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逸鵬說道:讀王陽明、曾國藩有所感

推薦大家聽聽,相信大家會有部分感同身受的,這一年來經曆了很多事情,很多東西也看透了,很多東西也看淡了。

想想曾幾何時的挑燈夜戰,曾幾何時的抱病修書,星星點點,林林總總,以前我曾覺得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真心沒必要,大白話一句的為什麼要繞來繞去,直來直去多好。思極慎思的慢慢發現,其實我錯了,大錯特錯,那些所謂的牛掰又能怎樣,技術再牛有些事情也不能改變,技術再轉有些人情還是要處,退一萬步講:“讀書可以使人明事理,可以讓人在這鬧市中有一份靜的心”,你是否多年未讀完一本非技術方面的書了?你是否現在連讀一篇文章的耐心都沒了呢?其實這就是佛家裡面的“着相”了,其實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萬事憑心即可。讀完王陽明才發現原來這個就是緻良知。。。

那何為技術?古時候實用主義的學說都是以“為生活便利”為前提的。現代技術一次次更新,小到量子誇克,誇克下不是沒有了,而是科學家發現總這麼追究下去其實也沒有啥意思,于是又回到了生活。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算正當青年精力無窮也是有力竭之時。如舊力已發而新力未生的時候何嘗不是最危險的時候?小說裡面高手就喜歡找這樣的空隙來借力打力。

我了解的技術是:“于生活有利,于百姓有利”。技術改變生活,大家都知道這句,其實技術也分三階段。為下者:能夠便利生活(用技術改善你周圍人的生活,比如本來要重複勞動的事情用代碼輕輕松松完成,省下大量時間);為中者:可以造福百姓(用技術改變生活方式,比如以前購物和現在購物,以及現在的人工智能);為上着:憧憬未來(研究新一代技術,比如現在的區塊鍊的廣泛應用,以及比特币慢慢普及)【這個過程需要面對的是海量的失敗和年複一年的枯燥,關鍵還很大可能面臨被别人摘桃子的失敗】。

你是否又執着于程式設計語言的糾結中呢?其實沒必要,無論是C還是Java亦或Python、C#、以及Go,其實都能實作所需,在項目中沒必要因為自己的陣營而有所偏倚,你要用其所擅長的方向做事情,而不是執着于程式設計語言。舉個例子吧(僅僅代表個人拙見):像你要對大資料的處理,那麼Java和Python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像對并發相關的處理那麼肯定優先選擇Go,最經典的莫過于:Fabio+Consul、gRPC。再比如你需要一個輕量級的全棧那麼Node和NetCore肯定優先考慮,比如你需要靈活開發,那麼NetCore和Python也肯定是優先考慮的...等等,舉例子隻是說明,不要被一張無形的網網住了你看世界的眼,比如我一直是Net方向的程式員,也挺願意在這個方向上往下走的,那麼問題來了,路斷了怎麼辦?那就借鑒别的路呗。小說裡面經常有的經典橋段,譬如劍修到了瓶頸,肯定看看諸如長槍或者刀的修煉法訣來觸類旁通,對于技術不要過于執着卻也要始終如一。

知道卻沒有做到,買了書卻沒有讀完,有了資料卻留着荒廢,又怎可謂之“知行合一”呢?知道了的第一層次,去做了是第二層次,在做的過程中舉一反三或者

repeat repeat and repeat為第三個層次,最後推陳出新再進行知行合一,古人業餘不可能像現在這麼豐富,大量的資訊湧現,古代帝王也沒有這樣的條件,那麼問題來了,人自然而然的也就容易迷失在這些資訊洪流之中,或者成為了其中的一位傳遞者了,人類發明的機器每時每刻在監視人民用來機器學習,那是人掌握機器還是機器掌握人呢?其實機器和人都不知道,也許在未來的10年中也會出現類似于絕命手遊裡面的光腦了,其實作在城市大腦在上海、杭州、蘇州等等地方都有了,比如這個案例:

逸鵬說道:讀王陽明、曾國藩有所感

技術行業幾年就一次大更新,還記得參加2014的 ISC,那時候提出的萬物互聯,現在已經進入了未聲。國家計劃書裡面也說過最遲2020年人工智能将普及。

現在是2018了,非技術的基本上都在關注商業以及一帶一路,在國内商業裡面找機遇,殊不知大佬們都轉向實體經濟了,你又拿什麼去争?保守做法就是跟着大哥混,短短一年的時間裡面天貓和京東實體店基本上已經普及,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出路在國外。技術方向的更新就更快了,基本上一年一個技術潮流然後引領2年再淘汰,先是大前端的爆發期,後是Linux的爆發期,再是人工智能的爆發期,現在是區塊鍊的爆發期。機遇出現的同時也就有了無限可能。

還記得之前說的上中下技術分層嗎?下對應着舊技術,其需求也最為龐大,為中的人工智能提供的支撐,上就不說了高風險高回報。很多人也就迷茫了或者麻木跟風全部走向了人工智能方向,其實還是不了解自己。你可以讀讀曾國藩家訓,他可以說是一個很笨很笨的小孩,但卻引得無數人的佩服,為什麼?其實就是了解自己,一日三省知不足而後改,讓我想到了機器學習,比如之前國外很火的一款換臉APP(FakeApp)。有些人看到後趕緊把私藏大片換成自己心儀已久的明星臉,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不惜高價求使用教程,真有必要嗎?其實精神上的一種滿足也是一種調節劑;可有些人卻看到了興趣,為什麼這麼神奇?怎麼實作的?然後研究摸索,然後進步,其實每天進步一點點,一生下來進步又何止天涯?

歲月漫長,徐徐圖之。找好自己的定位,在這個基礎上再去擴充提升,不要隻看到一些人流鬧市,說實話上次放出人工智能的資料我有點後悔了。不是說不舍得資料,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學習資料都是公開分享的。而是看到背景劇烈的回複,我驚到了,,,少年讀讀書吧,再不濟聽聽電台也是好的,入夢前夕聽聽也可,不要太功利太急切了,不要想着1年走完别人3年的路,不然就是我這樣的教訓,是走完了,但是卻需要2年來修身養性。其實任何事情都有其好的一面有其壞的一面,沒必要過分感慨,可以看看“塞翁失馬”的故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慎獨自省敬畏心,知行合一緻良知。不聊了,願大家人人成龍成鳳~

五百年來王陽明:

音頻:

http://m.ximalaya.com/1000072/album/12840343/

視訊:

http://tv.cctv.com/2017/05/03/VIDA2H3uJRkeqF2eXnUahdyX170503.shtml

曾國藩家訓:

http://m.ximalaya.com/4187146/album/5980073/

http://tv.cctv.com/2013/07/02/VIDA1372752412778311.shtml

http://tv.cctv.com/2012/12/10/VIDA1355151544433750.shtml

作者:毒逆天

出處:https://www.cnblogs.com/dotnetcrazy

打賞:

18i4JpL6g54yAPAefdtgqwRrZ43YJwAV5z

本文版權歸作者和部落格園共有。歡迎轉載,但必須保留此段聲明,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接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