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撤退已經沉重的打擊了美國的威信,如果烏克蘭再保不住,那麼,所有的美國的小弟,都會開始懷疑大哥的實力和意願。
先說說烏克蘭危機的曆史。
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一直在東邊的俄羅斯和西方之間搖擺。親俄勢力和親西方勢力勢均力敵。親俄勢力的代表,亞努科維奇兩度出任總理。2004年總統大選,亞努科維奇擊敗了親西方派的尤先科,但失敗的尤先科的支援者走上街頭抗議,不承認選舉結果,發動橙色革命,最後法院宣布選舉結果無效,重新投票,尤先科取勝。
2010年的烏克蘭大選,親俄羅斯的亞努科維奇以49%:45%無争議的擊敗了親西方的季莫申科,當選烏克蘭總統。選舉支援率嚴格按照地區劃分,東烏克蘭支援亞努科維奇,西烏克蘭支援季莫申科。其中頓巴斯地區對亞努科維奇的支援率高達80%以上。
然而,烏克蘭首都基輔在親西方的地區,大部分群眾支援季莫申科。
2013年底,由于對亞努科維奇不滿,烏克蘭的親西方派舉行大規模示威。由于基輔是親西方派的地盤,亞努科維奇對基輔沒有控制力,最終亞努科維奇逃出基輔,烏克蘭親俄勢力一下子土崩瓦解。
看一看上面的地圖就知道,基輔在親西方區域的中心,基輔人民肯定是反對亞努科維奇的。
亞努科維奇兩度當選總統,但都被街頭運動搞下台。支援亞努科維奇的烏克蘭東部群眾自然憤憤不平,烏克蘭的危機就此爆發。
雖然吞并了克裡米亞,2014年第一次烏克蘭危機,俄羅斯方面的應對可以說并不算成功。
對于2014年俄羅斯吞并克裡米亞。國際政治領域一直流傳兩種說法:一種說是普京的主動進取行為,說亞努科維奇倒台後,俄羅斯政府馬上就召開會議提出兼并克裡米亞。這是俄羅斯一方事後的宣傳口徑,也是官方主流口徑。
另一種說法是:俄羅斯的一幫鷹派自作主張,在克裡米亞搞事,煽動克裡米亞獨立以及加入俄羅斯的公投、開始階段俄羅斯政府基本沒給啥援助,也沒打算吞并。後來這幫鷹派搞出既成事實,普京沒辦法才迎合民族主義情緒順水推舟。類似1931年九一八事變,石原莞爾和關東軍搞九一八事變,并沒有取得日本中央政府的同意。但搞成功了,日本中央政府也就接受既成事實。
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的具體操作人是斯特列科夫。後來頓巴斯分裂,斯特列科夫也起了關鍵作用,他也是頓巴斯分裂武裝擊敗烏克蘭政府軍的關鍵人物。
我個人比較相信後一種。2014年亞努科維奇倒台,本身并不意味着烏克蘭就不可挽回的全面倒向西方。畢竟,2004年就來過一次橙色革命,2010年親俄派仍然可以卷土重來。
但是,吞并克裡米亞的行為,讓烏克蘭内部的親俄派系徹底的土崩瓦解了。親俄派在烏克蘭中央政界徹底失去了影響力。
吞并克裡米亞,本身并沒有什麼軍事上的難度。克裡米亞群眾壓倒性的支援俄羅斯,而俄羅斯黑海艦隊本身也駐紮在克裡米亞。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的群眾同樣也是壓倒性的親俄。
在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戰争中,戰争的開始階段俄羅斯猶猶豫豫,不願意投入過多軍力支援,中間,在烏東分離政權馬上扛不住的時刻,才大力援助。擊敗烏克蘭政府軍取得軍事優勢時又猶豫不敢擴大戰果。最終,分離政權隻控制了頓涅斯克和盧甘斯克兩個州的一小半土地。大概隻有不到2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和不到400萬人口。
2014年烏克蘭危機的結果是,本來做為烏克蘭政壇一極的親俄派從此不複存在。俄羅斯永遠失去了運用非軍事手段把烏克蘭拉回來的可能。換回來的隻是2萬多平方公裡的克裡米亞,和不到2萬平方公裡的頓巴斯獨立區域。而整個烏克蘭有60萬平方公裡領土和4000萬人口。以及持續多年的經濟制裁。2014年烏克蘭危機前,俄羅斯的GDP達到2.3萬億美元,2020年隻有1.5萬億美元。
這個交換對俄羅斯真的合算嗎?
2014年危機後,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徹底反目成仇。親俄勢力從烏克蘭政壇上消失。烏克蘭做為一個獨立國家永遠不可能接受頓巴斯區域的獨立,也永遠不會接受克裡米亞被俄羅斯吞并。
烏克蘭其實早就謀求加入北約了,并在2008年獲得北約會在未來接納烏克蘭的非正式承諾。然而,北約第五條的集體自衛權規定,一旦一個成員國受到攻擊,即意味着對北約整體的攻擊。
目前,無論是俄羅斯兼并克裡米亞,還是頓巴斯的獨立“國”,都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法理上,這些地區還是烏克蘭的合法領土。一旦烏克蘭加入北約,烏克蘭收複合法領土的行動将被整個北約支援,俄羅斯的反擊将被視為對整個北約的攻擊。
是以,如果2014年前,烏克蘭加入北約對俄羅斯是個潛在威脅,2014年後,烏克蘭加入北約對俄羅斯就意味着随時可能發生的戰争。對俄羅斯來說,甯可在烏克蘭加入北約之前,與烏克蘭開戰,消滅威脅,也不會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後,讓俄羅斯面臨與整個北約開戰的風險。
同樣,如果美國要和台灣簽訂集體自衛條約,中國唯一的選擇就是在簽約之前就發動武力統一。
于是,2021年,俄羅斯在邊境布下重兵威脅,企圖換取北約不接納烏克蘭的承諾。
這次2022年的烏克蘭危機,誰真的想打仗?烏克蘭政府不想打仗。
烏克蘭一方确實一直希望能收複失地,經過7年的準備,烏克蘭政府軍的實力提升不少,完全可以壓倒頓巴斯分裂武裝。畢竟,烏克蘭有4000萬人,那兩個小共和國加起來不到400萬人。
但如果俄羅斯全面介入,烏克蘭就打不過了。烏克蘭希望獲得歐美更多的支援,最好能讓烏克蘭加入北約。
于是,烏克蘭開始希望制造俄羅斯要入侵烏克蘭的氣氛。以獲得美國的全力支援。
是以2021年10-11月,主要是烏克蘭在叫:“俄羅斯要打仗,入侵烏克蘭。”
俄羅斯一方的立場是什麼?俄羅斯本來也不想打。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就得到什麼利益?就算打赢了,也拿不到什麼好處,多出幾百萬上千萬難民。克裡米亞有戰略價值,民心親俄,好管。就算拿下半個烏克蘭也沒啥好處。
但同時,俄羅斯決不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對俄羅斯來說,甯可在烏克蘭加入北約之前,與烏克蘭開戰,消滅威脅,也不會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後,讓俄羅斯面臨與整個北約開戰的風險。
俄羅斯的行動本來是虛張聲勢,目标是獲得北約不接納烏克蘭的承諾。
美國一方是怎麼想的呢?
美國也不想打仗,但希望烏克蘭一直保持高度緊張的臨戰态勢。烏克蘭局勢緊張,對美國好處太多了,一方面可以用俄羅斯的壓力,脅迫歐洲站隊美國。還可以幹掉北溪二号,減少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歐洲沒辦法就隻能買美國的液化氣。歐洲不穩定,可以讓避險資金回流美國,美國股市繼續漲漲漲。
美國認為,俄羅斯就是在虛言恐吓,是以堅決不讓步,不給俄羅斯任何承諾。
歐洲大陸法德兩國其實是有苦說不出。在政治立場上必須和美國保持一緻,但烏克蘭危機對兩國的利益都有負面影響。法德兩個國家是真心希望局面盡快緩和下來。但北約的控制權始終在美國手裡,北約是否能承諾不接納烏克蘭,法德兩國毫無發言權。
烏克蘭危機一直僵持下去。俄羅斯受不了,大量部隊前沿部署要花錢,長期撐不住。
烏克蘭發現自己也受不了,長期對峙,局勢不穩定。資金跑了,有錢人跑了,經濟垮了。是以烏克蘭最近反而拼命說不會打仗,俄羅斯不會入侵。大家都回來吧。
歐洲也很難受。
唯一得利的就是美國,爽得飛起。美國堅決不讓步,不給俄羅斯任何安全承諾。反正這麼拖着我最爽。美國繼續在媒體上制造各種緊張氣氛。
美國不停的叫“狼來了”,但真的相信俄羅斯會打嗎?從美國的反應看,美國其實也不相信普京會真的動手。
但普京已經被逼到絕路了。雖然不想打仗,但也不能認慫。我本來也認為普京不會全面入侵烏克蘭,畢竟,對他和俄羅斯風險都很大。但還是低估了大毛的那股混不吝的蠻勁兒。反正非軍事手段已經沒有任何可能把烏克蘭拉回來了。那麼就來硬的吧。
美國這次,有點玩脫了。對美國最有利的是烏克蘭一直維持緊張局面,但不打仗。
現在打起仗來,美國又不敢派兵硬扛俄羅斯,隻能搞各種制裁。這些制裁,俄羅斯既然敢動手,就肯定做好了被制裁的準備。如果烏克蘭能抵抗不住俄羅斯的進攻,美國保不住烏克蘭,美國在世界的霸權地位和威信,必然遭到重大打擊。
世界大變局的畫卷,正在向我們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