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膠東老鄉孫墨佛不僅救過孫中山先生的命,而且書法也是一流的
孫墨佛 (1884~1987),原名孫鵬南,字雲齋,曾用名孫巍,字堯天,号眉園、别号天舌山人,又名劍門老人。民革中央團結委員會委員,中央文史研究員,著名書法家。萊陽市穴坊鎮西富山村人。辛亥革命老人。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就讀于青島赫蘭大學(即德華大學),時見國事日非,清廷腐敗。
1908年毅然加入同盟會,追随中山先生奔走革命,為山東早期的同盟會會員。曾任北方護國軍總司令部秘書主任。辛亥革命爆發後,先入山東軍官講習所學習軍事,後赴大連秘密聯絡伐袁。
1917年在孫中山上司的護法運動中任海軍司令部參議。
1921年,孫中山任非常大總統,孫墨佛任大元帥府參軍。
1922年叛軍炮轟大元帥府時,他與人合計掩護孫中山脫險。事後,孫中山任命孫墨佛為安撫史。
1930年,他遷居北京,專事著述。先後纂成《書源》56卷,《孫中山先生年譜》16卷。
抗日戰争期間,孫墨佛廣泛接角社會各界人士,力主堅持抗戰。曾奠書"乾坤正氣平三島,海岱雄風震十洲"挽聯以表達他對抗日名将張自忠壯烈捐軀殉國的敬佩之情。抗日戰争勝利之後,他力主和平建國,堅決反對内戰。他撰寫的《打不得九論》等反對内戰的文章發表後,曾轟動一時。
建國後,受聘為山東省人民政府秘書。
1952年經周恩來和董必武舉薦,應聘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史研究館館員。并被推薦為民革中央團結委員會委員。
他畢生還緻力于書法和文史研究,自幼随劉大同學書法,後得到王垿、康有為親授 。初學魏碑,繼臨"二王",旁及篆、隸、章草等 。 中年轉習狂草,晚年專攻孫過庭《書譜》 。對魏晉、六朝碑帖悉習鑽研,集諸家之長,自成體系,真、草、隸、篆四體皆能,造詣極深。時與南派著名書法家蘇局仙齊名,有"南蘇北孫"之說。他為四川成都諸葛武侯祠撰寫的"一詩二表三分鼎,萬古千秋五丈原"的詞聯,筆鋒奔放不羁,酣暢淋漓,至今為衆口稱絕。1984年,為在日本落成的"中國會館"題名,深受國外友人贊賞。将書寫的500餘部全文書譜,無償捐贈給全國各地文化教育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