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5本中文原創書:緩解對一些現實問題的煩憂

俄烏局勢緊張,疫情再度來襲,這個三月有點令人糟心。本月的湃書單,推薦這些中文原創作品,給或許在隔離的你一點閱讀的提示。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可以暫時忘記外界的紛紛擾擾。祝願疫情早日過去!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5本中文原創書:緩解對一些現實問題的煩憂

《白色記事簿2:病床前的戰争》

陳拙/著,湖南文藝出版社,2022年2月版

推薦人:臧繼賢

推薦語:

一共十二個故事,每個都值得一讀,因為太真實太殘忍。八位作者中,七位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一位是調查記者。故事的主角都是疑難、危重病人和他們的家人,但叙述的重點不是複雜的醫學問題,而是背後的人間真相。在“微生物神探”的故事中,醫院檢驗科的主管技師王澍對病菌研究的熱愛和執着,使得一位被罕見真菌——馬爾尼菲藍狀菌吞噬到體重隻有60斤的年輕人獲得了新生。但是病人最終可能都未真正了解,挽回他生命的是這位熱愛科學的技師,就像作者所述:“那些僅僅出現在化驗報告單上的醫生名字,沒有人會留意。”在“‘5歲’丈夫”的故事中,因為病人同親哥哥有恩怨,便向妻子和醫生隐瞞了親哥哥的存在,反而選擇了不太符合醫學标準的老母親作為骨髓供者,大大降低了治愈的可能性。結果術後的一次感染損害了相關神經元,他的智商變成5歲孩子的水準。盡管醫生拼盡全力,能幹的妻子費盡心思,最終未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在這個故事中,對科學的“蔑視”令人印象深刻。熱愛科學和真理,就有可能挽救更多的生命,而無視這些,就相當于自我放棄,甚至有時候會危及不知道多少無辜者。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5本中文原創書:緩解對一些現實問題的煩憂

《筆醒山河:中國近代啟蒙人嚴複》

黃克武/著,廣西師大出版社·大學問,2022年3月版

推薦人:彭珊珊

在中文學界,願意寫通俗作品的史學名家總是顯得難能可貴。《筆醒山河》是曆史學者黃克武在三十年研究基礎之上為大衆寫作的通俗傳記,以簡潔明快的文筆勾勒了“啟蒙人”嚴複的一生。此前作者曾出版過以嚴複為主題的學術著作《惟适之安:嚴複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自由的是以然:嚴複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以及英文著作The Meaning of Freedom: Yan Fu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Liberalism(《自由的意義:嚴複與中國自由主義的起源》),而這本書則是“嘗試做一個溝通的工作”——嚴複因《天演論》等譯著而聲名顯赫,但他用來翻譯的“桐城派古文”典雅深奧,與當代大衆讀者之間隔着深深的鴻溝,作者希望以本書“将嚴複的生平與思想帶給當代的讀者”。

嚴複的一生學貫中西,收獲盛名而又飽受争議,最後落寞而終;他的曆史角色有悖論之處。嚴複既是五四啟蒙論述的開創者,也是這一論述的批判者與傳統價值的支援者。他的思想中無疑具有自由、民主、法治、科學等“啟蒙”面向,但又摻雜了衆多“反啟蒙”的因子:抽鴉片、納妾、修廟、扶乩、蔔卦、支援袁世凱複辟、肯定尊孔讀經、撰文附和“上海靈學會”的鬼神觀念“靈魂不死”之說……另外,盡管他的思想影響深遠(尤其是關于《天演論》的内容),但他所用的文字與所創造的詞語,在20世紀初期之後被白話文以及大量留日學生引進的“和制漢語”徹底打敗。作者在書中将相關問題的研究成果寫成通俗易懂的章節,讀者可以從中看到這位“啟蒙大師”複雜的一面。

好的人物研究往往帶有“知人論世”的關懷,簡潔的篇幅并不妨礙作者從嚴複身上觀察整個清末民初轉型時代的複雜性。書中細究嚴複與梁啟超、張謇等人的關系,分析他在政治與文化方面的抉擇,從更宏闊的視野上啟發讀者對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的思考。在全書的最後一節,作者将筆觸延伸到當代,寫了嚴氏一門三代在海峽兩岸的命運,感歎造化弄人的曆史情節之餘,指出近年來思想界對嚴複所做的重新評估與贊許,提示我們中國的文化轉型或許仍在進行之中。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5本中文原創書:緩解對一些現實問題的煩憂

《帝國的技藝:統治不可統治之地》

鄭非/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一頁folio,2021年11月版

推薦人:黃曉峰

男人大都喜歡論天下大勢,喜歡談論戰争、擴張、征服以及帝國。上世紀就面市的電腦遊戲《帝國時代》,至今仍被津津樂道。在遊戲中,可以(或必須)肆無忌憚地攻城略地,但獲勝之後會如何,不知道。因為遊戲隻考慮如何開疆拓土建成一個帝國,治理是線下的事。但有些人往往會将遊戲情結帶到線下,以為戰争就是動動遊戲搖桿那麼簡單,以至于一聽到“還你一個強大的……”就血脈贲張,一時竟忘了“我家真有一頭牛”。

鄭非的新書《帝國的技藝:統治不可統治之地》讨論的就是帝國建成之後如何治理的:“近代帝國是如何統治其多民族屬民的?在統治的時候,遇到了哪些内在的困難?它們的應對之道是什麼?”(序言,第8頁)為什麼要讨論近代帝國,因為在作者看來,隻有到了近代,帝國叙事與民族國家的叙事的沖突才彰顯出來。在古典帝國時代,有兩個關鍵詞——“階級分裂”和“間接統治”,前者指的是,大多數古代國家都是由古代上層階級所控制的私有物。階級因素的介入,就形成了某種交叉分裂,淡化了族群因素對社會的分化作用。(33頁)後者指的是,“在(帝國)中心地帶,國家尚可直接管制,在邊緣地帶,國家隻能尋找代理人與之合作治理地方……一是繳稅,二是别添亂。”(34頁)而到了近代,随着各國進入大衆政治年代,幾乎所有帝國都是在“統治不可統治之地”,導緻這一局面有很多社會因素,但作者認為,民族主義并不是唯一或決定性的因素,帝國與民族的關系是簡單的相容與不相容關系。

作者在第一章中讨論了帝國的核心問題——中心/邊緣關系以及古代帝國對這一問題不同的處置思路,并據此提出自己對帝國分類的兩個次元:帝國政治結構的制度化水準、帝國的社群關系處置思路,諸帝國會在上述兩個次元(正式/非正式,吸納/隔離)上移動,以此來避免或減弱帝國壓力。這樣,帝國可以分成四個類型:正式/同化、正式/隔離、非正式/同化、非正式/隔離。作者此後的四章即分别讨論接近這四個“理想類型”的帝國:英帝國、法帝國、奧地利-哈布斯堡帝國和俄羅斯帝國。

出于個人偏好,我主要閱讀了第五章。作者在這一章中提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看法,謹摘抄如下:“在俄羅斯帝國之中并沒有一個‘帝國民族’,而這是俄羅斯帝國同其他近代帝國迥異的地方。”(352-353頁)“沙皇官僚體制的一個特征并不是它的龐大或病态,而是他的弱小。”(359頁)“1831年以後,俄羅斯對俄羅斯帝國少數民族的政策表現出日益加劇和日益标準化的趨勢,開始背棄其傳統模式(尊重制狀、與忠誠的精英合作和容忍多元文化)。”(369頁)“帝國的官方意識形态——東正教、專制主義與民族——完全沒有吸引力。”(405頁)在本章的最後,作者還特别指出,有些西方學者,由于缺乏在專制國家生活的經驗,他們往往不能了解這世上還有“逆向歧視的隔離”“異化的同化”這樣的事情。在有些國家,統治者高居各民族之上,不受任何一個民族的支配,他們完全可以用逆向歧視的方式來平衡民族間關系,以穩定局面,将帝國的負擔壓在人數較多的那個民族之上。(416頁)

在結語部分,作者指出各個帝國選擇模式在曆史上的成敗得失,令人失望的是,某帝國“恐怕以負面教訓居多。這個帝國既專制又薄弱,還走了一條剝奪同化的道路,不翻車是不可能的”。(443頁)

帝國雖然在近代瓦解,民族國家叙事占據了上風,但是帝國面臨的問題——中心-邊緣關系——依然還在,現實中依然是“同化與壓迫共存,隔離與歧視齊飛”。(437頁)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5本中文原創書:緩解對一些現實問題的煩憂

《婦女、家庭與法律實踐:清代以來的法律社會史》

趙劉洋/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年10月版

推薦人:龔思量

本書作者趙劉洋從自殺和離婚這兩個具體議題出發,梳理了清代至當代相關法律規定及實踐,以及法律與社會、道德之間持續性的複雜糾纏。例如在第一章中,作者結合自己的田野調查經曆,分析了“道德的法律實踐”的兩種類型,即“滞後道德”與“超前道德”對于婦女自殺的影響。前者将對婦女貞潔道德的要求納入法律;後者則是法律對婦女超前性别道德的追求,而這兩種類型的事件都與具體社會實際存在諸多沖突。而在第二章的結尾,作者指出舊時的禮法導緻婦女成為了“失聲且順從的婦女”,以聽從丈夫的安排為“美德”。婦女被排除在經濟與公共事務之外,其主要職責局限于家庭空間。當家庭因為貧困而難以生存時,丈夫就将婦女視作“物品”将其賣出而結束婚姻關系(即賣休行為)。本書不滿足于純粹觀察法律體系本身的運作,而是試圖将法律,尤其是司法實踐,置于社會之中,觀察法律與社會諸種因素之間的複雜互動。如此方能使得注重實質正義的法律規定,在實踐中真正發揮保護弱勢婦女群體權利的作用。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5本中文原創書:緩解對一些現實問題的煩憂

《何談風雅:陳歆耕曆史文化随筆》

陳歆耕/著,作家出版社,2020年1月版

翻開這本曆史文化随筆集,讀畢一兩篇文章,便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學素養,對作者的背景能猜個八九不離十。雖是談曆史,文筆卻十分考究,行文甚至帶有一絲文學氣息,和曆史科班的著作不大一樣。能将枯燥的曆史事實串聯成有趣的故事,并且還要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秘訣就在這本書的“自序”和“代後記”中。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沒有孜孜不倦的閱讀和探索,怎敢在筆下言之鑿鑿。從作者的閱讀經曆中,可以很好地了解他為何從文學領域轉到了曆史領域的寫作,更能夠被他對閱讀的熱愛所打動。作者1966年國小畢業——“原圖書室的舊書,被當廢棄品處理掉了”,是以和那個年代所有愛讀書的人一樣,總有一種對閱讀和知識的饑餓感。1970年代,在他的海軍歲月,利用資源有限的圖書室,他讀完了《魯迅全集》中創作的全部和翻譯作品的大部分。卻沒想這件事被介紹人一提及,便打動了一位熱愛文藝的女軍醫。之後她與作者喜結連理,“一套《魯迅全集》就把老婆‘忽悠’到手了”。作者退休後,終于可以不用朝九晚五,而能将大部分時間用于自由閱讀。作者選擇的第一個方向是《老子》,這與他看重經典閱讀不無關系。卻沒想後來因為偶然涉及藝術史,便一步步開啟了宋史相關的閱讀和寫作。這本書的大部分文章,就是作者那兩年的閱讀成果。閱讀的樂趣便是如此,像順藤摸瓜,不斷可以發現新的領域;讀得深入了,自然有了自己的想法,再化成文字;寫作過程中,因為新問題的出現,又推動着進一步的閱讀。但疏于閱讀時就會忘記這種快感,不專于某個領域的閱讀就永遠體會不到這種快感。作者的這段經曆和他的成果一樣有意義,他收獲了文集,同時他對閱讀的熱愛和執着又感染着讀者。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5本中文原創書:緩解對一些現實問題的煩憂

《流俗地》

【馬來西亞】黎紫書/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十月文化,2021年4月版

推薦人:顧明

十多年前,認識了兩位馬來西亞人,一位是導演陳翠梅,另一位就是本書的作者黎紫書。這部《流俗地》大概是2021年最受關注的華國文學之一,之是以現在才買來讀,也是想在熱潮過後,能夠靜下來好好看紫書睽違十年後的新長篇。

小說的情節就不劇透了,說說大緻感受吧。讀《流俗地》的過程,令我不時想起台灣地區作家吳明益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兩部作品同樣以一個地方為核心——《天橋上的魔術師》是以台北著名的中華商場為背景,而《流俗地》的故事則發生在錫都(就是黎紫書的故鄉怡保)被大家稱為“樓上樓”的一個街區——擴散出生活于此的人物的故事,其中蘊含的還有社群地方文化以及社會發展的曆史。正如王德威解釋的,地方風土、市井人生,這便是“流俗”。小說中交替出場、成為叙述主角的都是普通人,他們都在為生存、生活打拼着,辛酸中又帶着歡笑,就像故事中消失多年的大輝,在剛滿十七歲那年父親突然去世後,不得不迅速地成熟起來,成為“一家之長”,以前喜歡看武俠小說、喜歡跟朋友們去踢足球的大男孩,“父親死後他似乎不再喜歡這些了,開始抽煙,枕頭下藏的書刊,封面再不見肌肉偾張的石黑龍和王小虎,都變成了巨乳豐唇眼睛半眯的豔女,書名由《龍虎門》改成了《龍虎豹》”。這書名的更改看得不禁好笑又有點憂傷。小人物的故事帶出一個時代的社會變遷,這又讓人想到了新加坡電影《我們的故事》系列,從一家人的成長反映出新加坡建國至今的曆史,笑中帶淚。而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又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不同族群之間的融合。當然還有同屬東南亞的熱帶風情,讀着《流俗地》就想起自己曾經穿着短褲T恤,趿着拖鞋,慵懶地走在那些炎熱的城市街頭瞎逛的日子。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5本中文原創書:緩解對一些現實問題的煩憂

《猛将還鄉:洞庭東山的新江南史》

趙世瑜/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年2月版

推薦人:于淑娟

無論是猛将信仰和“擡猛将”的祭祀活動,還是“魚米之鄉”的自然形成,又或是市鎮經濟、士紳社會,這些在江南研究的學術史上都是不斷被發掘、研究的議題,那麼,江南史如何再“新”?看完這本書,我以為答案或許正如序篇題目所言——“從田野開始的曆史”。

作為不曾涉足這方田野的讀者來說,眼随文走,從“走進東山”到“猛将出世”,可跟着看作者田野之所見;“從水上人到岸上人”“洞庭商人與東山宗族”“社廟與圩廟”,略熟悉作者的話,則知這些可謂是趙世瑜老師的學術天地了,既有他行走之所見,又見其平素積累之思考。是以,《猛将還鄉》是眼随心動,調集、整合了作者的田野之所見,文獻之所載和學術之所思而成就的“新江南史”。

所謂新江南史,趙世瑜老師在“後記”中有他作為作者、作為學者的說法。作為讀者,我以為很巧思的一點,是關注到江南水上人的上岸。說起江南,很易想到江南水鄉,這意象裡有繁榮的市鎮經濟,有昌盛的科教文化,也能想到浪漫的煙雨小船,卻似乎忽略了這裡的商人富賈、世家大族或正從水上而來。由此而進一步,本書最後兩章“新江南史:從離散社會到整合社會”“從東山到上海:關于傳統社會現代化的再思考”,則一如趙世瑜與劉志偉等學者以往所談,區域史的魅力在區域之外。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5本中文原創書:緩解對一些現實問題的煩憂

《台灣與台灣人——追求自我認同》

戴國煇/著,中信出版集團,2021年6月版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5本中文原創書:緩解對一些現實問題的煩憂

《與日本人的對話》

戴國煇/著,中信出版集團,2021年9月版

推薦人:鐘源

曆史學家戴國煇旅日40年,以“台灣出生的客家系中國人”的身份、“隔離的智慧”,觀察、記錄着台灣曆史的發展。《台灣與台灣人——追求自我認同》 《與日本人的對話》是“戴國煇講台灣”系列我目前在讀的兩本。在書中,戴國煇先生從自身的經曆出發,考察台灣地區的殖民體制、台灣知識人群體的心理等問題,角度、觀點獨到,文辭舒展、流暢,真實還原百年曆史情境下台灣人的心理曆程和心态變遷,使我們能以同理心去傾聽台灣人的故事,了解台灣人的遭遇,“使真正的療傷和融合成為可能”;同時,也對了解中日關系、亞洲世界頗有裨益。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5本中文原創書:緩解對一些現實問題的煩憂

《像鑽石一樣閃耀》

陳曉維/著,華文出版社,2022年2月版

推薦人:鄭詩亮

陳曉維的書,無論他自己寫的《好書之徒》《書販笑忘錄》,還是編的《買書記曆》,我是每出必讀,本本都愛。他的書話,老有人說是“文青”寫法,我倒更願意稱之為“性靈派”。所謂好的書話需要的是“一點事實,一點掌故,一點觀點,一點抒情的氣息”(唐弢語),在他自然都是不會少的,更讓我激賞的,是字裡行間透出的基于個人價值判斷的“忍不住的關懷”,以及細膩深入的對情感體驗的叙寫。前者我願舉《關于陳夢家的“對照記”》為例,不避王婆賣瓜之嫌,作為約來此稿的編輯,我認為這是最近幾年我讀到的最好的書話,後者則是這本《像鑽石一樣閃耀》了。這一回,他索性寫起了小說。

小說内容自然是精彩的。我也相信,這本講述大學畢業生高嶺的書販生涯與戀愛經曆的小說,一定帶有許多作者自身的影子。不過,我不願懷揣八卦之心,貿貿然地從事索隐,這該有多麼煞風景。讀這本小說的當天,我恰好看完日本電影《花束般的戀愛》,隐隐約約地,總覺得書與電影有那麼一些像。這倒不是因為小說男主角與電影一樣,都遭遇了情感的挫敗,而是因為,書與電影都讓我感到,相較于人與物之間的關聯,人與人之間想要建立關聯,實在是太難了。電影當中,男女主角仿佛報菜名一般,互相通報着各自喜歡的書籍、電影、音樂,欣然于電波對上了,孰不知這隻是極其淺表的聯系,兩人可能從來沒有真正走進過對方的内心,探知彼此最為本質的存在。至于小說,對高嶺而言,這世上總有讓自己癡迷的書籍,錯過這一本,還有下一本,那麼人呢?畢業前某個晚上淺淺的吻,就能在高嶺心上留下深深的痕,以至于影響整個他畢業後的人生。終其一生,這樣的人能有幾個?這樣的問題,是不堪細想的。

讀罷小說,才發現陳曉維發了一條朋友圈,說《花束般的戀愛》與《紐約的一個雨天》相比,使盡渾身解數,拍得還是笨了點。這當然是聰明人才會發的議論。而《像鑽石一樣閃耀》,就是一部聰明人寫的聰明小說。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5本中文原創書:緩解對一些現實問題的煩憂

《西遊妖物志》

趙爽/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年1月版

最近這些年,對于四大名著的解讀著作非常多,其中一類是宮鬥、權謀式的政治解讀,《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浒傳》本就與政治、曆史、社會關聯很大,這樣的解讀當然是可以了解的。但是對《西遊記》中隐秘政治鬥争的解讀,大概需要開很大的腦洞才行。比如,讨論如來、玉帝、太上老君與菩提祖師的勢力消長;讨論太上老君、鐵扇公主與紅孩兒的暧昧關系;探究觀音與孫悟空是否有私情……這些推測雖然不能說一點蛛絲馬迹都沒有,但邏輯鍊條上需要補充的事實和證據實在太多。不過,這類解讀的盛行,也确實說明宮鬥權謀是大家最喜愛的話題之一。

《西遊妖物志》的解讀,在我看來是回到了小說本身的主題。取經路上那些千奇百怪的妖精、神通、寶物,才是最吸引讀者的。但除了專業研究者,一般讀者對書中出現的妖精的來曆、身世、背景都不甚了了,這本書對所有的妖精都進行了探究,這些說法并非信口開河,比如紅孩兒與鬼子母的關系,豬八戒的前身是禦車将軍(車夫)等,其實在佛教文獻中都有草蛇灰線的關系,學者的研究也都有這樣的推斷。有些推斷則比較有意思,比如九頭蟲實為羽蟲類、老虎在書中并不出彩、花豹精的出場純為湊足八十一難等。有些妖精的比對則牽涉到小說前後的呼應或對照,比如烏雞國的獅伶王與獅駝嶺的青獅怪,同為文殊菩薩的坐騎,是不是同一隻?太上老君收服青牛怪的扇子是不是鐵扇公主的芭蕉扇?頗有趣味。同時,對現實世界中實有的動物如獅子、老虎、蟒蛇、蜘蛛等,也會介紹一些相關的科普知識。整部書純粹圍繞動物妖精展開,沒有什麼陰謀論的套路,讀來較為輕松。

可能因為作者嚴守隻解讀動物的界限,對白骨精、荊棘嶺的花妖都未作解讀,有點遺憾。其實書中連凡人修道成仙的沙和尚都有一章,大名鼎鼎的白骨精實在不該放棄。另外,書中猜測,“‘金角’‘銀角’很可能就是九尾狐的親兒子,狐阿七的親外甥,原形也是狐狸。這個身份,與他們為太上老君守丹爐的童子身份,并不沖突”(141頁),證據比較弱,妖精孝順幹娘和幹舅舅,并不算太離譜。更何況,狐狸精本來就是動物中最擅長修煉成仙的,太上老君招兩個狐狸精守丹爐,不怕丹藥被偷吃嗎?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5本中文原創書:緩解對一些現實問題的煩憂

《演而優則士:三十六計》

董鐵柱/著,中華書局,2021年12月版

推薦人:韓少華

《世說新語》是一部大家都愛談論的書,《演而優則士》則試圖通過詳細解讀《世說新語》來“管窺魏晉的思想和生活”。作者設問“為什麼不用兩本或者更多本用第一手資料描寫某一時期具體個體的書,然後在比較和總結的基礎上再來讨論這一時期的思想和生活”,接着說明“我們在這本書裡想要通過對個體的了解,來糾正一些對魏晉時期的錯覺和成見”。作者認為:“《世說新語》所展現的魏晉名士的思想和生活,是以公共空間為背景,以表演為手段,以‘知’為目的的……深受老莊思想影響的玄學并沒有真正讓名士們的生活逍遙恬靜或是縱欲糜爛,他們一直熱衷于在公共空間裡以‘表演’的方式争鬥。”

具體如何,《演而優則士》會一一道來。且引本書結語中的一段:“劉義慶并不忌諱魏晉的動蕩。他既不認為這個世界可以瞬間實作大同,也否認這個世界已經無可救藥。他筆下的名士和他一樣,既不認為自己能成為聖人,但又不會沉淪為小人。是以,在一定程度上,魏晉時期的思想和生活之間的距離,比漢朝或者宋朝的都要小——那都是覺得自己可以成聖的時代。”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5本中文原創書:緩解對一些現實問題的煩憂

《知道分子》

王朔/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十月文化,2015年3月版

推薦人:丁雄飛

王朔的作文,不亞于他的小說,盡管有時代烙印,但也百讀不厭,常讀常新。比如這段:“小時候,五十年是很大的數字,遙遠得無從想象。我曾經以為日子是過不完的,未來是完全不一樣的。現在,我就待在我自己的未來,我沒有發現自己有什麼真正的變化,我的夢想還像小時候一樣遙遠,唯一不同的是我已經不打算實作它了。五十年的時間已經使我習慣了一個國家……‘我們都不希望國家亂吧?’一聽到這樣的問話,我就無言以對。”其實,比起王朔損人的話,比如寫“幾乎對任何事情都有一個明确的态度并能迅速給出當然的解釋”的白岩松,“這個人很得意,雖然眼鏡遮住了他的眼神,使他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暧昧,仍能直覺到他情緒的飽滿,若是小說中人物,便可形容為顧盼自雄”,我更喜歡他誇人的話,比如寫“鐵凝老師”,“你瞎逗她也會意,你無聊她也坦蕩,也不是不卑不亢也不是一盆火似的迎上來你說一句她說十句,很穩得住神兒的樣子”。王朔曾刻薄地嘲諷過“知道分子”,及其“代表刊物:《讀書》;代表作:《管錐編》”,“抄慣了别人的宏論,也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哪句不是自己的”,“其實這很容易分辨——哪句也不是你的”,但如今知道王朔的,或許也隻剩下知道分子了。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5本中文原創書:緩解對一些現實問題的煩憂

《中華文明訪談錄》

張泉/著,當代世界出版社·一頁folio,2021年12月版

推薦人:方曉燕

本書是作者曆時九年對包括柯馬丁、宇文所安、艾朗諾、大木康、顧彬、巫鴻、錢理群、王汎森、榮新江等在内的24位國内外傑出學者的訪談的結集。書名看上去很大,然而沿着這些學者的研究領域連線,從中國的古代文明到晚清民國知識分子的抉擇,直至全球化的當下,中國該如何自處,确是勾勒出了中華文明演進中的那些起承轉合。

而與這些起承轉合相呼應的是學者們個人生涯曆程和治學之路在特殊時代背景下的遷變沉浮,學問與人生,自我選擇與命運裹挾,盤錯如謎。這是學術話題之外,這本采訪錄好看的地方——那是艾朗諾在彌漫着披頭士“你說你需要一場革命”的時代喧嚣中,一首一首背誦着白先勇送他的《唐詩三百首》;是顧彬為了應付繁瑣的簽證和昂貴的機票,在1978年至1985年間以德國導遊的身份一次次來往中國;是巫鴻因讀到米開朗琪羅給教皇畫像,教皇不喜歡袍子的顔色,米開朗琪羅不得不重新着色的故事而折轉了自己的畫家夢;是錢理群在貴州寒冷的小屋中餓着肚子鄭重其事地起筆寫《魯迅研究劄記》,亦如多年之後,他鄭重其事地從清晨到深夜,為中學生編寫《新國文讀本》,踐行着他按照自己的理想和價值标準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的“低調的理想主義”。

作者說,“在這些訪談中,他們更正了諸多沿襲千年的謬誤,也會反複推敲現代化之路帶來的困惑與抉擇、榮耀與代價。我們在對話中探讨學術的發展脈絡,也希望重新了解知識分子的命運與擔當,既感慨于曆史轉折的微妙時刻,也試圖緩解彼此對一些現實問題的焦慮。”而這或許也解釋了這樣一本“對話觸發對話,思想開啟思想”的訪談錄在這個艱難的春天帶給人的一點低調的精神力量。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5本中文原創書:緩解對一些現實問題的煩憂

《中饋錄:古法制菜·隐藏的廚娘食單》

浦江吳氏、曾懿/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21年1月版

推薦人:朱凡

古法制菜可以說是當今美食界的一種風尚,從曹雪芹《紅樓夢》中的精巧飲食到袁枚《随園食單》中的各色食譜,都成了今人憑想古代美食的參照。這部《中饋錄》的不同之處在于,書中所輯錄的兩份食單出于古代女性之手。作為家庭飲食的實際操辦人,生平不詳的元代浦江(今屬浙江金華)吳氏和文才醫術俱佳的清代華陽(今屬四川成都)曾懿留下的食譜無疑有着特殊的曆史價值。受制于古代的食物儲存技術,食譜中以友善儲存的菜式居多,有些如今看來已無必要,也有一些至今仍十分常見,如風魚、糟鹵、肉醬、火腿等等,曾懿的“藏蠏肉法”與近年頗受追捧的“秃黃油”如出一轍。

曾懿在食單前的《中饋總論》中寫道,“古今賢媛淑女,無有不娴於中饋者”,指出她寫作這本小書的目的是供女子在出閣前效仿練習,以便在婚後履行中饋職責。這種說法在追求性别平等的今天自然已經不合時宜,但對于很多人而言,由母親或其他女性長輩精心準備的食物大概仍然是童年時代重要的愛的回憶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