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這3種行為,正在培養一個自我價值感低的孩子

這是現代家長教育的第2286篇文章

本文來源于公衆号:錢志亮工作室

ID: qzlgzs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類人:

不管你怎樣肯定、鼓勵,他們總是習慣否定自己,認為“我不夠好,這裡不行那裡不行”,即便真實情況是,他已經足夠好了;

他們傾向于認為自己不值得更好的,是以也不會主動嘗試獲得,經常在機會和挑戰面前退縮、放棄;

他們總是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和需求,認為自己的感受不重要,優先考慮、迎合他人的需要;

他們很在意别人的評價,任何一點負面的評價就會讓他們陷入自我懷疑,難以釋懷······

這些表現綜合起來,在心理學中,我們稱之為自我價值感低。

自我價值感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認知和評價,反映了一個人的自我認可程度。

自我價值感強的人認為自己是重要的、有價值的、值得被愛的,通常表現為自信、自尊和自強;反之,則易産生自卑感,自暴自棄。

心理治療師薩提亞在談到自我價值感時指出:

“當自我感覺良好、自我欣賞時,我就極有可能以一種高貴、真誠、勇敢的姿态,充滿活力和愛心地來應對生活”。

“如果我不喜歡自己,就會貶低自己,對于生活,我總是很恐懼,覺得自己無能,進而形成了一種狀态:以受害者自居,不思進取。

我盲目地責怪自己同時加罪于他人,一會兒屈從一會兒暴虐,将自己的過錯推卸于他人。”

深刻點明了自我價值感對一個人身心健康和人生發展的重要影響。

父母這3種行為,正在培養一個自我價值感低的孩子

對于孩子來說,自我價值感的形成和水準高低受家庭影響很大,尤其是和父母的養育方式及其對孩子的态度和評價關系密切。

生活中,父母常見的3種行為,最容易養出一個自我價值感低的孩子。

1

情感忽視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态度就像一面鏡子,讓孩子看到和感覺到自己的樣子。

0-6歲的幼年關鍵期,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積極關注——看見并回應孩子。

如果能夠得到父母的關心、愛護和了解,孩子在内心深處就會覺得自己是重要的、有價值的、值得被好好對待的。

反之,如果家長經常性地忽視孩子,态度冷漠、拒絕孩子、阻止孩子的情緒表達,則會讓孩子産生一種被抛棄的感覺,内心充滿恐懼和不安,進而懷疑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

比如,孩子有話想跟媽媽說,媽媽正忙,簡單粗暴地把孩子推到一邊,不理會孩子,或者孩子說完,當沒聽見;

孩子因為某件事傷心地哭了,家長覺得煩,制止孩子:“有什麼好哭的!再哭我把你關門外去。”

如果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就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因為他們在父母那裡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尊重,自然也不會尊重和重視自己。

是以,家長在孩子童年時期,要特别注意對孩子的關注、回應和情感撫養。

父母這3種行為,正在培養一個自我價值感低的孩子

多花時間陪伴,和孩子互動。與孩子對話時,認真看着他,耐心傾聽,給予積極的回應。倘若沒辦法做到,最好如實地告知原因:

“寶寶對不起,媽媽現在要做飯,不能陪你聊天了,等媽媽做完飯,咱們再好好說,行嗎?”

這樣,孩子會明白,是父母“暫時做不到”,而不是自己不好。

另外,在孩子表現出情緒時,父母設身處地的接納和了解,也會讓孩子倍感溫暖,覺得自己是被重視的、有價值的。

這一點上,家長要做到不輕易責備孩子的情緒,比如傷心、生氣、後悔,而是允許孩子表達,帶着愛和耐心去傾聽,表示了解,必要時提供建議或幫助。

比如家裡來其他小朋友了,看到媽媽陪他們玩,給他們好吃的,孩子不高興,忍不住哭了,這時媽媽可以把孩子抱起來,問問他:

“是不是媽媽陪其他小朋友玩,你不高興啦?怕媽媽不愛你了,是嗎?”

然後告訴孩子:

“爸爸媽媽不論什麼時候都永遠愛你,對其他小朋友好,不影響對你的愛。”

親子之間情感上的溝通和了解,更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形成較高的自我價值感。

2

給孩子過高的期待和要求

看不到孩子真實的樣子

電影《伯德小姐》中,女主人公和母親之間緊張的關系貫穿整個電影。

母親總是不滿于女兒的一切,常常貶低、攻擊女兒,包括淩亂的房間,學習成績、要去紐約讀大學的計劃等等。

在母女挑選裙子的一段情節中,母親對伯德小姐挑選的裙子、身材不滿意,于是便有了下面一段對話:

-“我想要你的肯定,希望你喜歡我。”

-“我隻是希望你可以努力成為那個最好的你。”

-“如果這已經是最好的我呢?”

這段對話,也真實反映了我們生活中的某一類親子關系。

父母有了孩子後,對孩子充滿了美好的期待,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成為那個理想中的“完美小孩”,于是不斷地幫助孩子糾正錯誤、彌補不足,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最怕的是有些家長,希望孩子完美的執念過深,導緻他們無法看到和欣賞眼前這個真實的孩子,給孩子的愛在不知不覺中附加了條件。

通常表現為:

孩子考試考得好、聽話、比賽拿獎、表現令人滿意時,父母就十分熱情、歡喜;考試成績沒達到父母的要求,表現不夠好的時候,就對孩子十分冷漠、打擊否定。

當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想法時,父母不當回事,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期待和安排做事,并美其名曰“為你好”。

這樣的教育方式,傳遞給孩子的資訊是:隻有你足夠優秀、聽話,我才愛你;沒達到我定的标準,你就是不行、差勁。

長期的苛責、高标準、嚴要求,孩子很難建立起健康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價值感,他會感覺自己本身是沒有被接納的,隻有外在表現好了,自己才有價值、值得被愛。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成為這樣一類人:不管自身條件、成就有多好,内心仍然覺得自己不行,沒辦法停止對自己的要求,時常被焦慮綁架,無法活得輕松、幸福。

父母這3種行為,正在培養一個自我價值感低的孩子

是以,家長一方面給孩子期待和要求,幫助孩子不斷進步,另一方面,也要能夠發自内心地接納孩子目前的樣子,愛他、欣賞他,尊重他真實的感受和想法,不要控制太多。

比如,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幫助孩子提高成績的同時,也要能夠欣賞孩子身上的其他優點和閃光點:性格開朗、樂于助人。而不是揪住成績這一點,一直批評、否定孩子。

隻有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本身的愛,而不是愛自己的外在表現,自我價值感更強,身心健康地成長。

3

經常否定、打擊孩子

曾看過一個網友留言:

“一個小時候長期被否定的人,即使現在在外人眼裡很優秀,可内心還是價值感非常低,五十五歲的我就是這樣,經常焦慮,太痛苦了。”

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别人的評價和态度對自己的自我認知産生的影響是有限的,因為成年人心中對自己已經有一套評價體系,但孩子不一樣。

尤其是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周圍人們對他的評價及态度,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的自我價值感水準,特别是作為他們“重要他人”的父母和老師,他們的評價和态度,直接調控着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水準。

是以,如果孩子童年時期,長期生活在父母的否定、打擊中,心理健康就會出現問題,自我價值感低,覺得自己不重要、不被愛,容易陷入抑郁的情緒,自我封閉。

父母這3種行為,正在培養一個自我價值感低的孩子

想要養出一個積極樂觀、自信陽光的孩子,家長一定要避免打擊式教育,不輕易否定孩子。

在需要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時,就事論事,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批評,讓孩子認識到錯誤,指導他正确的方法,而不是用“蠢”、“笨”、“沒用”這種侮辱性詞彙攻擊孩子的人格。

當孩子表現不夠好時,他更需要的是你的鼓勵和幫助,而不是用難聽的語言告訴他他有多差勁。

否定和打擊,隻會讓孩子對自己、對未來喪失信心,低到塵埃裡;而鼓勵和幫助,則會讓孩子看到希望,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

可以說,家庭教育的基礎與核心問題,就是讓孩子相信:“我是有價值的,我是有人愛的。”

正如《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

“童年時獲得的原始自我價值感,是我們心理健康的原動力,即使在成年後遇到了重大的打擊和挫折,那種根深蒂固的自尊、自愛和自信,也會讓我們鼓起勇氣,勇敢地戰勝困難。”

養出一個自我價值感高的孩子,就是送給孩子一把開啟幸福人生的鑰匙。

文末點個【在看】,與您共勉!

本文轉載于錢志亮工作室(ID: qzlzgs),作者|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教學名師。專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兒教育領域。著有《入學早知道》《科學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學的140個漢字》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