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壺型故事|笠蔭壺,解渴去煩 靜撫心靈

笠蔭壺的由來

曼生笃信佛教,故喜作佛壺,日常行事,觀察入微。某仲夏之晌午,曼生微服出巡,體恤民情,行色匆匆,饑渴難耐,偶遇一山間小店,信步入坐,清茶入口,酷熱頓失。

壺型故事|笠蔭壺,解渴去煩 靜撫心靈

鄰桌端坐一僧,觀其舉止,不禁颔首,起身相揖曰:“施主此生有佛緣,阿彌陀佛。”曼生還之以禮,僧人以鬥笠贈之,乃飄然而去。曼生愕然,執笠于手,若有所思,乃呼小二,筆墨伺候。

壺型故事|笠蔭壺,解渴去煩 靜撫心靈

▲笠蔭壺

山間小店哪來四寶,小二情急撕賬本空頁以就之。曼生執筆,依笠而繪,壺随心生,躍然紙上,曼生慨歎佛之無量,惆然無語,感恩所獲清涼饋贈,謝佛之贈鬥笠,随名笠蔭壺。

壺型故事|笠蔭壺,解渴去煩 靜撫心靈

生胚做好後,曼生又親自在壺身篆刻銘文:“此雲之腴,餐之不癯 ,列仙之儒。”雲,代指茶。翻譯成白話意味:各位仙人,這茶很豐富,飲之就不會因營養不良而消瘦了。

笠蔭壺鑒賞

觀此紫砂壺,形若箬笠,造型簡樸端莊。以情造型,渾然交融,故精神倍顯,正是精含于内,神見于外。古人雲:“人無精神,便如槁木;文無精神,便如死灰。”

壺型故事|笠蔭壺,解渴去煩 靜撫心靈

壺無精神,便為俗器。更可貴者,精神從自然來,惟其自然渾成,妙得造化機杼,方能生氣遠出,精神迸露,佛家學說蘊含其中。

壺型故事|笠蔭壺,解渴去煩 靜撫心靈

把此紫砂壺而飲,觀其色,撫其形,飲其茗,聞其香,思其神,想此亦如沐其情,如臨其境,悠悠然令人神往。壺身銘文:笠蔭暍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無說曼生銘

笠蔭壺作品賞析

楊 彭 年

壺型故事|笠蔭壺,解渴去煩 靜撫心靈

▲清 楊彭年 陳曼生刻 阿曼陀室款 笠蔭壺

此壺銘曰:“笠蔭壺泛我渴,飲之延年。辛已小春曼生銘,蓋二壺作于同時,且與東坡居士詞中“料峭春風”相應,想來曼公感于春寒,有潇灑于塵世風雨之意,故作斯壺。

壺型故事|笠蔭壺,解渴去煩 靜撫心靈

▲清 楊彭年 旻生銘 笠蔭壺

壺型故事|笠蔭壺,解渴去煩 靜撫心靈

▲清 楊彭年 笠蔭壺

壺型故事|笠蔭壺,解渴去煩 靜撫心靈

▲清 楊彭年 梅花笠蔭壺

黃 玉 麟

壺造型端莊古樸,主以靜氣,默然于案頭,毫不張揚,悠悠古韻,壺裡乾坤。壺蓋與壺身渾然一體,壺鈕以扁圓形立于壺蓋中央,壺流向上,具有力度感。壺蓋内钤印篆文“玉麟”二字,印文清晰,滿溢金石之氣。玉麟制器,善配泥,好摹古,精構思,可謂是積日月而成,因而傳器較少,且每見必為精品,被紫砂愛好者視若拱璧。此件紫泥笠蔭壺,選泥考究,胎質瑩潔光潤,雖素面素心,但卻散發出具有層次的光澤感,以手撫之,光滑細膩。整器制作精巧,非一般工手所能及,足可寶玩。

壺型故事|笠蔭壺,解渴去煩 靜撫心靈

▲清 黃玉麟 笠蔭壺

史 蓮 生

此壺以段泥為胎,壺體中部内斂束腰,上部為嵌入式壺蓋,蓋沿至壺面渾圓自然,下部敦厚寬撇,底呈假圈足。流形上翹,飛把長流曲圓,向外拉出強而有力。

壺型故事|笠蔭壺,解渴去煩 靜撫心靈

▲清 史蓮生 鐵畫軒款 笠蔭壺

範 大 生

壺型故事|笠蔭壺,解渴去煩 靜撫心靈

▲清 範大生 吳漢文刻 笠蔭壺

笠蔭壺銘文耐人尋味,意為笠能遮陰去暑,茶能滌渴去煩,靜撫心靈,孰輕孰重,連佛也說不清,道不明,還是由把壺之人細細品味其中之奧妙,安享人生之福吧!告誡世人珍惜眼前之物,失之不再,重在惜福。