扭轉,如今皆将荷葉扭轉向外,将燈影逼住全向外照,看戲分外真切”,如此高檔精妙兼具實用性和裝飾性的燈具,自非尋常人家所能擁有。而宮廷燈彩更奢華,清宮畫《雍正十二月令圖》的第一幅《正月觀燈》上有一盞天燈,是一根金色雕龍紋的木柱豎立在石座中,靠近頂端處橫插一梁,塑為龍形,龍口銜一盞花燈,花燈有細線與安放在地面上起到固定作用的四個小銅人相連。還有一盞四面裝飾花紋的花燈高挂在燈棚上,燈下有童子正在嬉戲,廊檐下還有各式宮燈,渲染出滿紙喜樂。而明代散文家唐順之興緻勃勃地寫下《元夕詠冰燈》:“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出海鲛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元宵的燈,還是孩子們的玩具。汪曾祺曾說:“孩子有自己的燈。兔子燈、繡球燈、馬燈……兔子燈其實不大像兔子,臉是圓的,眼睛是彎彎的,像人的眼睛,還有兩道彎彎的眉毛!”(《故鄉的元宵節》)周國平兒時元宵節的驚喜,則是父親親手制作的一隻精緻的走馬燈,“在紙屏的各面繪上不同的水彩畫,挂在屋子裡。電燈一亮,紙屏旋轉起來,令我驚喜不已。”(《我的心靈自傳》)
【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别】
元宵,是大衆的嘉年華,青年男女往往還借這大好機緣演出一幕幕動人的愛情故事來。老舍曾言:“在舊社會裡,女人們輕易不出門,她們可以在燈節裡得到些自由”(《北京的春節》),和男人一起踏月、看燈、看焰火,把街上擠得水洩不通。明末少女李翠微有一套散曲〔正宮·山漁燈犯〕《元宵豔曲》傳世,其第一支曲子這樣寫道:“燈如晝,人如蟻,總為賞元宵,妝點出錦天繡地,抵多少鬧嚷嚷笙歌喧沸,試問取今夕是何夕。這相逢忒煞奇,輕輕說與他,笑聲要低。雖則是燈影堪遮掩,也要慮露容光惹是非。愛殺你,果傾城婉麗,害相思,經今日久,甫得效于飛。”這自然是一對有情人幽期蜜約的實錄,女主人公勇敢而可愛。據清初王端淑所輯《明代婦人散曲集》記載,李翠微是陝西米脂人,乃闖王李自成之女。還有,清人董舜民的《元夜踏燈》生動形象地描畫了一位閨閣女子在元宵夜和意中人幽期密約的甜蜜羞怯和不忍離别的淡淡感傷:“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元雜劇中有不少元宵愛情劇,其中《才子佳人誤元宵》《陳翠娥貞節賞元宵》已佚,《王月英元夜留鞋記》尚存,宋元戲文亦有《王月英月夜留鞋》。《王月英元夜留鞋記》簡稱《留鞋記》,無名氏作,題目正名是:“郭秀才沉醉誤佳期,王月英元夜留鞋記。”故事講的是郭華赴汴京應試,偶遇胭脂店店主之女王月英,頓生愛慕之情,借買胭脂之名,常到店中與月英相會。而月英也鐘情于郭華,叫丫環梅香傳信郭華,約他元宵之夜在相國寺幽會。郭華酒後赴約,在等月英過程中睡了過去,月英來時推不醒他,隻得把一隻繡鞋、一塊手絹留在郭的懷裡,以表情愫。郭華醒來,追悔莫及,竟吞手絹自殺了。包公審理此案,以繡鞋為證傳訊王月英。月英将羅帕從郭華口中拽出,郭華蘇醒。包公斷二人為夫妻。該劇第二折開頭的〔正宮·端正好〕描畫元宵之景:“車馬踐塵埃,羅绮籠煙霭,燈球兒月下高擡。”第二支〔滾繡球〕描繪元宵節俗:“燈輪呵紅滿街,沸春風管弦一派,趁遊人擁出蓬萊,莫不是六鳌海上扶山下,莫不是雙鳳雲中駕辇來,直恁的人馬相挨。”閩南歌仔戲《陳三五娘》講述五娘在觀燈時為泉州才子陳三所救,一見鐘情結良緣。還有,《樂昌分鏡》以著名的“破鏡重圓”故事為題材,劇本雖佚,本事尚在,宋元南北劇都有。講的是南朝陳後主陳叔寶之妹樂昌公主才貌雙全,嫁徐德言,夫妻恩愛。鑒于政局紛亂,徐德言将一面鏡子一分為二,夫妻二人各執一半,相約如大難不死,公主就派人拿這半面鏡子在元宵節叫賣。陳亡後,徐德言果然在元宵燈海中見一蒼頭拿着半面鏡子高價叫賣,夫妻倆“破鏡重圓”,留下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話。粵劇《帝女花》演的也是這個故事。還有,明代小說家瞿佑的《牡丹燈記》将喬生與符麗卿的凄美愛情故事演繹成甯波月湖版的“許仙與白娘子”,清代史學家、文學家全祖望竹枝詞雲:“初元夾岸麗人行,莫是袁家女飯僧。若到更深休戀戀,湖心怕過牡丹燈”,詠的也是這個故事。
燈,代表光明和希望,在閩台方言裡,還與“丁”諧音代表添丁,故舊時元宵盼望生育的婦女會刻意在燈下遊走。民間還有元宵走百病、摸門釘的習俗,婦女們結伴而行,以強身健體、驅病除災,而摸門釘則有生子之意。《雍正十二月令圖·正月觀燈》裡有一座人頭濟濟的單拱橋,畫的就是元宵“走百病”。明人張宿詩曰:“白绫衫照月光殊,走過橋來百病無。再過前門釘觸手,一行直得一年娛”——驅病、添丁,是世世代代老百姓最樸素也最美好的願望。
【紫府高祯來盛會,畫堂歌樂列華筵】
常言道過大年鬧元宵,一個“鬧”字,道出了元宵特有的喧喧騰騰喜氣洋洋。肖複興說,“元宵看燈,老北京人一般叫做‘逛燈市’,或者叫做‘鬧花燈’,也有叫做‘踏燈節’的,民國竹枝詞裡就有‘銀燭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燈人。’無論是一個‘逛’字,還是一個‘鬧’字,或‘踏’字,都展現了那時燈節的張揚勁頭兒。”(《元宵節的燈》)
明代《南都繁會景物圖》局部,描繪了南京元宵燈會的盛景
除了現實情境中的看燈,元宵“看燈”也是戲曲舞台上最常見的橋段之一。其中黃梅戲《夫妻觀燈》和越劇《追魚》是大衆最耳熟能詳的,前者演王小六夫妻從一到十,雙雙報燈名,舉手投足,滿滿是對日子和美的企盼和祝願;後者唱書生張珍和鯉魚精歡歡喜喜同賞元宵燈彩:“這廂是獅子滾繡球遍地錦,那廂是二龍戲珠滿天星,雙雙蝴蝶迎風飛舞,對對鴛鴦比翼交騰……”還有茂腔《趙美蓉觀燈》和滬劇《徐阿增出燈》都有大段關于元宵觀燈的描繪,仿如專門鋪叙介紹各種燈彩的“燈賦”或曰燈彩說明文,前者唱曆朝曆代的人物故事在一盞盞花燈上顯現,還有各種動物燈、節氣燈、莊稼燈、菜園燈等等,娓娓道來,後者更是細數令人目不暇接的燈名,如十二月花名燈、生肖燈,又如“有頭有腳烏龜甲魚燈、無頭無腳蚌蛯蛤蜊燈、有腳無頭螃蟹蟛蜞燈、有頭無腳泥鳅鳗鲡燈”,唱詞則既報了燈名又出了燈謎,非常有趣,也非常生活化。
平劇名家史依弘曾在元宵戲曲晚會上利用現代科技影像在曆史的細節中改編複原《上元夫人》
平劇大師梅蘭芳先生曾專門為元宵節編演應節古裝新戲《上元夫人》,1920年元宵首演于新明戲院,故事講的是王母娘娘和上元夫人帶着伎樂侍從自天而降,漢武帝設筵款待,上元夫人當筵歌舞。這出戲雖情節簡單,但場面熱鬧,尤其是梅蘭芳扮演的上元夫人,技巧精純,歌舞新穎,服飾鮮豔,觀衆十分喜歡,僅三日票房收入就高達一萬五千元大洋。可惜它已失傳,僅遺留下劇本、舞譜和寥寥幾張劇照。2021年,平劇名家史依弘在元宵戲曲晚會上利用現代科技影像在曆史的細節中改編複原《上元夫人》,展現了“抱月”“風轉”“俛視”等場景,她唱着“星月影動玉琅玕,祯祥吉慶賀新年。紫府高祯來盛會,畫堂歌樂列華筵”,與動态化再現的梅蘭芳先生上元夫人舞譜影像疊映交融,歌舞蹁跹,令人耳目一新。
觀燈,也往往伴随着猜燈謎,好玩又益智,老少鹹宜,貧富不拘。燈謎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先秦時期,制作燈謎需要智慧和巧思,大量運用比喻、借代、想象及拟人等手法,極具知識性和趣味性。清人錢琦在其《台灣竹枝詞》裡描繪了燈謎活動熱鬧非凡的場景:“煙花火樹拂牆過,映帶春節燈謎多。”清代李汝珍的長篇小說《鏡花緣》多次寫到猜謎和制謎活動,如第八十一、八十二兩回生動詳實地摹畫了清代中葉百姓的猜謎活動。而《紅樓夢》中共有燈謎二十七則,如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禅機制燈謎賈政悲谶語》,太監拿來元春所制燈謎給衆人猜。“寶钗等聽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絕句,并無甚新奇,口中少不得稱贊,隻說難猜,故意尋思,其實一猜就猜着了”,寥寥數語便把寶钗識時務、懂世故、明事理的性格特征表現了出來。而“賈母見元春這般有興,自己越發喜樂,便命速作一架小巧精緻圍屏燈來,設于當屋,命他姊妹各自暗暗的作了,寫出來粘于屏上,然後預備下香茶細果以及各色玩物,為猜着之賀。”準備工作做得如此細緻充分,全家團圓猜燈謎的歡快喜慶自不必說。
佳節必有美食,元宵節照例要吃元宵。老杭州素來有“上燈圓兒落燈糕”的說法,意思是正月十三上燈時吃湯圓,等到正月十八落燈時吃年糕。南宋政治家史浩《粉蝶兒·詠圓子》詞曰:“玉屑輕盈,鲛绡霎時鋪遍。看仙娥、騁些神變。咄嗟間,如撒下,真珠一串。火方燃,湯初滾,盡浮鍋面……”,把做圓子的女人比作仙娥,把圓子比作真珠,寫得惟妙惟肖。而在浙江台州的許多地方,人們正月十四鬧完元宵之後,回家吃的不是元宵,而是糟羹。
在老北京人的節日記憶裡,元宵節“燒火判兒”是一項觀賞性極佳的節慶活動。“判兒”就是泥塑的判官,裡頭放置一個爐膛,裝煤點火後,因灼燒而通體變紅,且有火焰從七竅噴出,十分好看。四川有句俗話叫“正月十五大月亮,蒜苗扯得光樁樁”,說的是“偷青”,就是到别人家園子裡“偷”蔥、蒜、蘿蔔等,被偷的人家也不會生氣,因為在當地方言裡生菜與“生财”諧音,蘿蔔被稱為“菜頭”,和“彩頭”諧音,而蒜則和“算”同音,都是好“好彩頭”。而太原一帶每逢元宵都要“鬧火紅”——舞獅子、耍龍燈、踩高跷、八音會、蓮花落、二鬼摔跤、跑場秧歌,無不呈現濃郁的生活氣息與地方特色。
(作者為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來源: 文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