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沒有按照你期待的方式做事,你會幹預他嗎?”
關于這個靈魂拷問,大部分家長都會回答:“當然不會”。
當問題變成:
三四歲的孩子,見人不打招呼,你會幹預嗎?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你會幹預嗎?
孩子隻喜歡看漫畫書,其他書一概不感興趣,你會幹預嗎?
孩子成天玩手機,電子遊戲,你會幹預嗎?
相信很多父母的回答就不那麼幹脆了,甚至會肯定地說,“必須要幹預”。
特别是最後一個,孩子玩手機、電子遊戲,是如今父母的心頭大患。
說教、打罵、威脅、限制時間……各種辦法都用過,我們希望把這個問題扼殺在搖籃裡。
下面這位媽媽卻反其道而行之,徹底貫徹了「不幹預,不控制」的原則,讓我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
她三年級的兒子小Q,從四歲半開始就享有電子産品時間自由了。
看到孩子,我們發現小 Q聰明靈動,想象力豐富,獨立自主,反應靈敏,最重要的是和媽媽的關系親密無間,無話不談。
這位媽媽在接受采訪時,向我們講述了自己因為電子産品極度焦慮,到與孩子抗争,再到不限制、不幹涉的心路曆程。
小Q 3歲前,這位媽媽和很多家長一樣,視電子産品為“洪水猛獸”,基本上把電子産品從孩子的世界掃除了。之後每天規定不超過15分鐘,每次不超過5分鐘,并嚴格執行。
但随着小Q漸漸長大,自主意識增強,開始為了看手機,跟媽媽多次發生或大或小的對抗和沖突。已經影響到了親子關系。
小Q甚至有點仇視媽媽,嘴裡經常挂着,“壞媽媽,我要打死媽媽”這樣話。雖然是童言,但也讓媽媽十分難過。
通過反思,這位媽媽開始意識到:
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脫離父母的控制,他能管好自己嗎?
控制和限制并不是最好的解決之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如何合理使用電子産品,進而學會如何駕馭自己的欲望,管理自己的人生。
于是,在孩子四歲半時,她做出了一個瘋狂、冒險的決定,不控制小Q玩ipad。
這個過程很可怕,孩子開始報複性地玩,周六日在家,除了睡覺,基本上都抱着iPad。放學回來第一件事也是玩遊戲。
這讓媽媽開始質疑,自己的選擇是不是錯了,會不會因為自己的愚蠢決定害了孩子。
糾結、自我懷疑讓這個媽媽備受煎熬。之後她繳械投降,再次回到之前的控制,強行讓孩子放下iPad,不聽就幹脆沒收。
在這樣的僵持之下,這個媽媽再次反思自己,她意識到:
其實自己隻是希望得到一個學會管理ipad的孩子,發現願望落空,就又被打回焦慮的原型。
自己并沒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過他感興趣的事情。她不了解孩子每天玩的是什麼遊戲,看的是什麼動畫,兒子為什麼喜歡這些?
在她眼裡,這些遊戲都是“垃圾”。
至于自己為什麼會對遊戲有這麼大的成見,她也說不清,好像也都是道聽途說,自己并沒有真正去了解過。
于是她開始去關心孩子看的什麼,玩的什麼,遊戲哪裡好玩,為什麼孩子會喜歡?
孩子看到媽媽态度的轉變,居然對自己玩的遊戲感興趣,這讓他興奮不已,并邀請媽媽加入遊戲,這時候,媽媽發現自己的智商和反應完全跟不上兒子。
從遊戲中,她也看到了孩子的社交需要。并發現有些遊戲其實非常有藝術性。
随着深入了解,她發現孩子其實在遊戲中收獲了很多,比如在遊戲中布局,計劃,協作,極強的反應能力,應變能力,靈活性等。
另外,孩子通過iPad上的“悟空識字”,還自學了很多字,識字量已經很大。
因為追劇《鬥羅大陸》,8歲的孩子已經啃完20本《鬥羅大陸》,每本将近300頁。閱讀量碾壓很多成年人。
如今的小Q能很好管理自己的時間,雖然放學回來會第一時間玩iPad,但他也會主動完成自己的作業,從來不讓媽媽督促。因為他知道,玩遊戲和做作業都是他自己的事情。
由于媽媽的了解和尊重,讓小Q和媽媽的關系比之前更親密,媽媽給他的建議,也更願意接受了。比如控制一下ipad時間,多出去運動,多吃深色蔬菜等。
聽完這位媽媽的故事,我不禁感歎,其實面對電子産品,需要修煉的不僅是孩子,更多的是我們自己。
我們需要放下自己的恐懼和焦慮,放下世俗的評價,真正站在孩子的視角去看這個世界。這樣我們才能看見真實的孩子。
羅傑斯說過:真正的愛是深深地了解和接納。
教育從來不是一個控制、幹預、規劃、塑造的過程,而是一個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天性和節奏成長的過程。
很多家長擔心自己一放手,孩子就會從此堕落。其實我們忘了每個孩子天性都是向上生長的,從他們學習爬行和走路時的锲而不舍就能知曉。
阿德勒哲學認為,人都有極力逃脫無力狀态,不斷追求進步的需求。
父母需要做的是讓出空間,讓他們自行探索和嘗試。這樣孩子才有機會活出他自己,而不是活成你的延伸版。
畢竟人活着的終極目的,隻是成為他自己。
當然每個家庭和孩子的情況不同,給孩子空間的前提是,你和孩子有很好的親子關系,孩子會考慮你的建議。
同時父母并不是對孩子的事情完全撒手不管,放任自流,我們需要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孩子應有的幫助,這種幫助是出于尊重和了解,而不是控制。
歡迎點贊轉發,把你的想法寫在留言區一起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